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蜀國擁有關羽、諸葛亮等一流人才卻無法統一天下呢?

希望星晨58298869 發佈 2020-01-05T01:49:36+00:00

《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意圖很明顯,而諸葛亮與關公被羅貫中同學著力描繪成了神 人。題主才提出此問題。一.先說諸葛亮 。1.諸葛亮品格高潔,折服眾人。在造訪茅廬時:至中門,只見門上大書一聯云: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意圖很明顯,而諸葛亮與關公被羅貫中同學著力描繪成了神 人。題主才提出此問題。


一.先說諸葛亮 。

1.諸葛亮品格高潔,折服眾人。在造訪茅廬時:

至中門,只見門上大書一聯云: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人物沒有出場,作者就告訴我們,諸葛亮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的人,為了自己的志向嚴於律己,又心境安寧清靜,時刻惦記著遠大的目標。此聯不僅揭示了諸葛亮的高尚德操,也精鍊概括出諸葛亮了所追求的境界。我們與劉備一起未見其人,而先觀其行,這樣不慕虛榮,樸素嚴謹,胸懷大志,嚴於律己的人誰不尊敬呢?綜 諸葛亮的一生 ,他身體力行了自己的「明志」與「致遠」。他的人格魅力在沒有出場前已經感染了讀者,讓人對諸葛亮有極大的好感。


2.諸葛亮知識豐富,能言善變,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為聯吳抗曹,諸葛亮赴吳會群儒 與孫權麾下張昭、顧雍等一般文武二十多人進行了唇槍舌劍的交鋒。他以其出眾的智慧,旁徵博引,恰到好處地征服了東吳的元老重臣。其文人風範,武人膽略令人汗顏,叫人五體投地。

不說他在戰場上的表現了,上面兩個場景就襯托出了他高大上的形象,讓人們覺得他是神,無懈可擊,對他抱有很高的希望。


3.諸葛亮在三國後期一心專注於北定中原,攘除奸凶,恢復漢室。常年發動戰事,致使益州疲弊,國庫空虛,尤其是他忽視了後備幹部的培養與教育。儘管自己協助劉備開疆拓土 ,建立了蜀漢帝國,但在魏軍後起之秀鄧艾和鍾會攻擊下,自己精心建立的興復漢室的蜀漢帝國即刻落花流水。

如此品格高尚、智能卓越的政治家,為蜀漢培養的接班人中,除魏國過來的姜維能獨當一面,其它人都乏善可陳,由於事必躬親,後輩都失去了培養和鍛鍊的機會,造成「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結局,令人哀傷。

諸葛亮有迂腐的一面,從來沒有自立之心,「兩朝開濟老臣心」是留下了,美名是留下了。但,自己安漢興劉的終身理想並沒有實現。在阿斗「扶不起」時,他自己不能當機立斷自立為王再伐中原,他的遺憾是自己造成。


二.再說關羽。

1.其政治水平低!不能執行諸葛亮之「東聯孫權,北拒曹操」的戰略決策。令人惋惜,甚至憤恨!

2.作為武將,他的綜合能力比魏延低!希望題主翻翻三國志,不要被演義欺騙了,他無經天緯地之才,更談不上為統一天下作貢獻了!

3.關公性格孤高自傲,目空一切,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根本不能寄希望他有很大的作為。


而曹操與孫權都是強勁的對手,這在隆中對已經可以看到的出來。

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 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 不可圖也。

蜀國擁有關羽、諸葛亮等人才卻無法統一天下就能理解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