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世界探險之旅的新地標

深溪虎堂 發佈 2020-01-05T03:06:20+00:00

說起越南電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麽?《情人》,可能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吧。這部影片太有名了,以至於成為了某種意義上越南的代名詞,不過,其實這是一部法國電影。

說起越南電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麽?

《情人》,可能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吧。這部影片太有名了,以至於成為了某種意義上越南的代名詞,不過,其實這是一部法國電影。

《青木瓜之味》,陳英雄的代表作,作為在國際影壇上成就最高,聲譽最高的越南導演,其實這部電影同樣更像是一部法越混血的作品,包括後面的《三輪車夫》和《夏天的滋味》亦是如此,這是外國人眼裡的越南。

那麼原汁原味的越南電影是什麼樣子。

《二鳳》

沒想到自己遇到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越南電影,居然是一部動作片。

故事的情節並沒有太多令人稱奇的地方,非常標準的動作片套路。單身母親帶著小女兒艱難謀生,雖然她謀生的方式比較另類,靠拳頭替人收帳。這種黑白兩道通吃的職業自然需要一副好身手,同樣為後面女主角的開掛模式埋下了伏筆。然後惡人登場,搶了女兒撒丫子就跑,女主瞬間變身,一路窮追不捨,開啟了「砰」,「砰砰」,「砰砰砰」的拳打腳踢,中間自然會穿插有永遠智商不在線的反派和永遠遲到十分鐘但總是會趕到的警察,最後的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陽光普照。

不要怪我會劇透,如果你去看了三分之一的片段,一定會猜出最後的結果。

整部片子給人的感覺,就是連姆·尼森帶著他的《颶風營救》系列,換了個外景地來到了越南西貢,穿越了時空來到了八十年代,順便還男扮女裝,大殺四方。畢竟女主角吳青芸可是在越南家喻戶曉的超級明星,身上的標籤數不勝數,選美冠軍,超級模特,演員,製片人,導演,還是一名舞蹈家以及一個大概是中國人取得綽號「越南章子怡」。

對於有點年紀的影迷來說,看到這部電影會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親切感,那就是上個世紀最後二十年廝混在錄像廳里的感覺。在這個九零後都要跨入而立之年的時候,一邊看著電影畫面,一邊想起李賽鳳和大島由加利還是給人帶來了那麼一點點熟悉的味道,一模一樣的配方哦。

這裡面既包括武打動作的設計,也包括人物形象的刻畫,以及整個電影情節的組成。

說到亞洲功夫片,香港是一個沒法繞開的話題,作為開創此類型片的先河,香港功夫片對於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輻射效應非常明顯,其中自然包括武術指導,袁八爺,程小東,成家班等等名聲在外,受教者遍布五湖四海。香港出品的動作片,技術動作講究飄逸洒脫,在以傳統武術為班底的基礎上融合了大量戲劇,舞蹈的元素,給人的視覺感受以肢體舒展,大開大合以至於近乎飄飄欲仙為代表,同時特別擅長利用身邊的生活用具作為格鬥武器,又或者穿插有大量的喜劇元素,和緊張刺激,腎上腺激素大量分泌的動作戲之間形成一張一弛的良好互動,可觀賞性非常強。

當這股風潮影響到東南亞之後,當地的影視創作人員結合本地的武術特色,又開發出了新的風格特徵。最突出的例子莫過於以泰拳為底蘊的泰式動作片,與香港的先行者相比,增加了很多泰拳中大量使用的膝撞,肘擊,鎖喉,攻擊各種組織關節乃至挖眼,撩陰近身搏擊招數,與港片的表演性為主相比,實戰特色更加明顯。

同時結合更加短平快更加急促緊密的剪輯風格,鏡頭切換頻繁,進一步突出了疾若迅雷,快似閃電的視覺效果,令觀眾常常有目不暇接的感受。遇到特別精彩的作品,動作片的忠實擁躉恨不得一幀一幀的慢放來仔細研究一下那個空中旋風轉體七百二十度連環三踢到底是怎麼完成的,就差自己上場練練手了。

