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地」驚「天」的口承俗文學:盛唐全民娛樂的時代標誌

侃侃談古今 發佈 2020-01-06T00:00:29+00:00

說起唐代,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經典的詩詞,在那樣一個集詩歌、散文高度繁榮的時期,有著屬於自己的可愛之處。當然,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也不是屬個人的,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盛唐時的鼎盛最大原因是全民都參與其中,並樂在其中。文人永遠有文人的歸屬,平民也有著廣泛的樂趣來源。

說起唐代,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經典的詩詞,在那樣一個集詩歌、散文高度繁榮的時期,有著屬於自己的可愛之處。當然,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也不是屬個人的,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盛唐時的鼎盛最大原因是全民都參與其中,並樂在其中。文人永遠有文人的歸屬,平民也有著廣泛的樂趣來源。如此,雅俗共賞的文化氛圍下,才能實現如此難得的盛世景象。

所以,最能根植於人們心中的文化並不是那種晦澀難懂的理論,或是高雅不俗的詩文,相反,真正能夠被大眾廣為流傳,能作為民眾精神食糧的文化才是最難能可貴的。用「俗」字來概括最為恰當。人活一世,誰也逃不開一個「俗」字。

古人與現代人不同,大多娛樂活動還是和文化有關,在這樣的背景下,盛唐「俗」文化就顯得很是廣譜與可愛,也更為人們所接受。在這其中,最容易傳播的就是口承俗文學,就如今天的流行音樂一般,可以無時無刻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更能受到人們的喜愛。

所以,唐代文學的發展,呈現了一種日益俗化的趨勢,而且,全民都開始參與其中,真的是熱鬧紛繁、異彩紛呈。不過,在這其中,全民都參與其中,成全的是看起來並不受重視的口承俗文學。而且,這種藝術形式就如同民俗一般,不需要有過多的文字記載,就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一步一步引導盛唐的人們走向了盛世的巔峰,感受著不一樣的樂趣。所以,當口承俗文學的出現,也就標誌著盛唐時期全民娛樂時代的來臨。

一、唐代口承俗文學的形成背景與發展動力

唐代口承俗文學得以廣為流傳,需要有強大的背景,也要有強有力的傳播途徑,兩者相輔相成,才會給這一文化形式提供生根發芽的土壤。

(一)、身為口承俗文學原初動力的宗教活動

在生產力並不發達的古代,很多俗文學活動都是先以宗教的形式直接推動下去並逐漸形成的。而口承俗文學也主要靠著人們口口相傳的形式向前發展,而同樣是要依靠人們去不斷傳播的宗教活動始終具備這一特質。

在周紹良先生的《五代俗講僧圓鑒大師》中提到「寺廟俗講,在唐代是極為盛行的。根據考定,大致可以推知,它肇始於開元初年,歷久不衰,以迄五代末際,猶在舉行。愛好之者,上至帝王卿相,下至一般庶民,都樂於齡聽,可以說是一種極為普遍的娛樂。至於流行之廣,從現在敦煌石窟所發現的卷子來說,必然在河西一帶也極流行,所以會在那裡保存下那麼許多俗講經文卷子。因之我們可以肯定,俗講之流行,遍及中原以及邊遠地區,可以說在唐代一切民間娛樂中,是沒法與它相比擬的」。

所以,在當時的佛教傳播中,僧人們就為了更好的讓人們接受佛法而選擇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這一點也成為了唐代口承俗文化效仿的樣板。更給了這樣的文化表現形式很強的動力。

(二)、多元開放的文化氛圍成為俗文化的活力之源

唐代之所以全民成就如此繁榮昌盛的局面,不但得益於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面對外來優秀文化做到了兼收並蓄。所以,唐代本身就得益於處於中國封建時期最鼎盛時期,又完全吸收了前朝留下的寶貴遺產,如此,統治者更加懂得吸收外界優異文化的重要,當然在各個層面上都表現出超越與其他朝代的存在。

當然,外來的文化中,還有著經過西域東傳至華夏的佛教文化藝術,對於唐代俗文化依舊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因為外來的佛家經典講解中,也分為僧講俗講,所以,這種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也才更多的被俗文學利用,畢竟,只有最容易讓人們接受的藝術形式才能在民間廣為流傳。

