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春、夏、秋、冬,不得不服的古人造字智慧

國學堂之說文解字 發佈 2020-01-05T01:46:58+00:00

春,漢語常用字,讀作chūn,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後延伸至以「春」作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說文解字》認為「春,推也」,也即有「春陽撫照,萬物滋榮」之意,故又可延伸至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等意。


春,漢語常用字,讀作chūn,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後延伸至以「春」作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

《說文解字》認為「春,推也」,也即有「春陽撫照,萬物滋榮」之意,故又可延伸至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等意。

甲骨文(林,林野)(日,太陽)(屯,像一顆種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表示經過了萬物凋零的冬季,陽光回歸,大地升溫,地里的種子甦醒破殼,紮根生長,廣闊林野,遍布新綠。

古人根據四季的特徵與節奏,總結出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的養生之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甲骨文字形從日、從頁。「頁」本是人首,故可指人。人頭上有日,表示天氣炎熱。

夏,象形字。關於「夏」的字源,主要有兩種觀點。

其一,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一個人的象形:頭、發、眼、身軀、兩臂、腿腳一應俱全,且雙手擺開呈現出一種強而有力的架勢。金文中的「夏」字較其甲骨文字形大大地複雜化:人的頭和身軀變成繁體的「頁」字形結構;其左右兩邊的兩個呈鋸齒狀結構的部分,是手的象形;其下是腳趾朝向左邊的兩隻腳的象形,也就是「止」。小篆中的「夏」字由其金文字形發展而來,只是「腳」只剩下了一隻,整個字的結構看起來也更為明朗。約在隸書階段的後期,「夏」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簡化:上面繁體的「頁」被寫成了隸書「夏」字所示的形狀,兩邊的「手」被省略掉了,下面的「腳」變成了「夂」。由此演變為楷書中的「夏」字。在字義上,「夏」字的本義為「雄武的中國人」(這裡的「中國」特指「中原一帶」)。

其二,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體較為複雜。金文中的「夏」字實際上就是「人」形:上為「頭」,中間為「軀幹」,兩側為「手」,其下為「足」。小篆中的「夏」字也是「人」形,但已經發生了偽變,人的身軀部分沒有了,只是一隻大腳還在。楷書中的「夏」字從小篆演變而來,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義上,「夏」字的本義是「人」——「中國之人」(這裡的「中國」指黃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後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秋在甲骨文中寫作圖1,有的甲骨文的秋字,在下面加了一把「火」(圖2)。有人認為甲骨文的「秋」像一隻蟋蟀,在中國的北方,蟋蟀一般在八月成蟲,九月份十分活躍,算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蟲,而且「秋」字的讀音也與蟋蟀的鳴叫聲很相似,因此古人把蟋蟀鳴叫的季節叫做「秋」。

從火,表示秋季收割後要燒荒以備播種。也有人認為,它像一隻蝗蟲,蝗蟲也是經常活動於秋季的昆蟲。在中國的歷史上,蝗災是收穫前常常遇到的天然農業災害。蝗蟲有趨光性,所以每當蝗災來臨時農民們就燃起大火,讓蝗蟲自往投撲光亮而死,因此古文「秋」從火。由此可見,其造字本義應該是用火焚地以殺滅害蟲。蝗蟲活動於秋季,因此人們用蝗蟲的形象代指秋季。

從上面的甲骨文字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冬」字像一段絲或一段繩子的兩頭都打上了結(兩頭的兩個圓圈),表示「結束」,也就是「終結」的意思。但表示「結束」的這個意義上的「冬」義很早就不用了,而是把它借來表示「冬天」的「冬」,而要表示它本義「終結」、「結束」的意思時,後人就在「冬」字的左側加了一個「糸」旁,造出一個「終」字來表示。

至此,「冬」、「終」二字就有了明確的分工,也就各自表示其不同的含義了。從上列金文字形來看,它的字體結構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像是用個東西把「日」(太陽)包了起來,表示不太溫暖了,言外之意就是到了冬天了。到小篆時它的形體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但把金文形體中的「日」字去掉,而且還在其下半部加了個「仌(冰)」字,如此則更加加重了冬天寒冷的意思。到了這時,「冬」字原本表示「結束」、「終結」的形狀就完全變成了一個寒意襲人的「冬天」的「冬」字了。在漢字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這種古今異字的現象,文字學上稱之為古今字。「冬」與「終」就是這種關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