談藝隨筆(一)

花鳥畫大家陳鵬 發佈 2020-01-06T23:01:21+00:00

唐宋在寫實狀物上已達到歷史的頂峰。宋畫,客觀裡帶有主觀;元畫,以主觀為主又帶有客觀。都是已單純色彩來表現絢爛世界。繪畫不僅是表現外在的感受形式,還是解放靈魂的一種活動。還有人認為它是「創造幻覺」的雕蟲小技。

唐宋在寫實狀物上已達到歷史的頂峰。宋畫,客觀裡帶有主觀;元畫,以主觀為主又帶有客觀。都是已單純色彩來表現絢爛世界。

繪畫不僅是表現外在的感受形式,還是解放靈魂的一種活動。

還有人認為它是「創造幻覺」的雕蟲小技。

繪畫上有一條,就是有藝術感覺且敢畫,所謂「無膽則筆墨為縮;」但假如你缺少文化,就會缺少精神、缺少深入,更談不上內涵。因此就會在形式上追求表面化、工藝化、漫畫化,用筆也會比較荒率,筆墨語言也會顯得表面化而缺少厚度和趣味,更談不上表現思想、意境。

天才是一方面,功力是一方面,中國人講究功夫、功力,一定量化後才會有筆蹤墨跡的可欣賞性。世上有許多事可以學而不會,不學而會,有人畫了幾十年僅僅是一個有功力的畫匠,離那種「帶有天才的創造」還不知有多少之遙,「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搞藝術天賦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全面,要有高度、難度。舉凡頗有名氣的畫家,幾乎都有假畫行世,但難度高的,贗品仿得差且少;相反,難度小易摹而名氣大且又有市場者,贗品滿天矣。

中國人講精,要精到極限。功夫達到極致,而後才可以立精神。

搞藝術要達到大智若愚,要從長遠上來考慮,這是大家的角度。短距離、眼光短只是小聰明。

當「先器識而後文藝」。一味的繼承是不對的,而應以現代人的眼光重新理解傳統。中國的文化是積累的,沒有傳統談何創造?

「今天的創造不一定是明天的傳統」,好的是可以遺留下來的。別管你多年輕,你一定要站在歷史的高度上看問題,不要被古人的一座座高峰嚇倒,爬行其山腳之下。傳統繪畫語言的演變,梁楷、青藤、白陽、八大,中國畫的筆墨、章法,逐漸從對象形象上分離出來,取得了相對的獨立性與越來越豐富的審美內涵 、表現方法,從小寫意到大寫意,在作品中筆墨、章法直接抒發作者性格、情感的主觀成分越來越多。美有至美,大有至大,剛有至剛,因此中國繪畫及文化的內涵無所不包。

中國畫依筆法與自然物象的結合,這是一個核心問題。講究平面就要注意筆墨範圍之外的空白形狀,也要注意筆墨範圍之內的網狀空白之美。 空白的變化除大小虛實外,還有漸變和突變。下棋高手善於用松,一個松字最重要。敢於鬆開,敢邁出去,對整體格局的把握非常重要,能松就占得空間大。點要畫在邊上,突出的地方,比如蘭花,心點在邊上而中間虛空,顯得更空靈。再比如放牧的群羊,重點看頭羊,如後邊比較大的片狀如白雲白雪之物即都是羊了。這一點在畫山水中尤其如此,邊結實,中間放鬆,要含蓄。到處乾濕濃淡變化,等於沒有濃淡乾濕變化,即平了。一幅畫中可以沒有干墨,那就在濃淡、空白、穿插關係上做文章。書法的訓練正是為了掌握點線的使轉變化、交錯排列,也是造型觀念。它還代表用筆的節奏、勢,以及當時創作的情趣。

西方美術史家蘇立文說:「幾乎所有的傳統國畫作品都是累積經驗的一般化、精純化,而不是對某種特殊經驗的反映;都是表達永恆的觀念,而不是記錄短暫或偶發的事件。」

西畫感覺主要表現特定客觀環境,直接感受較多;而中國畫是藉助於客觀環境,而主觀加工較多,提煉要高,較多融入主觀內涵。

文人即是以簡單平時材料工具,創造出絢爛已極的作品——化腐朽為神奇。而匠人卻是用最好的材質(珠玉瑪瑙),製造出俗不可耐的工藝品。

文人畫與畫家畫之別,唐以前工匠們技術很高,為宗教服務,較強調主題內容,《清明上河圖》為典型畫家畫。而文人們,不甘塗粉調脂,崇尚寫意,強調筆墨逸趣,追求「抒胸臆,盪俗塵」的墨戲。借題發揮,無論畫什麼,較強調精神內涵,為傳神服務,從筆墨到畫面都提高到精神的境界,因此體現出較自由、狂放,更強調藝術因素。以首推王維為其祖,到宋蘇東坡、文與可、米芾而成體系,至董玄宰《山水畫與南北宗》職業畫家比文人畫家更提倡技術,而文人畫那种放松、空靈和文氣卻更表現內在。

無論文人畫也好,畫家畫也好,都可學,單強調某一方面,有所偏重當十分重要,因各有難度、須分辨。

畫無定法,物有常理。影因形生,卻較形生動洗鍊,似實而虛,隨光的強弱而變化、因空氣的流衍而生動。畫形不可以忽略色似,亦難免求清晰而刻畫,畫影則水墨足矣。水墨作合,極易含混自然。「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不作驚風怒遷戰擎之狀,而元氣在含吐間。」

筆法如何與對象透視、轉折、空間、節奏一筆就充分表現出來?花鳥畫造型要求不如人物造型,形象如此明確,但也不可概念,具體客觀形象有其很生動的魅力,這就需要你抓的住它的生動性,傳其內涵之神。二者相互補充,即可熟後巧,不可含糊,才能膽大,傾向明確,主次清楚;虛實對比、疏密節奏都要強化,筆墨乾濕不可一樣,加干筆、焦墨亦不可到處加。除去筆底下那種熟練、內在,還包括生活氣息的體現。「落筆驚風雷,排紙成雲煙」。創作上不能平均對待,處處有側重點,整體、藏丑、露臉,切忌左右對稱,主次不分,畫面整體考慮,但下筆時也要跟的上,用筆不可碎,才能把握形象的一致性,賦予作品以生命力。在邊角的處理關係上也須自然、大方,出入合理,整體且又簡練。

沒有經過繪畫及其審美訓練的人們,都常常面對眼前的作品心存困惑,不知其好在何處?有時僅僅只是憑個人喜好、感覺判定作品的優劣,就象塾師以筆法談作文,匠人以規矩談美術,書生以時文評古文,如木匠以營造法尺量泰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