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縱看朱元璋給後世子孫制定的取名法則,名字起得有學問

麥點小峰 發佈 2020-01-05T00:50:28+00:00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領銜主演的古裝劇 。該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講述了明朝初年,國家開創盛世,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領銜主演的古裝劇 。該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講述了明朝初年,國家開創盛世,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於12月17日正式在湖南衛視開播,由於匯聚了全明星陣容,加上精良的製作團體,《大明風華》還未開播便備受關注。通過看這部熱播劇,開始關註明史,也搜集挖掘了一些關於大明皇室的密檔,這裡分享一些關於大明皇朝的資料及朱元璋後代的起名的爆料。


五行觀念源於上古 歷代皆有人以此入名

明代人名中,最有特色的是帝王世系人名。明代帝王世系取名規則由太祖朱元璋欽定,他不僅給後代子孫定字輩,還規定要用「五行相生法」取名。這一舉措對明清兩代人取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每個開國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希望自己打下的江山能千秋萬代延續下去,所以在給後代取名號時往往有意無意地打上了這個夢想的烙印。

秦始皇的做法直接而簡單:他自稱為「始皇帝」,子孫後代繼位則稱為二世、三世……以至萬世,傳之無窮。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做法則複雜得多,他一方面仿效宋太祖趙匡胤給子孫後代定字輩,規定姓名格式為:姓+字輩+名,還規定取名用字必須用「五行偏旁者」,即以金、木、水、火、土為偏旁的字,而且要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即以五行循環相生為順序,這個順序是從朱元璋的孫子輩開始的,因朱元璋的兒子都以「木」字旁的字為名,如朱標、朱棣等,所以他在定字輩和取名規則時從第三代開始。這種取名方式在中國姓名文化史上可謂別具一格,對後世中國人取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朱元璋有二十多個兒子,他給兒子們擬定了不同的字輩,每房各有二十字。如太子朱標一房的字輩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因太子朱標早亡,朱元璋立嫡孫朱允炆為繼承人,朱允炆繼位後,發生「靖難之役」,皇帝寶座被四叔燕王朱棣奪走了,燕王家族變身為帝系。朱元璋給燕王一房所定的字輩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故《明史》中所記載的明代皇帝,從仁宗朱高熾開始均屬燕王(明成祖)世系,如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憲宗朱見深等。

五行關係有相生,也有相剋。相生關係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關係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和相剋都是循環的,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構成陰陽五行學說。古人認為,萬事萬物皆有五行,五行的相生和相剋是推動世界向前發展的動力,朝代的更迭是五行相剋,稱為「五德相勝」。如宋代是木德,元滅宋,故元為金德,明滅元,故明為火德,清滅明,故為水德。五行相生關係可以比喻為父子倫理關係,如《春秋繁露》中所說:「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父子也。」即可視木為父,火為子,火為父,土為子,其他類推。因此在理論上,完全可以利用五行相生原理給子孫後代取名,在這方面,朱元璋起到了承前啟開的作用。

五行觀念源於上古時期,成熟於春秋戰國,盛行於兩漢以後。以五行字入名,歷代皆有。如南齊高祖蕭道成十二子中,有四子名為蕭映、蕭晃、蕭曄、蕭暠,名字中均有代表太陽和火的「日」字。其餘八子之名均有「金」字旁,如蕭鏘、蕭鑠、蕭銳等。用「五行相生法」給子孫命名,在唐代已出現,唐初曾任廣州都督的畢構,其弟名為畢栩,兄弟倆之名皆有「木」字旁,畢構之子名為畢炕,父子之名構成木生火的關係,畢炕之子名為畢坰和畢增,又構成火生土的關係。


宋代朱熹秦檜家族也採用五行取名

在宋代,已有不少家族採用這種命名法給子孫取名,其中最有名的是秦檜和朱熹家族。秦檜之父名秦敏學,從秦檜這一代開始,同輩人採用「木」字旁的五行字,下一代人命名用「火」字旁字,第三代人命名用「土」字旁字,第四代人命名用「金」字旁字。秦檜的兄弟名為秦彬、秦梓、秦棣,秦檜的養子(本姓王,為秦檜妻兄王喚之子)名為秦熺,秦熺之子名為秦塤、秦堪、秦坦,秦塤之子名為秦鉅。四代人名構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關係。

