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戰國變革道路,魏國成第一霸主,韓國失敗先滅亡,秦國最成功

珂夢歷史人文 發佈 2020-01-05T02:23:17+00:00

導語:淺析戰國七雄都經歷哪些變革道路,李悝和吳起變法使魏國成為戰國時期第一霸主,韓國術治變法是失敗的,使得韓國最先滅亡,燕國固守王道,樂毅變法改變落後狀態,秦國商鞅變法最徹底、最成功春秋戰國,諸侯爭霸,戰爭迭起,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個亂世,在這個亂世當中是豪傑並起,諸侯林立的,大

導語:淺析戰國七雄都經歷哪些變革道路,李悝和吳起變法使魏國成為戰國時期第一霸主,韓國術治變法是失敗的,使得韓國最先滅亡,燕國固守王道,樂毅變法改變落後狀態,秦國商鞅變法最徹底、最成功

春秋戰國,諸侯爭霸,戰爭迭起,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個亂世,在這個亂世當中是豪傑並起,諸侯林立的,大家都在為統一的事業做著自己的努力,而在那樣的一個時代里,稍有不慎就可能萬劫不復。

為了生存和發展,許多的國家都走上了變革的道路,在發展的進程當中,不斷的去改善自己的統治政策並以此作為國家發展的根基,作為國家進行諸侯爭霸的底氣。在戰國時代,實際上是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當中變革次數最多、最複雜、最多樣的。

在那樣的一個時代,幾乎每一個諸侯王都曾經在制度或者發展方面做出過改善,而我們今天就要來重點看一下這些國家都經歷過哪些的變革道路?它們又在這些變革當中取得了哪些成就?而這些成就有突出的表現在了哪些方面?

魏國通過李悝、吳起變法成為戰國第一個霸主

首先是魏國,魏國是戰國時代第一個做出改變的國家,也是戰國時代第一個進行變法的國家,同時它的變法還是非常先進的。魏國的變法實際上可以分成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經濟和行政上的李悝變法,另一個則是以經濟和行政為基礎的軍事變法。而魏國也是靠著這兩個變法才成為了戰國初期最為強大的國家,才能夠在剛剛立國的時候就開疆拓土。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兩次變法,那麼魏國絕對不會在歷史發展進程當中熠熠生輝。

李悝變法明確了法的地位,使得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它在行政和經濟方面的李悝變法。李悝變法有三個比較突出的特點,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確立了法的重要性。李悝作為當時法家的著名人物,他是繼承了法家的主流學說的,對於法他有著自己的見解,而當時的法家確實極力的主張社會發展要規範在法令的條件之下,同時君主也要通過法令來治理整個國家,所以李悝明確了法在魏國的地位,確立了法令在魏國的執行標準,讓魏國的民眾都有一個明確所遵守的規則和制度,極大程度上為社會的穩定發展做出了貢獻。

第二個是他在行政方面的改善,最開始魏國和其他的諸侯國一樣,是有貴族存在的,而貴族在魏國同樣掌控巨大的權力,而在李悝變法當中隔絕了一部分貴族的部分權力,讓貴族能夠屈居在君主的支配之下,這種做法可以說是拉近了貴族和平民之間的距離,讓社會的階層差距不再像之前那麼嚴重,進一步的保證了社會的穩定發展。

同時,他將貴族的一些經濟發展方式和財富共享給了平民,這種措施可以說讓平民們有了致富的道路,讓他們有了發展自己的方式方法,所以魏國的經濟發展在那個時間段是突飛猛進的。魏國的好幾座城池在當時世界城市的排名當中都是位居前列的,後來它的都城大梁更可以說是當時的國際大都市,是許多的學子們不得不遊歷的地方。

第三個是他在軍民方面的改革,他將有軍隊駐紮的邊界地區的農民減少了賦稅和徭役,並且規定在戰爭發生的時候,他們的土地或者說他們應該繳納的賦稅,都直接的供應軍隊的補給。這就給軍隊作戰的後援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也就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戰爭的勝利機率。通過在這幾個方面的改革,李悝變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讓魏國有了征戰中原的資本和底氣。

