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電影遇到下雨,延誤兩個星期卻要導演自掏腰包,這什麼情況?

ld講故事 發佈 2020-01-05T02:11:26+00:00

很多人看電影,喜歡選擇那些大片,因為大片的特效好,看起來很刺激,場面也很震撼。美國好萊塢的科幻和動作片雖然情節簡單,但是因為特效好,所以受眾人群很多。相反低成本製作的印度電影,雖然情節豐富,還接地氣,但是願意付費去看的人比較少。

很多人看電影,喜歡選擇那些大片,因為大片的特效好,看起來很刺激,場面也很震撼。

美國好萊塢的科幻和動作片雖然情節簡單,但是因為特效好,所以受眾人群很多。相反低成本製作的印度電影,雖然情節豐富,還接地氣,但是願意付費去看的人比較少。

以致於一度很多製片人和導演都迷信,大成本才能製作好電影。有錢當然是好辦事,能請當紅明星,能用更好的設備道具。但有錢不一定就能拍出好電影。

近些年很多年輕的導演走的是低成本、內容性強的道路,利用生活中的題材,反而拍出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而高成本投入的影片,反而遭遇滑鐵盧,沒想到吧?

大雨延誤

吳宇森導演大家都很熟悉,80年代的《英雄本色》和《縱橫四海》就是由他執導,後來在好萊塢也導演了《碟中諜2》等電影,是華人電影圈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之一。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故事,是吳宇森遭遇的一次失敗,這次失敗就是典型的大投入,最後血本無歸。

2000年的時候,美國的米高梅公司邀請吳宇森,去好萊塢拍攝戰爭大片《風語者》。這部電影的背景是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戰爭,男主角是當年紅星尼古拉斯凱奇。整個片場光工作人員就有兩三千人,拍戲用的坦克是二戰留下來的真傢伙。發布會是在白宮開的,總統布希還跑去站台,這個影響力可想而知。

一般情況下,有名人背書,又有資金支持,這個電影想拍得差都難,但是偏偏吳宇森運氣就不太好。

電影剛開拍,夏威夷開始下暴雨,原計劃要拍的大場面戰爭戲只能停工。這雨還下了兩個星期,製片人很著急,打電話給吳宇森,說拍戲天氣不好是導演的事,責任不在我們,無論如何,得想辦法把這兩星期的進度給趕上。吳宇森也很鬱悶,這天要下雨要怪我咯?我能怎麼辦?

可製片人管不了那麼多,直接給吳宇森兩個選擇:要麼把這兩個星期的戲刪掉,後期剪輯再想辦法;要麼從後面的劇本刪掉兩周的戲份。總之,就是要在計劃內拍完這部電影,時間和預算都不能超。

看到這,你一定覺得很難理解,電影可是藝術創作,又不是工廠的流水線。一部電影要花多少心血,就因為趕進度就隨便刪除劇本,這是製片人做的事嗎?

站在吳宇森導演的角度,這樣看確實不公平。可你要是站在製片方的立場,你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

自掏腰包

製片人要算總成本,《風語者》的劇組有兩三千人,這麼多人的吃飯和工資,還有各種場地、服裝、道具、器材的費用,雜七雜八加起來,一天估計要花銷40萬美金,很吃驚吧?劇組因為暴雨停工的兩周,花出去多達5000萬人民幣,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

還有其他經濟損失,主角的尼古拉斯凱奇,一部電影的片酬是2000萬美金,而且片約是一部接著一部。如果《風語者》拖延太久,耽誤了他的檔期,這個損失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到期他直接去下個劇組,把其他人晾在這裡,你又能怎麼辦?

而且,像《風語者》這樣的大片,後續是跟著一整套宣傳、發行、院線上映的流程,如果電影沒有按時拍完,後面的節奏都會被打亂。《風語者》的製作成本是1.2億美金,宣傳費用接近5000萬美金,一部分已經在電影開拍前投出去了,預訂很多廣告位。要是計劃有變,這些可都是無形的損失。

這筆帳算下來,我們多少可以理解製片人的處境。畢竟 ,在高度工業化的環境裡,拍電影靠的不是一個人的才華,而是一個人員龐大、分工細緻又高度合作的網絡體系。

這個體系,其實對於導演來說,是非常無奈的,這就要求事先這一切都要計劃好,不能有變。突發奇想的事情,是不能出現在這個過程的,要不然,對於整個體系,就是一場災難。

拿《風語者》來舉例,製片人要求,下雨耽誤的戲份乾脆別拍了。吳宇森是堅決不同意,理由很簡單,憑空刪掉兩個星期的戲,情節肯定不連貫。這對導演來說,不就是砸自己招牌。

沒辦法,雙方進入扯皮環節,談判、吵架、商量之後,製片人讓步,完工之後,可以補拍刪掉的戲份。不過,這部分要導演自己掏錢。為電影公司老闆幹活,因為下雨,要自己掏錢補損失,這是什麼道理?但這已經是電影公司最大的讓步了。

這裡面還有一個原因,米高梅公司當時已經兩年虧順,正處在崩盤邊緣。他們把最後的希望,全部放在《風語者》的票房上,盼著這部影片來翻身,所以才答應吳宇森的要求。

體系限制

確定之後,吳宇森開始自己的行動,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補拍的戲份和補做的特效都完成了,全部都是自掏腰包。當然,花費是很可觀的,一天的費用將近100萬美元。據說這部電影之後,吳宇森的個人帳戶差不多清零了。

可是,苦心拍攝卻沒有換來好結果。《風語者》原定的上映日期是2001年6月,這個時候是北美市場最火爆的檔期——暑假檔,如果能殺入暑假檔並且站穩腳跟,這個票房就有可能達到預期。

然而,因為補拍戲份導致延期,《風語者》來不及在暑假檔上映,只能拖到11月。結果,那年的9月份又發生「911」事件,整個美國都陷入悲痛,誰還有心思看這種二戰題材的電影?於是只能繼續推遲。

就這樣三次五次的推遲檔期,總成本高達1.7億美金的《風語者》在第二年上映,結果全球的票房總數才7700萬,虧得血本無歸。幾年後米高梅公司破產,吳宇森黯然離開。

這個故事的結局並不完美,大投入的製作,最後卻是黯淡收場。其實,思考下故事的背後,有一個問題:內容產業如何工業化?

工業化不僅是對產品進行大量複製,更是形成一個大規模協作的社會系統和產業共識,這是工業化的本質。

工業化體系的模樣,是每一個要素都有明確的邊界和接口、穩定的交付質量、可預期的交付時間,大規模協作,才有可能讓產業才能通過大量的協作爆發出來。美國電影業之所以超越電影的故鄉歐洲,就是因為這一點。

做到這一點很難,難就難在,每一個要素,哪怕是藝術家也要無條件地接受約束,壓制自由創作的衝動,把自己嵌入整個體系,當作一個精準的零件。

所以,工業化,本質上是人類合作的擴展,但同時也是個性的自我約束。在工業社會,靠譜比能幹更重要。當然,做成一件事除了協作體系之外,個人運氣也是很重要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