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律能力差,家長每天花一毛錢,一年培養32個好習慣

樂媽談育兒 發佈 2020-01-05T02:35:40+00:00

在一個學校的門口,一位小男孩對滿頭白髮的奶奶大聲怒吼:「你傻呀!送我上學都不帶書包,還不快回家給我拿來!」,奶奶笑臉相迎,將她手裡的雨傘和早餐交給了孫子後,便連忙冒雨跑回了家。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作為孩子的祖輩,大家都無比疼愛著自己的孫子(女)。

在一個學校的門口,一位小男孩對滿頭白髮的奶奶大聲怒吼:「你傻呀!送我上學都不帶書包,還不快回家給我拿來!」,奶奶笑臉相迎,將她手裡的雨傘和早餐交給了孫子後,便連忙冒雨跑回了家。

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作為孩子的祖輩,大家都無比疼愛著自己的孫子(女)。在生活中,像案例中「甘為孺子牛」的奶奶也是大有人在。然而,我們作為孩子的家長,到底該孩子怎麼的愛呢?要知道,當一個孩子想案例中的男孩時,在孩子的心裡,奶奶早已不再是奶奶,也許只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保姆。

在這個案例中,小男孩缺乏自律和基本的自理能力,而且還不懂得感恩和孝敬長輩,甚至基本的尊重都沒有。當孩子小的時候,表現出一些不合理行為時,家長若不及時管教,甚至還在不經意間去鼓勵他,讓他的這些不良行為滋長和蔓延。等孩子長大意識到自己錯了,將為時已晚。

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6歲的孩子,他特別調皮搗蛋。他總喜歡往別人身上扔石頭,尤其是陌生人。這天,他又在路邊向路人扔石頭,很多人看他是個孩子,都沒多計較。這時候,一位路過的商人眼珠一轉,似乎想到了什麼。他走過去對這小孩說:你扔的好,你扔的棒,繼續扔。小孩覺得有人在誇獎自己,瞬間膨脹了,便繼續做著拿石頭扔路人的行為。直到有一天,小孩砸到一個屠夫後,屠夫什麼也沒說,直接上去把小孩砍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社會不好混,不管什麼樣的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步入社會,家長不好好教育孩子,將來會有人替你教育他!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從一開始就應該做出正確的決策:不要無原則地愛孩子!一棵參天大樹,長了一個小枝芽,你很容易就能掰掉,但如果你沒捨得掰掉它,當它長成一個粗大的樹杈,再想掰掉就困難了。同樣的道理,當孩子第一次犯小錯時,家長務必要及時糾正他,並讓他知道錯誤的嚴重性。如果你沒有糾正,將來他形成了習慣,往往會給孩子帶來痛苦,給大人增添無盡的苦惱。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從幼兒期開始,他們心理活動的主動性就明顯增加,凡事總喜歡說「我能」、「我自己來」,喜歡自己去嘗試體驗。專家提醒家長在帶孩子時,必須注意:在這個階段,一定要珍視並發揚孩子的獨立願望,並抓住這個關鍵期,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

首先,要端正態度,提高思想意識

作為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充分意識到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的重要性,讓孩子及早學會獨立,別等孩子長大以後再後悔。同時,要尊重孩子,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解孩子,觀察並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願望,不要總覺得孩子小,就替孩子包辦一切。

其次,方法要靈活,以激發孩子的興趣

在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容易小事,但對於年齡小、動作還不夠協調的孩子來說並不容易做好。這時,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技巧,並從易到難的循序漸進,讓他更輕鬆愉快地願意去嘗試。比如,在教孩子穿衣服時,可以告訴他先套頭的衣服怎樣穿,再教扣紐扣,最後教對襟衣服的穿法。

最後,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與一貫性

因為孩子年齡小,堅持性差,做事須成人的不斷督促。作為家長尤其要注意:不能爸爸媽媽一個要求,爺爺奶奶一個要求;更不能今天這樣一個要求,明天又變成那樣一個要求。只有使孩子把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下去,我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鼓勵孩子從小「自己事情自己做」,這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固然重要,但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是長期而蠻長的,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時,作為家長必須要言行一致,最好是做好孩子的成長記錄。

比如,小樂在使用的這本的《檯曆式兒童成長自律表》就是不錯的好習慣成長「日記」,裡面有32個受用一生的好習慣目標貼紙,比如自己整理、按時睡覺、少看電視、尊敬長輩等等。你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給他定小目標。

孩子每天完成後,就在上面貼個小星星做獎勵,跟孩子約定好,星星到達一定的數量,就會有不同的獎勵。 (文末可以直接購買↓)

這樣孩子能時刻在星星的吸引下規範自己的行為,養成好習慣;家長也不會因為口頭約定忘記履行承諾。(文末可以直接購買↓)

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孩子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了。建議一個月更新一次好習慣(比如:上個月是認真學習,下個月可設定少看電視等等),讓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會越來越強。

本次活動優惠,僅需39.8元/本,還包郵一本可用一年,平均一天只需1毛錢,培養出孩子32個獨立自律的好習慣,值得擁有!(文末可以直接購買↓)

如果您覺得文章內容對您有幫助,就點讚轉發一下吧!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就關注樂媽談育兒吧!有任何建議,請私信@樂媽談育兒,感謝一路有您的陪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