朱熹(「熹」字在古代為「火」字旁)之父名為朱松,朱熹之子名為朱墅、朱埜、朱在,朱熹的孫子名為朱鑒,曾孫名為朱浚,朱浚之子名為朱林,朱林之子名為朱炣,朱炣之子名為朱塈。朱氏一門數代,從朱鬆開始,命名取字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的循環,一代又一代地延續著祖宗的血脈。

以上所舉例子,都是單名,朱元璋給子孫後代取名的獨特之處,是規定從第三代起只能取二字名,人名中上一字代表輩分,下一字為五行字,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循環往復、有條不紊。這種取名方法,既吸收了宋太祖的字輩取名法,又吸收了唐代畢構家族、宋代的朱熹家族等的五行相生取名法,使子孫後代的名字輩分分明,親疏明晰,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秩序井然。如一看明神宗朱翊鈞之名,便知他是燕王朱棣的第八代傳人,為燕王房「翊」字輩,名字的五行屬金。再看明代末代皇帝崇禎帝朱由檢之名,便知他屬燕王房「由」字輩,名字的五行屬木。朱元璋所定輩分字,均寓意深刻、美好、吉祥,五行字只規定偏旁和順序,讓子孫自己挑選,又給後代留下了一些取名空間。這種取名方式雖然難免呆板,欠缺足夠的靈活性,但明清時期的大家族都樂於採用。

關於朱元璋名字的來歷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出生寒微,本來並沒取正式的名字,依照他們朱家的老傳統就叫"朱重八"——奇怪的是怎麼不叫"朱八八"呢?

1368年,布衣出身的朱元璋領導抗元起義軍,推翻了暴虐的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取名字非常重視,認為名字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仔細研究下,從朱元璋到他的後世子孫,取名字都很有講究。只要名字取得好,不信江山坐不了。大明王朝之所以享國276年,恐怕也有明太祖朱元璋給後世子孫制定了一整套科學完整的取名法則的功勞。


朱家一以貫之的堅持數字化命名的傳統,這裡只是簡單再介紹以下: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他的父親,叫朱五四。

為什麼朱元璋給子孫後代取名定下如此複雜的規矩?其動因和目的是什麼?從歷史背景和家庭背景來看,朱元璋這種「正名」行為首先是一種文化上的回歸,強調自己是漢文化的繼承者;其次是重建家族禮法秩序,使子孫後代辨親疏、別昭穆,並用五行循環相生來寄託生生不息、綿延不斷的願望。此外他用這種命名法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使子孫後代能夠避免重名。

元代統治者排斥漢文化,不讓普通老百姓取正式的名字,只能按排行和父母年齡合計為名,朱元璋的家族就深受其害。朱元璋曾親自撰寫自己的家族史,名為《明太祖御製朱氏世德碑記》,其中記載了朱元璋祖宗五代的名字。朱元璋的五世祖名叫朱仲八,生三子,第三子名百六,為朱元璋高祖。朱百六有兩子,長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四九即為朱元璋曾祖父。朱元璋的祖父名叫朱初一,是朱四九的長子,朱初一有兩個兒子,大的叫朱五一,小的叫朱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親。朱五一、朱五四各生四子:朱五一之子名字依次為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五四之子名字依次為重四、重六、重七、重八,重八就是朱元璋的原名。

朱元璋的父親名五四,可知是其父母年齡合計五十四歲出生的,朱元璋原名重八,是按排行取名。家族裡好幾代人都沒有正式的名字,對朱元璋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恥辱。所以當他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並有了一些地位後,便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對「朱元璋」這個名字的含義,史書沒有作解釋,現在有些人認為,「朱」與「誅」諧音,「朱元」暗含「誅元」之意,太祖痛恨元朝的殘暴,所以取"誅元璋"的諧音",改名為朱元璋,所謂璋,是一種尖銳的玉器,這個朱元璋實際上就是誅元璋,朱重八把他自己比成誅滅元朝的利器,而這一利器正是元朝的統治者自己鑄造出來的。這種解釋對「璋」字的理解有誤,「璋」即玉璋,是盛行於商周時期的玉器,據《周禮·考工記》,當時有大璋、中璋、邊璋、牙璋等,其用途為:「天子以巡守,以起軍旅,以治兵守」。可見玉璋是軍權的象徵,明太祖以「朱元璋」為名,準確的含義應該是用武力推翻元朝。在今後的二十年里,他們都將畏懼這個名字。


