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為何他從未「成長」卻依然打動我們?

羊城晚報娛塘 發佈 2020-01-05T01:26:39+00:00

對於思想邏輯均顯得過分簡單的《葉問》系列,很多人都發乎自然地喜愛,即使他們表面羞於承認。但這已經證明,這份簡單實際上並不「簡單」。相對前三部,《葉問4》其實既無驚喜亦無突破。

對於思想邏輯均顯得過分簡單的《葉問》系列,很多人都發乎自然地喜愛,即使他們表面羞於承認。但這已經證明,這份簡單實際上並不「簡單」。

相對前三部,《葉問4》其實既無驚喜亦無突破。但這已足夠,畢竟2008年《葉問》首次問世的時候之所以能拿下當時幾近「票房奇蹟」的7531多萬元,靠的就是同樣的「以弱勝強」套路。

既然葉問生活的年代正好碰上中國近代史上本民族最受壓迫的時期,那葉偉信和他的編劇們便索性把能想到的所有最悲慘和最悲憤之事統統放到他的面前,造成「葉問每到之處均有壓迫和不公」的戲劇性場面。

這一集也是如此,既然國門內的葉問已經打遍中外無敵手,那劇情就讓他走出國門,去美國唐人街感受一把上世紀中葉美國種族主義者的囂張。生怕觀眾覺得對手不夠強,這一集還直接把終極大Boss設置成了美國影視作品中最常出現的「美國力量」代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高級軍官。自在上一集打敗泰森之後,觀眾曾一度發出疑問:葉問接下來還有誰可打?如今終於揭開謎底。

假使只是「以弱勝強」,那《葉問》系列不會給人如此強烈的「爽」感。實際上,每一集的劇情,主人公葉問均會走過一個幾乎一模一樣的心路歷程:我忍——我再忍——忍無可忍則無需再忍。這個心路歷程實際上跟中華民族的近代史走向有一定的相合之處。

因此,前面葉問「忍」得有多辛苦多憋屈,到最後真正翻盤時觀眾就會感覺有多熱血澎湃酣暢淋漓。「我要打十個!」這句11年前《葉問》中的台詞為何那麼多人記到現在?不在「一打十」本身有多厲害,而是在劇情的充分鋪墊下,葉問在那一刻的「無需再忍」成功激發出了國人心中深藏的那份民族情感。

在《葉問》系列成功之後,曾有人指出葉問便是中國的「超級英雄」。這麼說其實也不算錯,雖然目前《葉問》系列已經終結,但劇情已經顯出在傳記體系之外的「發揮」。若真如片方博納所說,在《葉問》之後繼續開發《李小龍》系列,那所謂「詠春宇宙」甚至「中國功夫宇宙」的到來也不是不可期待。

只不過,從人物塑造方向而言,中國人葉問終究跟西方的「超級英雄」存在不小差別。後者的套路通常是:一個原本多少有點心理問題的「問題小子」,在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拯救世界的使命後,逐漸完善自我,發現人生真諦。

而葉問在第一部就是個顯得有些「過度成熟」的年輕人,他克己復禮,尊重妻子,理解弱者,而且對生活有一種近乎天然的知足心態——若非外界環境屢屢逼人太甚,或者他這輩子習武也不過就是為了強身健體。

為何一個沒有「成長」的角色卻能如此打動觀眾?終究還是因為葉問的世界實在太接近中國人的情感審美。葉問這個角色本身,實際上也是很多中國式丈夫和中國式父親的「完美版」。他們通常話少,不懂得表達情感,對妻子的埋怨和現實的殘酷都會第一反應採取「忍讓」態度,但關鍵時刻又能挺身而出,成為一個家庭安全感的來源。

這也是為什麼對這個系列,老外普遍看功夫,只有中國觀眾能津津樂道於那些家庭戲的細節,或為葉問某句聽來很普通的台詞啞然失笑。對於他在想什麼,葉問不用多說,我們已然」心照「。

因此,不管算不算「中國式超級英雄」,《葉問》系列的成功首先都是因為它對現階段人們所能想像的中國傳統男性形象的最完美復刻。它能在此處終結也算是一種值得讚賞的「葉問式克制」,很難想像葉問還再要經歷多一次從「忍」到「不忍」的輪迴,更難接受他最終變成一個空洞的中華傳統武術代言人。

編輯:劉虹

本塘原創,抄襲必究,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