吳起軍事變法打造魏武卒

而在李悝打下的基礎之上,魏文侯又任用吳起進行了軍事變法,以魏國強大的經濟發展作為支撐,吳起開始了在軍事上的大刀闊斧的改革,他以極大的獎勵程度作為激勵,為魏國訓練出了一隻幾乎百戰百勝的軍隊,這隻名為魏武卒的部隊在吳起的帶領之下攻城略地,為魏國拓寬了疆域領土,也讓魏國在後來的發展當中有了土地方面的保障。

其實這兩方面的變化和改良是魏國能夠屹立戰國時代而不倒的根基。魏國之所以能夠在後世再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之下依舊以大國自居,依舊是秦國不可忽視的敵人,就是因為這兩次變法夯實的根基。如果魏國能夠在這兩次變法之上再次的改良自己,不那麼坐吃山空的話,或許最後的霸主將會是魏國。

申不害術治變法將韓國引向陰謀權術之路

再一個是韓國,韓國的命運就不像魏國那麼的順利了,它的變法可以說是失敗的象徵,其成功地將韓國從忠勇正直的道路上轉變到了崇尚陰謀權術的道路上。但即使如此,韓國的變革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至少在韓昭侯申不害期間,韓國也曾經以勁韓之勢威脅中原,也曾經崛起過。

但申不害所採用的那種術治變法卻是極其脆弱的,因為術治變法對君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將自己的法屈居在君主之下,真正的將法變成了君主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君主的輔助程序。

因此,君主對於法令的隨意控制,讓人們對於君主的阿諛奉承越來越嚴重,就讓人們越來越崇尚於揣摩君主的心思,自然而然的朝堂上任用的都是符合君王心思的人,但是這些人雖然在陰謀權術上面有著一些成就,但並非都是能夠為國家發展而做出自己貢獻的人,他們當中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前途而謀取利益的人,所以韓國才漸漸的衰敗了下去。

韓昭侯和申不害去世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夠壓制住這些靠陰謀權術而上位的人,所以韓國也就漸漸地籠罩在了術治變法的恐懼之下,並且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無法自拔,最終這個國家成為了第一個滅亡的諸侯大國,可以說是不亦悲哉!

齊國吏治變法雖然生不逢時,也取得較好效果

第三個是齊國,齊國走上的是一條吏治變法的道路,所謂的吏治變法其實與孟子當時主張的王道沒有什麼根本上的區別,都是一種以人民作為根基的變法方式。這種方式其實是非常先進,並且能夠長久進行的。

可是最讓人遺憾的是齊國選擇錯了時間,因為戰國時代實際上是一個天下共爭的時代,在那個時代里,人們需要的是時間段見效快的變法或者變革,所有的國家都在爭分奪秒。一個變法如果要經歷無數代君主的支撐才能夠漸漸地顯露效果的話,那顯然是不適合那個時代發展的,而吏治變法無疑就是一個這樣的變法。

它是從基層做起,作用於人民群眾的一種變革形式,也就是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發展當中循序漸進地進行改良,最終創造一種民心所向、安居樂業的發展形勢,這樣的變革適用於和平年代,像是大漢王朝、大唐王朝那樣的時代,所以齊國其實是一個選擇錯道路的國家。

即使如此,齊國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就像《鄒忌諷齊王納諫》當中所敘述的那樣,進行了吏治變法的齊國,最終能夠使燕趙韓魏皆朝於齊,也是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的。所以這個變法也算是體現了其本身的一些意義和價值,也為齊國牟取的一些比較實際的利益,但是如果齊國能夠將吏治變法和法制變法進行結合的話,相信效果會顯露的更加明顯,而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極大地縮短。

同時齊國本身就是戰國七雄當中比較發達的國家,它又有著位居東海之濱的天然經濟發展優勢。如果它能夠在選擇道路的時候更加的謹慎一些,這個國家也未必不能夠與秦國一較高下,畢竟它曾經是能夠與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大國,所以這個國家的發展歷史也是比較讓人遺憾的。

燕國在固守王道之下,進行樂毅改革,改變落後狀態

再一個是燕國,很多人認為燕國的發展歷史是非常的頑固,並且可以稱得上是冥頑不靈的,但是實際上,燕國在發展進程當中也進行過變革,只不過這樣的變革最終還是臣服在了一直以來所實行的王道政策之下的,那就是在燕昭王時期進行的燕昭王樂毅變法,經過這次變法之後,燕國改善了自己長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甚至能夠與東方大國齊國一較高下。