翻身農奴把歌唱,朱元璋登基稱帝後,在把父親改名為朱世珍,大哥改名為朱興隆,二哥改名為朱興盛,三哥改名為朱興祖的同時,也制定了一整套後世子孫取名的法則。這套取名法則既玄妙神奇,自成一體,又寓意深刻,用心良苦。    

這絕不是文化水平不高的朱元璋所能做到的,估計是他手下的大儒宋濂和陰陽五行大家劉伯溫等人的智慧。

大明皇室秘檔:朱元璋後世子孫取名「潛」規則

1368年原名朱重八的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稱帝。出身寒微、此時富貴至極的朱元璋進行了一項「取名」行動。首先他為自己的父兄修改姓名,將父親朱五四改為朱世珍,大哥朱重五改為朱興隆,二哥朱重六改為朱興盛,三哥朱重七改為朱興祖,自己呢?先改為朱興宗,後又改為朱元璋。朱元璋兄弟的名字寓意很明顯,「隆盛祖宗」!

改完先人的名字後,朱元璋又對後代子孫的取名進行了規定。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這些人的名字均為一個字,且同為木字旁。如朱標、朱樉、朱棣、朱楨、朱梓、朱椿、朱柏、朱權、朱松等等,不再一一列舉,下文中會涉及。

對孫子以及後代子孫的命名,朱元璋也做出了規定,「所立雙名、每一世取一字以為上字。其下一字,臨時隨意選擇。下字俱用五行偏傍者,以火土金水木為序」。也就是說朱元璋將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並且擬出了二十個字作為標準。根據「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理論,朱元璋規定了第二個字的偏旁部首。具體情況如下:


1.太子朱標(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皇位本來在朱標脈傳承,但在1402年朱棣的靖難軍攻入南京,建文帝以及長子朱文奎下落不明,次子朱文圭本囚禁,此後朱標這一脈子孫凋零,便消失在正史記載中。

2.秦王朱樉(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惇。)

秦王的封地在陝西西安,後世子孫一直保持王位,繁衍生息。1643年李自成攻陷西安,末代秦王朱存樞(第10輩)投降,後下落不明。

3.晉王朱棡(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咸景慕,述學繼前修。)

晉王的封地在山西太原,後世子孫一直保持著王位。1644年李自成大軍攻下太原,末代晉王朱求桂(第10輩)投降,隨從進入北京後下落不明。

4.燕王朱棣(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朱棣由燕王成為皇帝,他的子孫也承襲了皇位,如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祁鈺、朱見深、朱祐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載垕、朱翊鈞、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檢等人。

5.周王朱橚(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肅恭。紹倫敷惠潤,昭恪廣登庸。)

周王在河南開封,王位一直在子孫中延續。1642年李自成率軍圍攻開封,周王朱恭枵(第10輩)遷居彰德,不久後病死。

6.楚王朱楨(孟季均榮顯,英華蘊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楚王的封地在湖北武昌,1643年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攻陷武昌,將末代楚王朱華奎(第7輩)擲入長江中溺死。

7.齊王朱榑(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復會通。)

齊王封地在山東青州,建文帝削藩時,朱榑曾被削去王爵,朱棣靖難後恢復了他的王位。1406年朱棣以朱榑意圖不軌為名,削去他的王位。1428年朱榑與三個兒子同時暴卒,後代成為成為受到監管的「庶人」。

8.潭王朱梓(福昌忻保定,嘉應必興隆。啟處詢從式,尊聞汝貴中。)

潭王的封地在湖南長沙,1390年朱梓的岳父捲入胡惟庸案,一門被誅殺,朱梓因此惶恐不安,又聽聞朝廷使者前來,恐懼之下他竟與妃子自焚而死,於是潭王一脈斷絕。

9.趙王朱杞

朱杞於1369年出生,1370年受封,1371年即夭折,因此無世系。

10.魯王朱檀(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弘。振舉希兼達,康莊遇本寧。)