除此之外,很多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在唐代進行了大量的豐富。比如,「曲子詞」的產生就是如此,將歌曲與文辭甚至是舞蹈融為一體,形成了一種音樂化的文學形式。在比如相對於雅樂的燕樂,就是供唐代人日常娛樂的俗樂之一,千萬別小看了燕樂的存在,在當時,燕樂有歌有舞,而且,吸收了中原、江南、邊疆甚至是其他異域風情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成為了集大成的藝術形式。

而歌舞戲的產生更是對於俗文化的出現起到了更加推波助瀾的作用,利用音樂、歌舞進一步展現人們心中對於盛唐的嚮往,而且,唐代的歌舞戲是中國戲曲的源頭,也是俗文學一個比較重要的表現形式。

所以,就在這樣的氛圍下,俗文學產生就擁有了如此之多的追隨者與愛好者,上到帝王、下到百姓,無不為之著迷,才成為了唐代俗文學特殊的背景和發展動力來源。

二、口承俗文學的主要表現形式

唐代文學的發展與繁榮始終離不開魏晉南北朝文學的深厚積澱,尤其在詩、文、小說、詞等等方面更是實現了全面發展。在這其中,有歌頌盛世唐代的存在,更有在安史之亂前後詩人運用敘事手法寫時事的表現手法。

所以說,口承俗文學的出現在唐代時期絕對是順其自然產生的結果,只有這樣產生的藝術形式才更有生命力。而且,才更加容易被世人接受。從表現形式上來看,人們大體將俗文學分為了口承俗文學筆傳俗文學

其中,人們最喜聞樂見的就是口承俗文學,表現形式又分為:俗講、變文、戲曲、民謠、諺語等等。

(一)、口承俗文學的主體——俗講、變文

口承俗文學中的主流存在就是說唱文學,因為口承俗文學與人們日常的娛樂息息相關,所以,哪一種表現形式能更加容易讓民眾感受,這一種表現形式也就更加的富有生命力。而且,拋開了自古以來統治者強加在人們意識形態中的文化內容,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藝術形式也是取決於民眾喜好的。

在鄭振鐸先生看來,「講唱文學在中國的俗文學裡占了極重要的成分,也占了極大的勢力。一般的民眾,未必讀小說,未必時時得見戲曲的演唱,但講唱文學卻是時時被當作精神上的主要的食糧的」。

哪怕放在現今人們的精神生活,我們更加喜歡通過聽看視頻的方式來進行自娛自樂,因為,只要我們坐下來感受就可以,並不需要支配太多的注意力就能輕鬆得到藝人要傳達的娛樂信息。

所以,後人也評價,說唱文學具有極大的魔力,足以號召聽眾。而且,這種民間敘事俗文學在唐代也是相當發達的。

需要注意的是,俗講在當時的主要內容還是與佛教有關,是由寺院中的僧人用比較通俗的方式向普通民眾講解佛教經義、佛傳故事、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現實生活故事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布道化俗、吸引僧眾,而且,僧人更是會把深奧的教義轉化為生動的故事,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而當俗講開始被民間更多的藝人運用,變文這種藝術形式也就出現了,兩者的區別在於俗講以講經為主,而變文則以講故事為主,都是佛教宣傳手段,但是,這樣被藝術化的說教更是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和追捧。

(二)、被通俗化的宮廷禮樂——戲曲

這一種文藝形式最開始主要存在唐代宮廷之中,是從隋代延續而來。唐初的朝廷就開始向民間廣泛徵集散樂,直到唐玄宗時期,這位帝王更是痴迷於俗樂百戲,還成立了直屬於帝王的獨立音樂機構。

史料記載,唐玄宗選太常寺坐部伎子弟三百人,置於禁苑梨園教習,後世也因此將戲曲界稱為「梨園行」,戲曲從業者稱為「梨園子弟」,更尊唐玄宗為梨園行祖師。

當時的戲曲也分為歌舞戲優戲、參軍戲。尤其是歌舞戲,是一種歌舞與故事表演相結合的藝術形式,不但會在宮廷的宴會上表演,在民間,同樣是富戶豪民慶賀宴飲的娛樂項目。

在之後的發展中,歌舞戲還逐漸有了說白,體現了歌舞戲向綜合藝術發展過渡的趨勢,就比如最為經典的《踏謠娘》中,已經兼并了音樂、歌唱、舞蹈、表演、說白五種伎藝。所以說,唐代歌舞戲開創了後世不同戲曲形式的先河。

