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麼立無字碑?看看她死後十年發生了什麼就明白了

島主歷史觀 發佈 2020-01-05T01:45:12+00:00

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梁山上的乾陵,是中國古代唯一的一座二帝合葬墓,裡面至今安睡著唐高宗李治以及一代女皇武則天。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梁山上的乾陵,是中國古代唯一的一座二帝合葬墓,裡面至今安睡著唐高宗李治以及一代女皇武則天。


乾陵前面並立著兩塊巨大石碑,西側的一塊是李治的述聖碑,上面刻有武則天親自為丈夫撰寫的5000字歌功頌德碑文,而東側的一塊則是武則天的無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隻字片語而得名。


帝王駕崩後立碑刻傳乃是慣例,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的墓前為什麼偏偏是一塊無字碑呢?


對於這個問題,民間有三種不同說法,筆者簡述如下。

說法一:武則天認為自己功勞太大,一塊碑文遠不能承載其豐功偉績。


從顯慶五年(660年)武則天代高宗執政算起,至神龍元年(705)中宗復位時為止,武則天實際統治王朝長達45年之久,其中正式掌權23年,女皇歲月15年。


由於武則天善於治國,知人善用,整頓田制,獎勵農桑,興修水利,輕徭薄賦,所以在她執政期間,國家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文化復興,軍事強大,有「貞觀遺風」的美譽,更為之後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誠然,作為一代女皇,武則天的能力與歷史功績不容置疑,她的威名不但蓋過了丈夫,也蓋過了諸多子孫後代,是盛開在大唐盛世里的一朵榮耀之花。

說法二:武則天認為自己罪孽太深,無顏撰寫碑文。


武則天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有人稱讚她的千古功績,也有人詬病她的行事人品。


武則天的最大「罪責」無疑就是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唐代著名文學家駱賓王更是在《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一文中揭露了武則天的累累罪行,認為她妖媚惑主,牝雞司晨,是最十惡不赦的千古罪人。


不可否認的是,武則天執政期間為了鞏固統治,確實重用酷吏、培植黨羽,還殺害了很多反對她的李唐宗室以及朝中重臣。另外,武則天晚年驕奢淫逸,寵幸男寵,也成為後人詬病她的主要罪證。

說法三:千秋功罪,任由後人評說。


這也是最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該說法認為,武則天是一個非常坦然睿智的女皇帝,她既不想吹噓自己的功績,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罪責,她不想用碑文樹立自己的形象、左右後人的判斷,她只想任由「千秋功罪後人評」。

以上三種說法乍看之下都非常有道理,但細究起來卻又都不合邏輯。


以上三種說法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有碑無文」似乎是武則天自己的意思。但是,這明顯與史實不符,因為帝王的碑文向來是繼任者負責安排撰寫的,不會出現帝王本人死前下詔要求如何撰寫碑文的情況。筆者認為,武則天自己授意不刻碑文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即便是帝王,也沒有這個先例和權利。


那麼,武則天無字碑誕生的原因又到底是什麼呢?筆者簡要分析如下,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不當,歡迎批評指正。


武則天駕崩前後,是唐朝歷史上最混亂的一段時期。


先是宰相張柬之等發動了神龍政變,改周回唐,擁立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復辟,韋皇后隨之登上歷史舞台,大有效仿婆婆武則天之勢。


然後,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又聯手武則天的孫子李隆基發動了唐隆政變,殺了韋皇后、安樂公主以及上官婉兒,消滅了韋氏集團。唐隆政變的結果是,武則天的另一個兒子李旦復闢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權勢更加強大。


接著,唐睿宗李旦退位,太子李隆基登基,是為唐玄宗。但混亂仍沒有結束,李隆基當上皇帝後又發動了一次政變,除掉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就此,此起彼伏的「唐朝政變時代」才算告一段落,而此時武則天已經駕崩了將近十年,根本沒有閒暇考慮撰寫碑文之事。更重要的是,武則天由於身份特殊,所以她死後的封號一直在變,一直沒有定下來,直到五十多年後的唐玄宗天寶年間,武則天的名號才正式被確定下來,叫做「則天順聖皇后」。

到底是皇帝還是皇后?連名號都沒確定,自然是無法撰寫碑文的,這是其一。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武則天死後,她的繼任皇帝是唐中宗李顯,李顯雖然是武則天的親兒子,但二人的母子感情並不好。


李顯記恨武則天的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武則天曾將李顯由皇帝廢為廬陵王;第二,武則天改唐為周,篡奪李家江山;第三,武則天濫殺李唐皇室子孫,這其中還包括了李顯的兒子李重潤和女兒永泰公主。


一方面武則天是李顯的母親,李顯如果在碑文中痛斥武則天的罪行,這有悖於孝道。另一方面,武則天也是李顯的仇人,李顯如果在碑文中歌頌武則天的功績,又有悖於本意。所以,李顯乾脆不給武則天撰寫碑文,給她留下一座無字碑。


後來的唐睿宗李旦和唐玄宗李隆基的情況與李顯也大致相同,他們作為李治與武則天的共同後代,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評說這段是非。而且,到了武則天的名號終於確定之時,她已經駕崩了半個世紀,孫子李隆基也實在沒有那個孝心,也沒有那個必要去補寫碑文了。


綜上,關於武則天無字碑的誕生,筆者認為民間廣為流傳的三種說法均不可信,而是有更加深層的歷史背景和歷史原因。真相往往就是如此,既不浪漫,也不傳奇,而是寒徹入骨,令人唏噓。


武則天無字碑,看似無字,實則處處是隱筆,處處是文章,寫盡了世態炎涼,寫盡了人間冷暖,寫盡了權謀爭鬥,一幕幕,一樁樁,都是歷史的印記。


參考資料:《舊唐書》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