魯王的封地在山東兗州。1644年明朝滅亡後,末代魯王朱以海(第9輩)逃到南方。南明弘光政權滅亡後,朱以海稱監國,領導抗清運動,直到1662年朱以海病死於金門。

11.蜀王朱椿(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穆清。)

蜀王的封地在四川成都,朱椿本人也知書好禮,朱元璋稱其為「蜀秀才」。歷代蜀王都比較賢明,明孝宗曾稱蜀多賢王。1644年張獻忠率領農民軍攻克成都,末代蜀王朱至澍(第9輩)率妃妾投井而死。

12.湘王朱柏(久鎮開方岳,揚威謹禮儀。剛毅循超卓,權衡素自持。)

湘王的封地在荊州。朱柏「性嗜學」,同時「善弓矢刀槊」。或許也是因為這樣,他成為建文帝削藩的首要目標。身為皇子、貴為親王,朱柏不願意受辱,1399年朱柏闔宮焚死,因而世系斷絕。


13.代王朱桂(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彝。傳貽連秀郁,炳耀壯洪基。)

代王的封地在山西大同,朱桂在靖難之役期間因準備支持朱棣而被廢,朱棣稱帝後,恢復了他的王位。朱桂不僅是朱棣的13弟,同時他的妻子是徐達的第二女,也就是徐皇后的妹妹。1644年李自成大軍攻入大同,末代代王一門被殺。

14.肅王朱楧(瞻祿貢真弼,縉紳識烈忠。曦暉躋富運,凱諫處恒隆。)

肅王的封地在蘭州。1643年李自成的起義軍攻破蘭州城,末代肅王朱識鋐(第8輩)隨即投降,後不知所終。

15.遼王朱植(貴豪恩寵致,憲術儼尊儒。雲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

遼王的封地本在廣寧,後改在荊州。1568年末代遼王朱憲節(第6輩)被廢為庶人,並不許旁系子孫繼承遼王之位,朱憲節的被廢黜據說與大學士張居正有莫大的關係。

16.慶王朱〈木旃〉(秩邃寘台鼒,倪伸帥倬奇。適完因巨衎,騭眷發需毘。)

慶王的封地在寧夏。1643年李自成大軍攻占寧夏,末代慶王朱倬紘(第9輩)被殺。

17.寧王朱權(盤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

寧王的封地本在大寧,後因朱權參與靖難,被改封在南昌。1519年末代寧王朱宸濠(第4輩)發動叛亂,後被王守仁平定,寧府一脈因此被廢為庶人。

18.岷王朱楩(徽音膺彥譽,定干企禋雍。崇理原咨訪,寬鎔喜賁從。)

岷王的封地歷經輾轉,最後確定在湖南武岡,後代子孫在湖南境內繁衍生息。1643年農民軍攻破武岡,末代岷王朱企崟(第8輩)被殺。值得一提的是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就是岷王朱楩的後人,為第17代「鎔」字輩。

19.谷王朱橞(賦質僖雄敞,叢興闡福昌。篤諧恂懌豫,擴霽昱禎祥。)

谷王的封地本在宣府,靖難之役中谷王朱橞打開南京城門,向朱棣投降,此後被改封於長沙。1417年朱棣將谷王朱橞以及諸子廢為庶人。

20.韓王朱松(沖范征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顥慥,令緒價蕃維。)

韓王的封地在甘肅平涼。1643年李自成的起義軍攻破平涼,末代韓王朱亶塉(第11輩)被生俘,下落不明。

21.沈王朱模(佶幼詮勛胤,恬埕效迥(王皇)。湜源諲皙暐,圭璧澈澄昂。)

沈王的封地在山西潞州。1644年明朝滅亡,末代沈王朱效鏞(第8輩)下落不明。

22.安王朱楹(斐序斌廷賞,凝覃浚祉襄。恢嚴顓輯矩,縝密廓程綱。)

安王在甘肅平涼。1417年安王朱楹病死,因無子而國除,他的妻子是徐達的第三女。

23.唐王朱桱(瓊芝彌宇宙,碩器聿琳琚。啟齡蒙頌體,嘉歷協銘圖。)

