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性感,又魅惑,好萊塢最「欲」女王,要靠這部成人喜劇拿奧斯卡

電影七 發佈 2020-01-05T04:00:06+00:00

​時隔23年,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在電影院上映。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去重新回味了一遍。然而,卻找不到最初的那份笑中帶淚的感動......只能說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但我已經不是那個我了。

​時隔23年,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在電影院上映。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去重新回味了一遍。

然而,卻找不到最初的那份笑中帶淚的感動......

只能說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但我已經不是那個我了。

其實,用兒童的視角去審視戰爭的電影還真不少,但真正讓觀眾記憶猶新的,在我的認知里只有這兩部:一部是《美麗人生》,另一部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相信,每個人在選擇是否觀看某部電影時,都會有一個自私的理由。

看《美麗人生》,大部分都是聽朋友、戀人、甚至陌生網友的介紹。

看《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都是有了解過它的同名小說。

而今天的這部電影,也是用喜劇的方式掩蓋了戰爭的殘酷。

但我選擇看它的理由很簡單,只因為這個性感尤物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丨Jojo Rabbit

其實光看片名,就知道這是一部非常有童趣的電影。

在奧斯卡的提名還未揭曉前,《喬喬兔》已經收穫了不少大獎。

後來,更是在多倫多的國際電影節上,贏得了素有奧斯卡風向標的人民選擇獎

戰爭題材,主角是個十歲的孩子,這樣的故事為什麼會得到如此高的讚譽?

會不會又是一部雷聲大雨點小的電影?

實際上並不是,相反正是這種在成人和兒童的人設上進行顛倒。

保持孩子的純真,呈現戰爭的殘酷,讓整個故事悲喜交加、深入人心。

故事的背景設置在二戰時期,喬喬是個出生在德國的小男孩。

當時,整個國家的人們都對希特勒盲目崇拜,簡直比如今的追星還要瘋狂。

而喬喬也不例外,並且他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夢想:成為元首的護衛!

於是他在腦海里臆想出了一個假元首,成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可能看到這裡,大家會覺得喬喬這個孩子中「毒」不淺。

但在我看來,這種帶有幾分誇張的設定,其實出於兩個原因:

1.絕大多數的孩子,都缺少主觀判斷和思考的能力,分不清好與壞和對與錯,認為這個世界都是美好的,所以更多時候的選擇只不過是盲目從眾。

2.喬喬的父親一直在外打仗,導致他沒有父愛的陪伴。所以他急需一個亦父亦師的「大人」,去教他如何成長,以及正確認識這個世界。

於是他幻想出來的「希特勒」,在性格方面與現實截然不同,更像是個孩子。

每每遇到困難和挫折,他都會陪在喬喬的身邊,鼓勵他繼續前進。

但有些時候,會得到超出孩子理解範圍的回應。

簡單舉個例子,在一次夏令營里,喬喬被幾個大孩子要求殺死一隻兔子。

但自幼膽小的他,始終不敢下手,最後把兔子給放了,所以被同學們嘲笑為「喬喬兔」

由此可見,儘管喬喬在思想上被潛移默化的改變,但是他的內心深處卻不認同殺戮。

於是假元首又在關鍵時刻站了出來,鼓勵他做一個勇敢的兔子。

沒想到,喬喬為了證明自己很勇敢,所以偷拿了手榴彈,最終被炸傷住進了醫院。

從那以後,喬喬再也無法接受軍事訓練,只能在大街上張貼海報。

然而一部優秀的喜劇,往往都會有一個悲傷的內核。

在喬喬的成長過程中,他的母親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羅茜(斯嘉麗·詹森 飾)對於孩子的教育,一直秉承著「軟硬兼施」的教育方式。

軟,為了保護兒子的童心和快樂,她總是在喬喬面前表現得像一個孩子。

硬,在廣場上,當面對納粹的殘暴行為時,喬喬轉頭想要逃避,而羅茜卻要求他直面現實。

羅茜之所以這麼做,並非是想徹底改變喬喬,而是引導他避免誤入歧途。

然而喬喬從小就被灌輸了扭曲的思想,導致他對於這個世界有著錯誤的認識。

在他的心中,猶太人就是惡魔。

可偏偏在他的家中,竟然躲著一位猶太女孩——艾爾莎。

原來,母親羅茜表面上迎合納粹黨,背地裡卻在秘密為盟軍工作。

面對母親不愛國的行為,喬喬陷入了痛苦的掙扎。

他有「責任」舉報,但又害怕自己最愛的人受到傷害。

最終,喬喬選擇保守這個秘密。

於是在與猶太女孩朝夕相處的過程中,他過往被灌輸的認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以前,他認為金屬、炸藥、肌肉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東西。

但是母親卻告訴他,「愛」才是。

「當你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你會感覺有蝴蝶在胃裡翻滾。」

喬喬年紀太小,完全不明白母親口中的「愛」到底指的是什麼。

但是他卻從猶太女孩身上,感受到了「蝴蝶在胃裡翻滾」的感覺。

於是喬喬心中的世界觀,開始變得搖搖欲墜。

此處,有一件小事看似不足為奇,實際上卻是劇情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平時,由於喬喬不會繫鞋帶,所以基本上都是母親幫他。

這一次,羅茜還是一如既往的彎下腰,幫喬喬繫鞋帶,結果讓他摔了一跤。

仔細一看,原來母親將兩隻鞋的鞋帶綁在了一起。

毫無疑問,羅茜在告訴自己的孩子:

你是你,希特勒是希特勒,你不應該將自己的命運和他綁在一起。

孩子,你象徵著自由和希望,你完全可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只可惜,意外發生得那麼突然,好像從開始,就預示著結束。

喬喬看到了媽媽說的那隻蝴蝶,跟隨它來到了那個廣場上。

結果,看到母親被殘忍的吊了起來。

此時,喬喬終於長大了,學會了繫鞋帶。

只不過這個代價,對於他來說太過於沉重......

後來,戰爭終於進入了尾聲。

喬喬也第一次親眼見證了死亡和殺戮,他以前的世界觀也隨之崩塌。

看著跟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被當做炮灰派上了戰場。

於是喬喬一腳將「希特勒」踢出了窗外,同時也預示著他終於戰勝了自己的心魔。

起初,我認為這是一部反諷喜劇,直到看到最後,才發現並不是。

其實,影片在傳遞一種反仇恨思想:認為老一輩,不應該將仇恨傳遞給下一代。

在影片的結尾,有一處細節值得反覆回味。

喬喬曾經的教官趁著盟軍不注意,脫掉了喬喬身上穿著的軍服,還謊稱他是猶太人。

他這麼做不僅是為了保護他的性命,還想告訴這個孩子:沒關係,不要害怕,好好活著!

人總要成長,而且還要學會自己長大。

整個故事將嚴肅的生死命題,回歸於微小的個人之上。

這樣看來,它也是一部出色的悲劇,讓人不自覺哭著哭著,就笑了起來。

最後,引用片尾出現了奧地利詩人萊內·馬利亞·里爾克的那句話,結束今天的故事:

願你遇到的每件事,無論好壞,請不要放棄,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