(三)、口頭相傳、動聽上口的民謠

民謠的藝術形式就很好解釋了,也是成本最低、最易普及的。在唐代,民謠主要分為三類。有與政治事件有關的,也有嘲諷時局了,另外就是風俗以及市井諧趣類。這些藝術形式都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或者說,這樣的民謠都在不同角度上反映著老百姓的心聲。

比如,《全唐詩》中的《唐受命讖》是暗示李唐王朝受命於天的民謠:「桃李子,鴻鶴繞陽山,宛轉花林里。莫浪語,誰道許。桃李子,洪水繞楊山……」。其中,「楊」指隋楊,「李」指李唐。在很多唐代重大歷史事件前後,都會有這樣的民謠出現,後人總結,這其中有語言成分,也有事後總結的部分。

除此之外,嘲諷時事的民謠除了歌頌官員政績也有調侃貪官無能,更有體現社會百態的存在,同樣是民眾對於公正和道義的嚮往體現。總之,民謠是反映世態炎涼的一扇窗,唐代民眾通過這樣無拘無束的表現形式宣揚自己的心聲,而,後人同樣可以在其中感受不一樣的唐代風情。

(四)、最早的民間熟語——諺語

唐代出現的諺語同樣流傳至今,而且,如今諺語已經成為了很高雅的文字表現手法,如成語一般受到人們的重視。其實,諺語在唐代就是民間認識自然和社會,總結生產經驗、社會活動經驗和一般生活經驗而形成的定型的短語,多受當時風俗的影響。

從本質上看,諺語與民謠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都是貼近生活、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表達形式。但是,諺語是經驗積累的結果,多富於哲理性,是主於知的,而歌謠則重在敘事或抒情。

三、為何口承俗文學如此的動「地」驚「天」

通過分類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口承俗文學從開始就是源自於民間,而另一些則開創於朝廷,所以,唐代口承俗文學取得的成就至今都是舉世矚目的,早已成為我國卓越的傳統文化。

動「地」驚「天」來形容,「天」指的就是唐代朝廷,而「地」則指處於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所以,唐代口承俗文學不僅吸引了廣大的俗眾,也引起了帝王的興趣。

正如很多人總結,大眾的才是經典的。口承俗文學為不同階層的人都找到了精神寄託的出口,這是其有著旺盛生命力的根本。而且,唐代統治者更是可以通過這些不同的藝術形式達到潛移默化教化世人和左右朝局的作用。

所以,哪怕以各取所需這一觀點來看,口承俗文學都是極具生命力可以傳揚下去的經典代表,當然會得到唐代各界的喜愛和追捧。

四、口承俗文學對於後世全民娛樂的深遠影響

在唐代,還只是作為俗文化存在的口承俗文學,在後世的傳承中,價值得到不斷的提升。如今,佛教中的經學是人們信奉的十分崇高的傳播方式,能夠聽到高僧大德講法是莫大的福德。除此之外,戲曲早已被國人認定為國粹,成為了中國在世介面前的驕傲。而民謠與諺語,在語言文化的傳承中,也被更多的經典採納。

所以說,口承俗文學無論在唐代當代的文學、藝術地位超然,對於後世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哪怕效仿其中一二,都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為何「唐」成為了如今海外對於中國經典的總結,也可以知道,唐代很多精神財富的確對後人起到了如此深遠的影響。

結語

夢回大唐,感受繁華都市的熙熙攘攘,在這其中,如若沒有了口承俗文學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豐富著帝王與百姓的生活,唐代也絕對達不到如此盛世開明的地步。

曾經,口承俗文學並沒有被更多的文人看中,畢竟,正統經學才是文人認定的經典,現如今,人們已經越來越認可這種更容易被人們接受的文化形式,而且,如今的現代人日常的精神娛樂也基本被俗化,單憑這一點,唐代俗文化就有著絕對的前瞻性。

所以,大唐異彩紛呈、全民娛樂,更多的得益於如此動「地」驚「天」的口承俗文學,這才是通往盛唐的一把金鑰匙。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文獻

· 楊曉慧《唐代俗文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