《二鳳》的風格即是如此,當然與《拳霸》,《突襲》等相比,由於女主角的人設,相對柔和了一些,少了幾分狠辣兇狠的味道,對打之時的各個回合較量,也更加符合劇中人物的角色特徵。其中最好的一場戲是二鳳在某個嫌疑人在汽車修理廠的交手。思女心切的單親媽媽,疑點重重的黑幫打手,在狹小昏暗的車間內,隨手操起身邊的螺絲刀,扳手,撬槓,乃至街頭巷戰之無敵利器諸如板凳,花瓶,半截磚,虎虎生風,拳拳到肉,打得不亦樂乎,剪輯同樣特別給力,絲毫沒有拖泥帶水,反倒是利用光影變幻的機會,營造成你死我活,以命搏命的情景效果。

個人認為這是全片最精彩的一場戲。

但是,如你們所願,現在要進入但是的部分了。

《二鳳》遠遠還談不上是一部成功乃至優秀的作品。問題的關鍵出在了影片的後半部分。

影片的前半部分把該做的鋪墊全部做得七七八八差不多了,到了開始準備進入高潮的時候,期盼中的爆發卻沒有如期而至,導演繼續慢條斯理地消磨著膠片,同樣繼續不知所云的開始注水,這就難怪螢幕前的觀眾朋友們會有點莫名其妙。

那種感覺就像是兩個人該準備的前戲都完成了,突然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說:「我們來談談人生的理想吧?」

造成這種大型翻車現場的原因,竊以為有以下幾個。

警察。這樣的類型片中,警察充當的角色要麼是雙雄對立,要麼是類似反派或者捧哏,負責烘托主角的高大形象,但是《二鳳》中的阿Sir更像是一個旁觀者,雖然偶爾也會下場露兩手。作為劇中角色,他顯得不夠職業,明明自己是警察,幹得卻是小報記者的活兒。該出現的時候總是遲到,不該出現的時候嘛,他倒是莫名其妙的露臉了。

如果說對於觀眾來說,警察的表演是讓人時不時的感到出戲的話,那麼反派一號的表演就是令人感到智商捉急了。這同樣是香港動作片後期泛濫時的一大詬病,反派明明拿著一手好牌,占盡優勢,然而他們總是不厭其煩的重複犯下如下錯誤:

---話太多,尤其是廢話太多,一秒鐘秒變話癆;

---出場時的氣勢洶洶都是狠在了台詞上,就算是反派,咱們能不能專業些?

---明明可以一招致命,非要磨磨蹭蹭,浪費時間;

---極度自戀到追求每個動作的盡善盡美,恨不得左一個特寫,右一個特寫,乾脆拍寫真吧?

---最後某個瞬間,原本氣勢洶洶的大反派突然就掛了,沒有任何預兆的,就這麼掛了……

其實一部電影的正面角色到底有高大上,很多是靠反面角色來烘托的。換句直白的話來說,如果英明神武,光芒萬丈的主角打敗的只是一個智商不在線,情商不及格,近乎於搞笑的反面角色,那麼這個正面角色的含金量恐怕也是極其有限吧。

當然這並不是香港電影獨有的缺點,同樣是很多商業片的弊端,就不一一點名了,倒是可以分享幾個成功案例作為說明。比如《盜火線》,比如《非常嫌疑犯》,比如《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這個反面角色幾乎都要搶了所有正面角色的光芒了……)

或者大家可以參考拙作:那些配角比主角還要更耀眼的電影

最後一個應該對於影片後半部分質量急轉直下負責的人,應該是編劇。

影片前半部分布局了好幾根暗線,似乎不了了之了?

整個犯罪團伙設計了如此複雜且低效的作業模式,但是卻配備了執行能力如此之差的團伙,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那些露了個臉就再也沒有下文的配角們,難道就這麼收工領盒飯了嘛?

還有「你有大炮,我有神功」的東方不敗式大決戰,捅了好幾刀但是捅來捅去就是捅不死的神設計,以及原本十分鐘就可以拍完的戲,硬生生被拉到了半個小時,多出來的部分都是水吧?

如果你是一名動作片的技術愛好者,那麼《二鳳》值得一看;

如果你是一名和我一樣好奇心特別重的影迷,《二鳳》可以拿來打卡;

除此之外,百無聊賴的時候,用來殺時間,似乎也能算是一個選擇吧?

不過,片中最後女主角含情脈脈(氣勢洶洶)的看著螢幕,看樣子馬上要拍續集的時候,我的內心答案是堅決的一個字,No!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