唐王的封地在河南南陽。唐王的子孫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南明隆武帝朱聿鍵(第8輩)。1645年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號隆武。但由於南明內鬥不斷,同時大權被鄭芝龍所把持,最終1646年朱聿鍵在清軍活捉後,慷慨赴死。

24.郢王朱棟(偉聞參望奭,箴誨洎皋夔。麒麟余積兆,奎穎曄璇璣。)

郢王的封地在湖北安陸。朱棟1414年病死,因無子而國除。此後安陸先後被封給朱棣一脈的梁王朱瞻垍、興王朱祐杬。嘉靖皇帝朱厚熜就是興王朱祐杬的兒子。

25.伊王朱㰘(顒勉諟吁典,褒珂采鳳琛。應疇頒冑選,昆玉冠泉金。)

伊王的封地在河南洛陽。1564年嘉靖皇帝削去末代伊王朱典楧(第5輩)的王位,廢為庶人。

26.朱楠

朱楠是朱元璋最小的兒子,但出生僅一個月便夭折了。

除了對自己兒子們的後代做出規定外,朱元璋對自己的侄孫、靖江王朱守謙(朱文正的兒子)的世系也做出了安排,「贊佐相規約,經邦任履亨。若依純一行,遠得襲芳名。」1644年北京城破,末代靖江王朱亨嘉(第10輩)竟也做起了皇帝夢,他在自己的封地廣西桂林稱監國。但不久就被平定。

備註:文中一些人的名字因為是簡體字,所以沒有五行的偏旁部首。

朱元璋後代如何起名:連元素周期表都要靠朱家家譜翻譯  

自古以來,中國人在取名這件事上,就頗為下功夫,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在取名的時候,都頗有講究。有些文化的,喜歡給孩子取些寓意美好,頗有詩意的名字,而沒文化的,取名就稍微隨意了些,不過仍有取賤名好養活的說法。

這還只是普通人家,若是皇家子嗣,那取名就更加慎重了,雖然現代人看古代皇族的名字,覺得除了生僻就沒什麼特別了,但卻不知這些生僻字,還是他們煞費苦心想出來的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一個喜歡起名的皇帝,自他得了天下後,便立馬給自家子孫取名立了規矩,要求後代必須遵從。

朱元璋最喜歡的就是按照五行取名,簡單的來說,就是後代名字里,必須有帶金木水火土,這五行偏旁的字。譬如在我們熟知的兒子這一輩中,就主要採用了木字旁。太子就叫朱標,木字旁,而永樂大帝名叫朱棣,也是木字旁。到了孫子輩,大多用的是火字旁,跟前一輩不同的是,孫子輩都是三個字,名字是由姓氏,加輩分,再加五行組成的。以太子這一脈為例,太子朱標的兒子都是允字輩,之後便有了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雖然字特別生僻,估計多數人都念不出來,但全是遵循朱元璋的規矩起的名。這可愁壞了朱家人,畢竟以中國的傳統來說,後輩是不能跟祖宗用同一個名的,不然就是犯了忌諱,是大不敬。

實在沒的起了,他們就開始從古籍中找生僻字,後來生僻字也用完了,只能自我創造了,這才讓後輩有字起名。光金字旁就造了不少新字,譬如鐳、鈉、鎂、鈷等等。雖然這些字放在名字里有些怪異,不過朱家人為了遵循老祖宗的規矩,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


細心的人會發現,朱家後代的名字里,大多帶的是化學元素,看得人似乎回到了中學的化學課堂上。不得不說,這也是朱家人的貢獻,當年元素周期表傳入中國後,一直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漢字來翻譯。

後來人們發現朱家人的名字用來命名元素再合適不過,這才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漢字版的化學周期表。

朱元璋賜給26個兒子每人概括二十個字

朱元璋規定,兒子輩名字均為一個字,且同為木字偏旁。孫輩及其後代均取兩個字的雙名,第一個字為輩分字。以五言詩的形式,朱元璋賜給26個兒子每人二十個字,作為他們後代取名的輩分用字。具體如下:

  太子(朱標):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秦王: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惇。

  晉王: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咸景慕,述學繼前修。

  燕王: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周王: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肅恭,紹倫敷惠潤,昭格廣登庸。

