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考據第一書

善本古籍 發佈 2020-01-05T03:14:57+00:00

戴東原和章實齋,在清代學術史上如雙峰並峙,特別是胡適寫了《章實齋年譜》和《戴東原的哲學》後,二人的地位更加凸顯。余英時的《論戴震與章學誠》更是把二者相提並論。不過正如書中所說,實齋將東原引為同道,可是東原並未把實齋放在眼裡。東原看得起的,是嘉定的錢曉徵。

戴東原和章實齋,在清代學術史上如雙峰並峙,特別是胡適寫了《章實齋年譜》和《戴東原的哲學》後,二人的地位更加凸顯。余英時的《論戴震與章學誠》更是把二者相提並論。不過正如書中所說,實齋將東原引為同道,可是東原並未把實齋放在眼裡。

東原看得起的,是嘉定的錢曉徵。雖然東原和曉徵在思想上的交集遠不如東原和實齋為多,但是這並不妨礙兩人惺惺相惜。東原三十多歲時舉於鄉,策蹇至京師,獲交錢曉徵,此時「人皆以狂生目之」,獨曉徵稱之為「天下奇才」,為之延譽。東原在京師安定下來後,聲名才逐漸播於海內。對於曉徵的推許,東原投桃報李,謂人曰:「當代學者,吾以曉徵為第二人。」自己則毅然以第一人自居。以東原之狂,這大概算是對曉徵的最高褒獎了。

二者的高下到底該如何評判呢?如果以義理為標準,那麼東原的成就確乎在曉徵之上,堪稱「朱子以後第一個大思想家、大哲學家」(《戴東原的哲學》),當仁不讓穩居第一。但是如果以考據為標準,東原則未免技不如人屈居第二,正如鄭堂所言:「東原之學,以肄經為宗,不讀漢以後書,若(曉徵)先生學究天人,博綜群籍,自開國以來,蔚然一代儒宗也。」(《國朝漢學師承記》)

考據之學貴於徵實,義理之學易於蹈空。考據可愈推愈密,義理卻難免時移事易。故默存先生有言曰:「許多嚴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學系統經不起時間的推排消蝕,在整體上都垮塌了,但是它們的一些個別見解還為後世所採取而未失去時效。好比龐大的建築物已遭破壞,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構成它的一些木石磚瓦仍然不失為可資利用的材料。往往整個理論系統剩下來的有價值東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讀〈拉奧孔〉》)

在考據之風大盛的乾嘉時期,東原為學人敬仰之處,其實還在於他的「木石磚瓦」。但是,不僅餘英時認為「考證在東原的全部學問系統中僅占據第二義的位置」(《論戴震與章學誠》),就連東原自己也承認:「余於訓詁、聲韻、天象、地理四者,如肩輿之隸也。余所明道,則乘輿之大人也。當世號為通人,僅堪與余輿隸通寒溫耳。」(《文史通義》)

當世能號為通人的,舍曉徵又能是誰呢?只不過在東原眼裡,這樣的通人只配和他的輿隸噓寒問暖而已。可見,東原「以曉徵為第二人」的說法,如果不是言不由衷,則不僅謙有加,而且還是相當抬舉曉徵的。為此,劉寂潮先生又揭出一事:東原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十有五;曉徵卒於嘉慶九年(1804),年七十有七,「東原在世時,曉徵諸著述若《廿二史考異》、《十駕齋養新錄》等皆未問世,而東原已據其言談而決其為第二人,知人哉!斯亦不可謂非巨眼者矣。」(楊勇軍點校《十駕齋養新錄》序)

倘使東原長壽,著作更富,則其為天下第一人的念頭會更加強烈;倘使天假其年,得見曉徵的《十駕齋養新錄》,是否會動搖其「以曉徵為第二人」的想法呢?依我看,一定不會。因為讓東原自以為無往而不勝的,正是他所持的「義理乘輿、考據肩輿」的觀念。但這樣一來,頗類似於東原以其上駟與曉徵之下駟賽跑,雖穩操勝算可是未免勝之不武。傷得起的曉徵絲毫沒有生氣,在東原去世後撰寫的《戴先生震傳》中說:「其學長於考辯,每立一義,初若創穫,及參互考之,果不可易。」在這篇傳文里,曉徵又置東原的上駟於不顧,反而把他的下駟狠狠地誇獎了一番。

《十駕齋養新錄》是曉徵晚年精心結撰之作,凡二十三卷,舉凡經學、小學、史學、官制、地理、姓氏、典籍、詞章、術數,甚至少數民族文字,無不洞曉。姑舉一例以見其餘。陳寅恪先生名字中的「恪」字,一說讀作「què」,一說讀作「kè」,多年來一直聚訟紛紜。有人認為是客家方言,所以應當名從主人;有人認為是古音舊讀,但「舊」為何指,卻語焉不詳。論者大都忽略了《十駕齋養新錄》卷四「客」條的考證:「明天啟間客氏、魏忠賢用事,當時有『茄花委鬼』之謠,蓋京都語『客』為『茄』也。《元史》怯烈氏或作克烈。英宗國語諡曰格堅皇帝,石刻有作『怯堅』者,蓋亦讀『格』為『客』,因與『怯』相近也。」由此可見,「恪」字讀「què」,原因還在於民國時期北京話里保留了明天啟以來的京都方音。曉徵考辨群書,佳例甚多,其中如卷五「古無輕唇音」條,早已被公認為漢語語音史上的重大發現。

陳援庵對曉徵此書推崇備至,說:「《日知錄》在清代是第一流的,但還不是第一,第一應推錢大昕的《十駕齋養新錄》。」(《勵耘書屋問學記》)這本比《日知錄》更上層樓的著作曾收在1997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嘉定錢大昕全集》中,距今十五年後,整理者重又為之讎句比字,捃理務覈,數易其稿,交付上海書店出版社鋟版單行,俾四方好學之士生於東原之後,得睹東原未見之書,幸何如哉!

來源:古籍新書報2012年01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