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一下北宋詞人張先兩首慢詞,體會詞里蘊含的豐富情感

悠悠文學歲月才女 發佈 2020-01-05T00:22:11+00:00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人。天聖八年進士。以秘書丞知吳興縣。晏殊任開封府尹,曾辟他為通判。後仕至都官郎中。晚年居錢塘。為北宋早期創作慢詞較多的一位詞人。《天仙子》:時為嘉禾小,以病眠,不赴府會。《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人。天聖八年進士。以秘書丞知吳興縣。晏殊任開封府尹,曾辟他為通判。後仕至都官郎中。晚年居錢塘。為北宋早期創作慢詞較多的一位詞人。

《天仙子》:時為嘉禾小,以病眠,不赴府會。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天仙子》,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為單調小令。張先重疊一片,成為雙調,六十八字,上下片各五仄韻。這首詞為張先在嘉禾(今浙江省嘉興縣)任判官時作。約當慶曆元年(1041)。從詞的內容來看,主要為惜春之作,與題注無關。所以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題作《春恨》。上片首句「《水調》數聲持酒聽」,寫作者在春天裡,一邊拿著酒杯喝酒,一邊聽唱《水調》歌曲的情景。《水調》,一名《水調子》,相傳為隋煬帝所制,是唐宋時期流行歌曲之一,曲調當是很美的。

聽美曲而飲美酒,這本來是賞心樂事,很容易在歡樂中忘記酒量而喝醉的。可是,作者的持酒聽歌,卻似乎是另一種情形。他先不細說,只在第二句「午醉醒來愁未醒」中露出一點端倪。「愁未醒」三字,表明了他原來是滿腹愁腸的,持酒聽歌不過是為了排遣心頭的憂愁。但結果卻是「舉杯消愁愁更愁」,酒醒而愁未醒,可見其愁之深了。接下去,就愁字點開,說出愁的原因。詩人先用一個問句,寫出「送春春去幾時回」,這一句雖僅七字,但意致卻相當綿密。「送春」與「春去」,意思雖同,而角度不同。「幾時回」則表示對春去的惋惜和再來的期待。這些都是形象化的寫法,生動細膩地表現了作者深沉而執著的惜春之情。

對於春的離去,人們總是要惋惜的。但由於各自情況不同,感情色彩亦迥異。作者此時將近垂暮之年,所以他的惜春充滿一種時不我與之感,這很象楊衡在《送春》詩中所寫的:「唯有老到來,人間無避處」,「今日送春心,心如別親故。」正因為老冉冉其將至,格外傷情於春的離去,所以作者在「送春」句之後又續寫三句:「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這三句是前後依次相連的動作和心理活動。日暮對鏡自照,蒼顏白髮,年華似水流,「無計留春住」,為此而憂傷而悲痛。此時此刻,「往事」已去,「後期」難盼,回憶與展望都感到徒費精神。在這種心境之下,悲不自勝,愁不自禁,難怪是「午醉醒來愁未醒」了。

從張先的創作生涯來看,他並非一味愁嘆,無所作為。他活了八十九歲,寫這首詞大約在五十二歲,在此後的三十多年裡,他的創作活動始終是相當勤奮的。直到八十八歲那年,還寫過象「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木蘭花·龍頭舴艋吳兒競》)這樣熱愛春天、充滿情趣的作品。以此論之,那末這首詞里的惜春之愁,固然是悲嘆行將老矣,但另一方面卻也有其珍惜春光的情感在我們評價一篇作品,總要知人論世,顧及全人。一般說來,人當遲暮之年,回首往事,易因虛度年華,老大無成而悲愁這對於已流逝而去的青春歲月,當然是無所裨益的。但倘能珍惜時光,也還是可以有所作為。古人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詞的下片,寫夜晚景色,時間上緊接上片。第一句「沙上並禽池上暝」,謂天色已晚,成對的鴛鴦在池邊沙上睡著了。「並禽」二字,寫的是眼前實景,因以反襯出自己的孤身獨處,暗寓傷別之意。接下去,再寫一景,道出了響絕古今的名句:雲破月來花弄影。這一句,極富於語言美、色彩美、意境美。構思、設色、景都有超絕之處。「雲破月來」四字系脫胎於白居易《三游洞序》的「雲破月出」。吳開則以為此句本於古樂府唐氏謠《暗別離》的「風動花枝月中影」。就此二例來說,張先改「」為「」,雖僅移易一字,意味卻大不相同。「」字僅言月在雲過之後重現其形於空際。而「」字則筆端含情,不僅點明月出而且寫出一片清光從夜空灑向地面的動態,由遠而近,來到眼前,近在身邊,具有親切之感。至於「風動花枝月中影」,只有一個層次,僅寫花枝在月光中隨風搖曳之景。

而「雲破月來花弄影」卻是筆約意富,一語三折。雲、月、花、影四字實寫三物四景,中間又點以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的動態:有雲之破方有月之來,有月之來始有花之影,有花有影才拈得出「」字。而「」字又帶出微風吹拂之意,點出花枝迎風微動,舞弄花影的優雅姿態。可謂心與景會,筆意妙出。王國維對此字最為欣賞,以為「著一『弄』字,境界全出」(《人間詞話》)。總觀此句七字,從天上寫到地下,皓月雲影,花前月下,構成一幅景色優美、意境清幽的畫面。所以楊慎說:「雲破月來句,景物如畫,畫亦不能至」,佩服得連呼「絕倒!絕倒!」(《詞品》)由於這一名句,作者名傳海內,聲蜚一時,得了一個「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的雅號。《苕溪漁隱叢話》引《豚齋閒覽》云:「張子野郎中以樂章擅名一時,宋子京尚書奇其才,先往見之」,遣將命者謂曰:「尚書欲見『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

子野屏後呼曰:「得非『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也遂出置酒盡歡,蓋二人所舉,皆其警策也。」據說,歐陽修對此句也極為讚許,當初見張先之時,頗有相見恨晚之嘆。這些雖屬趣聞軼事,卻生動地說明了它的藝術魅力。張先在鍊字上功夫極深。「雲破月來花弄影」之外,又有「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歸朝歡》)、「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剪牡丹》)之句,張先自視此三句為平生得意之筆,時人因呼之為「張三影」。其實,張先詞作中尚有「無數楊花過無影」(《木蘭花》)、「隔牆送過鞦韆影」(《青門引》),其詩作中尚有「浮萍斷處見山影」(《華州西溪》),也是別具韻味的精妙之筆。李調元曾主張應在「三影」之外再加「無數楊花過無影」,而名之為「四影」由是觀之,善寫「」字,可以說是張先語言藝術上一大特色。

接下來寫賞月歸來的心境與情思。「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言夜深風大,人聲沉寂,孤燈在密密重重的簾幕遮蔽之下,亮著微弱的光,情景黯然孤淒此時作者想到的是「明日落紅應滿徑」。一夜狂風過後,該是「落紅滿徑」,那方才使自己迷戀的「花弄影」的優美景色,怕再也見不到了。這裡流露出對春之歸去無限惆悵惋惜的心情,進一步突出了惜春的題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