  楚王:孟季均榮顯,英華蘊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齊王: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復會通。

  潭王:福昌忻保定,嘉應必興隆。啟處詢從式,尊聞汝貴中。

  趙王:趙王朱杞出生於1369年,1370年受封,1371年即夭折,因此無世系。

  魯王: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弘,振舉希兼達,康莊遇本寧。

  蜀王: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穆清。

  湘王:久鎮開方岳,揚威謹禮儀,剛毅循超卓,權衡素自持。

  代王: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彝,傳貽連秀郁,炳燿壯洪基。

  肅王:瞻祿貢真弼,縉紳識烈忠,曦暉躋當運,凱諫處恒隆。

  遼王:貴豪恩寵致,憲術儼尊儒,雲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

  慶王:秩邃寘台鼒,倪伸帥倬奇,適完因巨衎,騭眷發需毗。

  寧王:磐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

  岷王:徽音膺彥譽,定干企禋雍,崇禮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谷王:賦質僖雄敞,叢興闡福昌,篤諧恂懌豫,擴霽昱禎祥。

  韓王:沖范徵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灝慥,令緒價蕃維。

  沈王:佶幼詮勛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斐序斌廷賞,凝覃浚祉襄,恢嚴顓輯矩,縝密廓程綱。

  唐王:瓊芝彌宇宙,碩器聿琳琚,啟齡蒙頌體,嘉歷協銘圖。

  郢王:偉聞參望奭,箴誨洎皋夔,麒麟餘積兆,奎穎曄璇璣。

  伊王:顒勉諟訏典,褒珂采鳳琛,應疇頒胄選,昆玉冠泉金。

  朱楠:朱元璋最小的兒子,出生僅一個月即夭折,自然無世系。


  除了封自己的兒子為王外,朱元璋還把侄子朱文正的兒子即侄孫朱守謙封為靖江王。朱元璋也賜給他20字作為世系安排,"贊佐相規約,經邦任履亨。若依純一行,遠得襲芳名。"但是,靖江王一系是不能享用以五行偏旁取名字這一特權的。

  朱元璋規定孫輩及其後代名字中第二個字可隨意選擇,但必須都要有五行偏傍,以火土金水木為序,次第循環。這是取古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之說,寓意大明王朝勃勃生機,江山永固,子孫後世繁衍生息,綿綿不絕。

  朱元璋兒子們名字偏旁都為木,按照木生火的原理,朱元璋孫輩名字中的第二個字必須是帶火偏旁,以此類推。如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朱棣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朱高熾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的兒子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朱祁鎮的兒子明憲宗朱見深,朱見深的兒子明孝宗朱祐樘,無不嚴格遵循了朱元璋制定的取名法則。

  直至現在,朱元璋的後裔仍在沿用這一套取名法則。

大明朝歷代皇帝列表


明朝第1位皇帝:開國皇帝朱元璋

年號:明太祖

登基時間:1368年

去世時間:1398年6月24日

主要成就:建立明朝,滅掉元朝,恢復漢人政權

即位地點:南京

朱元璋的皇后:馬皇后

明朝的第2位皇帝:惠帝朱允炆

和朱元璋的關係:孫子

即位時間: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

去世時間:去世時間不詳

別號:建文君、建文帝、明惠帝

人物簡介:惠帝朱允炆在位僅僅三年就被自己的叔叔明成祖朱棣趕下台,因此沒有什麼政績

明朝的第3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和朱元璋的關係:朱元璋的第三子

即位時間:1402年奪位登基

去世時間:1424年8月12日

主要成就:鄭和下西洋,編撰永樂大典,五征漠北,平定邊患

明朝的第4位皇帝:仁宗朱高熾

和明成祖朱棣的關係:朱棣的長子,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即位時間:1424年

去世時間:1425年5月29日

主要成就:政治比較清明,採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不過仁宗做皇帝做的比較可憐,做了一年皇帝就死了。


明朝的第5位皇帝:宣宗朱瞻基

皇帝順序:明朝的第五位皇帝

即位時間:1425年

在位時間:11年

去世時間:1435年1月3日(宣德十年)

主要成就:隨祖父明成祖朱棣征蒙古,與仁宗並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係融洽

明朝的第6位皇帝:英宗朱祁鎮

明朝皇帝順序: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長子。9歲即位

即位時間:1436-1449,1457-1464(共22年)

