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專家倡議將「biáng」字入字典詞典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0-01-05T00:54:00+00:00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在陝西,以「寬、厚」著稱的手工擀制麵食——「biáng biáng面」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其名字中的「biáng」字卻也以難認、難寫著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在陝西,以「寬、厚」著稱的手工擀制麵食——「biáng biáng面」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其名字中的「biáng」字卻也以難認、難寫著稱。記者從1月4日在西安召開的「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2019年年會暨『biang』字入字典倡議活動」現場獲悉:經過走街串巷收集民間資料,拜訪眾多文字研究專家深入調研後,陝西多位文化學者正式發出了將「biang」字錄入字典、詞典、辭海等工具書的倡議。

陝西關中民間傳統麵食「biáng biáng面」的產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其中「biáng」字的寫法口訣——「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著車車進咸陽」,也在陝西民間廣為傳唱。陝西十大怪中的「麵條像褲帶」名頭,也是由「biáng biáng面」而來。

專家認為:「biáng」字由10個文化元素組成,是老百姓自己創造出來的。其構字部件中的「穴」「言」「月」「馬」「戈」「心」「辶」等傳遞出秦人忠厚樸實、尚武尚勇的精神品質,以及秦地的地理環境、居住形式、飲食習慣、審美情趣等多方面信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及文學文化認識價值。

「可是自古至今,字典上既無『biáng』字,又無『biáng』音,給老百姓生活帶來一定不便。因此建議,將『biáng』字音、形、義錄入字典、詞典,以傳承文化、方便民眾生活。」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會長、陝西省非物質文化保護專家、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傅功振表示。

倡議者一致認為:之所以倡議將「biáng」字入字典,是因為「biáng」音古已有之,應用十分廣泛。比如在陝西關中,此音至少用在趕馬車的鞭子聲、放鞭炮的聲音、打人巴掌的聲音、面積較大的東西摔在地上的聲音、打竹板的聲音,以及做麵條時,一寸來寬的麵條摔在案板上的聲音……此外,還有南方的biāng dāng酒等等。

「無字很不方便——作為一種名吃,『biáng biáng面』需要記入史冊;作為一種麵食,『biáng biáng面』需要寫上菜單。」同時,「biáng」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也很高,在陝西大街小巷的餐館,幾乎家家都有「biáng biáng面」,在全國各地的陝西餐館特別是陝西麵館也都有「biáng biáng面」。在南方一些地區,幾乎天天有人喝biāng dāng酒。「可以說,天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在說這個字。」

「申請非遺也需要『biáng』字。」傅功振說:2011年,「biáng biáng面」已正式收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在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迫切需要一個正式的文字。而且,「biáng」字包含很多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biáng」已有文字記載,曾在展覽中走進國家典籍博物館。

(文化副刊部編輯)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