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十年禁漁令,釣魚愛好者們還能無動於衷嗎?

路投涉浩南 發佈 2020-01-05T01:01:54+00:00

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由農業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捕令已正式開始實施。這一歷時時間最長,執法處罰最為嚴厲禁捕方案的出台實施,更是觸動了無數釣魚愛好者的神經,最為關心的就是禁漁期內能否允許釣魚。

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由農業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捕令已正式開始實施。這一歷時時間最長,執法處罰最為嚴厲禁捕方案的出台實施,更是觸動了無數釣魚愛好者的神經,最為關心的就是禁漁期內能否允許釣魚。這個問題不僅禁漁水域附近的釣魚人關心,其他地區的釣魚人更關心,希望能得到一個內心想要的結果,以此可以對禁漁令視而不見高枕無憂,萬一某天自己身邊的水域也禁漁了,曾經花費高昂價錢購買的釣魚裝備依然能有用武之地,不會影響自己繼續釣魚。可遺憾的是,禁漁期內釣魚也是被禁止的,屬於偷釣行為並會對其進行嚴厲處罰。對此很多釣魚人無法理解,一是認為釣獲數量有限,釣魚對自然生態中魚類種群數量的影響甚微,可以忽略不計,二是自己釣點魚回家食用,也不屬於生產性捕撈,不應該連釣魚也禁止。聽上去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可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隨著最嚴禁漁令的出台實施,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關於釣魚那點事,看看目前垂釣這項活動是否真的那麼美好,這項本為休閒娛樂的活動又是否在某些方面已經變了味兒。



曾幾何時,多少人想要逃離鋼筋水泥堆砌的都市,回歸自然尋求那片刻的寧靜,加上骨子裡原始狩獵基因的作祟而喜愛上了釣魚這項運動。周末節假日帶上釣竿置身於青山綠水之間,享受著大自然給予的饋贈,清晨柔和溫暖的陽光灑向湖面,霧氣昭昭朦朦朧朧,山林間飄蕩的蛙鳴鳥叫。然而這樣一幅恬靜的垂釣畫面被突如其來的一紙禁漁令徹底擊碎,霎時間輿論一片譁然,釣魚人唉聲四起。「重點水域」「十年」「重罰」這些極具分量的措辭猶如一記炸雷,瞬間讓人們從夢中驚醒,才意識到了生態問題的嚴重性。中國長江這條亞洲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的龐大水域,很多河段幾乎已成了無魚的狀態,面對如此嚴重的生態破壞,除了過度生產捕撈,電魚、毒魚這類違法現象的存在以外,我們的一些釣魚行為對其影響真的就可以忽略不計嗎?這個問題我們暫且擱置,先來看看目前國內釣魚的現狀,是否已經超出了許多人對釣魚這項運動的理解和認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先進科技的應用,越來越多性能出色、高效的漁具漁餌被應用到了垂釣當中,加上釣魚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一些「技術精湛」的釣魚高手一天的魚獲量輕鬆能達到幾十斤甚至上百斤,還有一些類似「泥鰍做窩」這種功利性極強的釣法,更是大量「掠奪」數量稀少的掠食性魚類資源,每次釣獲的數量往往以幾百斤計算,早已遠遠超出了正常垂釣的範圍,隨後再進行出售獲取個人利益,完完全全等同於商業捕撈。記不清有多少次我在經過一些漁具店時都能看到門口擺個一個大盆,裡面大大小小各種品種的魚堆在一起進行售賣,有時路過居民區附近的市場也能看到一些釣魚人身邊放著漁具,面前或多或少的擺著一些魚進行售賣,還有些人流量比較多,環境比較好的水域附近,一些釣魚人會把當天所釣魚獲無論大小悉數現場稱重售賣,面對原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又怎能經受的住這種毫無節制的索取。國內釣魚人的數量龐大,面對及其有限的自然資源環境你帶走一條、我拿走一尾,逐漸讓自然魚類資源走向枯竭。其實,如今的釣魚早已不再是果腹的手段,本應是一項享受自然的戶外娛樂休閒活動。做為釣魚愛好者,有些傳統的釣魚觀念需要轉變,不再一味以獲取大量的魚獲為最終目標,釣魚這項運動才能夠長久的可持續存在下去。




說起破壞資源環境,大家首先會對電魚、藥魚這類不法行徑予以強烈譴責,然而不少釣魚人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也的確需要加強提高。想必沒有人願意坐在垃圾堆里釣魚,可不少釣魚愛好者圖自己一時方便,帶走了魚獲卻不曾想起帶走垃圾,餌料包裝袋、塑料袋、吃過的方便麵桶、添加劑的塑料包裝瓶等等廢棄物隨手亂丟,使得本來景色不錯的自然環境變成了垃圾場,同時也給廣大釣魚人扣上了個素質低下的帽子。其實隨手帶走垃圾並不是多複雜的事情,只是意識的問題,一些釣魚人從根本上並沒有愛護環境的意識,只知道一味的索取。早在禁漁令出台之前,全國各個地方都會將一些水域劃定為禁釣區,尤其一些景觀水域環境,就是怕釣魚人過來污染環境,禁釣也就在所難免了。面對如此尷尬的窘境,一些釣魚人在費盡心思研究複雜釣技的同時,還需要再提高一下自己的環保意識,畢竟愛護環境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釣魚本為一項和諧的運動,釣魚人與魚和諧,與人和諧,與自然和諧,只有在和諧中才會有真正的快樂。而在現實垂釣的過程中,有誰沒見到過一個人霸占幾十米河道打下幾十把海竿的,為爭搶一個釣位出言不遜甚至大打出手的,急功近利粗暴錨魚的,終於見到一個能夠留大放小的釣魚人,卻把不要的小魚丟在岸上活活乾死。這些現象在全國各地都曾普遍存在著,歸根結底還是觀念的問題。凡事終歸需要講究個規矩,既有所能,就必有所不能,無需為一點虛榮小利不停的刷新垂釣的底線。






禁漁令的出台實施預示著問題已經到了極為嚴峻不得不強制干涉的地步,同時隨著參與釣魚人數的日益增長,種種垂釣中的陋習給自然資源環境帶來的破壞已然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很難再說這些對自然環境資源的影響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禁漁令的實施表面上看是針對過度生產性捕撈的補救措施,對電魚、藥魚這種不擇手段捕撈的嚴厲打擊,但同時也給廣大釣魚愛好者敲響了警鐘,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毫無節制的掠奪索取只會加速資源的枯竭,造成人人無魚可釣的境地。時代在發展,釣魚人的傳統觀念也應作出改變,既然釣魚不再是為了果腹,還希望能夠留大放小適度索取,才能讓釣魚這項運動良好的發展下去。

。。。。。。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布研究論文,宣告曾在地球上生存了一億五千萬年的白鱘已經滅絕,這個自中生代白堊紀就存在的遠古魚類,逃過了毀天滅地的自然災難,逃過了物種大滅絕事件,命運最終被定格在了人類「主宰」地球的當下。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面對長江禁漁令的實施絕大多數的人拍手稱快表示支持,由此可見人們的環保意思在增強,相信明天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會越來越美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