去世時間:1464年2月23日(天順八年

在位期間大事記:「土木之變」被俘,1457年被放回以後重新即位。

死後陵寢:十三陵之裕陵

明朝第7位皇帝:景帝朱祁鈺

明朝皇帝順序:英宗被俘後做的臨時皇帝,英宗回朝以後退位。朱祁鈺是明英宗的朱祁鎮弟,英宗被俘後即位

即位時間:不詳

死亡時間:1457年(天順元年

在位大事記:發生土木之變英宗被俘

明朝第8位皇帝:憲宗朱見深

皇帝順序: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

即位時間:1464年

在位時間:在位24年。

死亡時間:1487年9月9日(成化二十三年)

生平大事記:好色之徒沒有什麼大的功績,如果非要找個的話就是設立西廠

明朝的第9位皇帝:孝宗朱佑樘

皇帝順序:憲宗的第三子,明朝的第9位皇帝。

即位時間:1487

在位時間:在位19年。

死亡時間:1505年

主要成就:中興之令主

明朝的第10位皇帝:武宗朱厚照

皇帝順序:明孝宗的長子,大王王朝的第十代皇帝

即位時間:1505年

在位時間:在位17年

去世時間:於1521年,時年31歲。

死亡原因:荒淫過度,沉默女色

主要成就:沒有,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荒淫皇帝

明朝的第11位皇帝:世宗朱厚璁

皇帝順序:明憲宗的子孫,父親是興獻王,大王王朝的第十一代皇帝

即位時間:1521年

在位時間:在位46年

去世時間:於1566年,時年66歲。

死因:傳說是服用仙丹毒死的,是否真實無法考證

主要成就:,誅殺宦官,節用寬民。後期比較荒淫,沉迷道教修煉仙丹不理朝政

明朝的第12位皇帝:穆宗朱載垢

皇帝順序:世宗朱厚璁第三子,大王王朝的第十二代皇帝

即位時間:1566年

在位時間:在位7年。

去世時間:於1572年,時年36歲。

死因:無法考證

主要成就:沒有成就

明朝的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

皇帝順序:穆宗朱載垢第三子,大王王朝的第十三代皇帝

即位時間:1572年年僅10歲

在位時間:在位48年。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去世時間:於1620年,時年58歲。

死因:無法考證

在位期間大事: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明朝的第14位皇帝:光宗朱常洛

皇帝順序:神宗朱翊鈞的長子,大王王朝的第十四代皇帝

即位時間:1620年年僅1個月

在位時間:在位1個月。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去世時間:於1620年,時年39歲。

死因:荒淫過度

在位期間大事:基本算什麼事情沒有,在位時間最短應該是他名聲最大的地方

明朝的第15位皇帝:光宗朱常洛

皇帝順序:熹宗朱常洛的長子,大王王朝的第十五代皇帝

即位時間:1620年

在位時間:在位8年。

去世時間:於1627年,時年23歲。

死因:荒淫過度

在位期間大事:任用宦官魏忠賢,致使乘機攻占瀋陽


明朝的末代皇帝:思宗朱由檢(崇禎皇帝)

皇帝順序:光宗第五子,明朝的末代皇帝,明朝的第十六個皇帝

即位時間:1627年

在位時間:在位17年。

去世時間:1644

死亡原因:被李自成逼死在了九宮山,據說是上吊自殺的。

成就:前期誅殺魏忠賢頗為勤政,不過因為大明朝積重難返最終在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和北方清朝的聯合打擊下滅亡。


太祖天下功臣殤,建文蕭蕭孤彷徨,永樂大帝西洋震,洪熙體弱運不長,宣德金爐國力盛,英宗坎坷復開張,代宗天命國怏怏,成化鬥彩蛐蛐響,弘治中興百姓康,正德荒唐建豹房,嘉靖神經把丹藏。隆慶奸人亂朝綱,萬曆政閒輔丞忙,光宗短命紅丸傷,天啟木匠甚荒唐,大明江山崇禎喪,都說千秋萬代傳,到頭還是地下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和相關書籍資料搜集整理,僅供讀者參考分享,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