並且在樂毅的帶領之下,占領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也攻打了齊國的都城臨淄,讓當時的齊王不得不出逃,可以說在那場戰爭當中,燕國是最大的勝利者。如果它能夠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未必不能提前滅亡齊國。

可是燕國一直以來所奉行的是一種王道的政策,也就是極力反抗通過壓迫性的戰爭來致使國家臣服,它所希望的是做一個像周天子那樣的太平天子,而不是一個像秦始皇那樣的鐵血君王,所以在最後的時候,燕昭王還是萌生了那種做太平天子的衝動,導致後來燕惠王繼承了他的「志向」,在黃金台更換了將領,導致燕國之前的伐齊功虧一簣。

但即使如此,燕國也在那次的戰爭當中,攬獲了齊國絕大部分的糧草和經濟資源,甚至占領了一部分的土地,所以雖然最終的伐齊是失敗了,但是燕國也是獲得了一些巨大的實際利益的。

秦國變法最徹底、最完美、效果最好

最後一個我們要說秦國,秦國可以說是那場諸侯爭霸當中最終的勝利者,它消滅了山東六國一統天下,之後書同文,車同軌,同時又創造了帝國制度,成為了封建社會的開創者,也成為了華夏歷史的正統起源。這個王朝所要創立的一些制度和法令,為華夏文明所帶來的實際價值就不需要我們再多說了,而他的變革同樣也是整個戰國時代最為完美,也最為徹底的。

實際上在變法之前,秦國是七大諸侯國當中最為弱小的國家,它的發展實力甚至比不上燕國和韓國,而在秦孝公進行了商鞅變法之後,這樣的境地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秦國迅速的崛起,一躍成為戰國時的最為發達的國家。所以說秦國的強盛與商鞅的變法是脫不開關係的,而商鞅所實行的是一種類似於李悝的法治變法,但是他的變法卻比李悝變法更加的徹底和完善。

此外,還有楚國的吳起變法、趙國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這兩個變法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變法,楚國吳起變法曇花一現,楚國並沒得到多少益處。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更多的是側重於軍事上的變革,使得趙國在戰國後期是唯一能與秦國對抗的國家,但是軍事實力過早暴露,缺少強大的經濟力量為後盾,使得秦國將目光投向了趙國,最終趙國滅亡。

綜述

筆者認為,秦國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確立了法在秦國的地位,並且明確了法凌駕於君主之上的特點,他讓秦國的內政發展成為了一種固有的模式,讓秦國後來哪怕是遇到了秦莊襄王、秦孝文王這樣的平庸的君主,依舊能夠保持高速的進步。

在李悝變法當中,它只是改善了貴族和平民之間的關係,可是商鞅變法卻直接幾乎革除了貴族對君主手中權力發展的影響,極大提高了平民之間的地位。同時,他又採取獎勵軍功的措施來激勵部隊的發展,讓秦國的軍隊成為了戰力強大的「虎狼」之師。

而在經濟發展方面,其也是獨具一格的,雖然說商鞅採取的是一種重農抑商的發展政策,可以說是順應了古代歷史的發展潮流,極大的發揮了秦國八百里渭水平川的自然優勢,但是在商業的發展上,他也並不是只採取極力壓迫制度的,對於一些商業方面的發展是採取支持的態度的。

因此,秦國的發展其實有一個非常良好的循環,在這樣良性的經濟發展循環當中,就無形的為國家的政治和軍事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這就是為什麼秦國哪怕經歷過戰爭的失敗依舊能夠發動滅國之戰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在滅楚的戰爭當中損失了所有的重型裝備以及十幾萬軍力的境況之下,依舊能夠不經歷任何喘息的機會就發動更大程度上的滅國之戰的原因。

所以商鞅的變法可以說是為秦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秦孝公和商鞅,就沒有後來的大秦帝國。

討論

筆者認為,無論這個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都無一例外的為國家謀取的利益,像李悝變法、商鞅變法這樣成功的變法自然不需要多說,而就是像申不害變法或是樂毅法這樣不成功的變法,也同樣為這些國家謀取了很多的實際利益。

所以這就告訴我們,在歷史的發展進程當中是絕對不可以墨守成規的,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是要以創新為最原始的動力的,沒有在制度和經濟上的改良和創新,也就沒有戰國時代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發展,更加沒有後來的秦並天下,沒有後來封建時代的創立,也就沒有我們現在如此具有底蘊的華夏歷史。

參考文獻:《左傳》、《過秦論》、《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