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葬中的壁畫是給誰看的?答案讓人匪夷所思!

古今都付笑談中 發佈 2020-01-05T04:00:43+00:00

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當然是用來看的,但是,當千百年前匠師們在幽暗的墓室中運墨布色、雕文刻畫時,並沒有期望今天的我們來欣賞這些作品。那麼,墓葬壁畫預設的觀者究竟是誰?漢代是墓葬壁畫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我們可以依據漢代的材料來分析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當然是用來看的,但是,當千百年前匠師們在幽暗的墓室中運墨布色、雕文刻畫時,並沒有期望今天的我們來欣賞這些作品。那麼,墓葬壁畫預設的觀者究竟是誰?

漢代是墓葬壁畫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我們可以依據漢代的材料來分析這個有意思的問題。在漢代人眼中,墓葬是屬於死者的另一個世界,與現實世界有著根本的區別。墓葬不僅僅是安放死者遺體的場所,而且是供死者靈魂繼續生存的空間。

在這裡,死者需要生前曾經擁有過的和未曾擁有過的一切,包括膏粱瓊漿、寶馬華車、莊園衙署、男僮女僕、樂舞百戲等等,甚至還要在墓葬中表達對於神明、宇宙、歷史、自我、政治、道德的種種認識……

這些內容,有的以實用品或明器體現,有的則訴諸彩繪壁畫、畫像石或畫像磚等藝術形式,其圖像的取材範圍大大突破了常人耳目所及的空間和時間。

然而,這個世界的另外半張臉是可怕的,《楚辭·招魂》就認為地下有各種怪物:「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敦恢血拇,逐人駓駓些!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墓葬埋入地下,總不免受到種種威脅。

這種觀念對漢代人的思想有很深的影響,使他們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例如,在諸侯王、列侯等人的「大喪」中,要有「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楯」的方相氏進入墓壙中,以戈擊四隅,毆「木石之怪」魍魎等。在普通的墓葬中也要設置形象兇惡的鎮墓獸和類似題材的畫像,以毒攻毒,辟邪祛災。保證了死者在地下的安寧,也就能使活著的人們心安。

另一方面,在古人眼中,即使最親近的人,死後也會變成另一個世界的成員,使生者感到不安。所以儘管漢代以來人們將墓葬營造得像地下的宮殿和家園,但是這總不是生者希望出入的地方。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材料來證明古人有經常到墓中設祭的風習,墓內即使有成套的祭器,也可能是封墓之前一次性的祭典所用。

前幾年發現的陝西綏德縣辛店嗚咽泉漢畫像石墓後室門洞左右刻有題記:覽樊姬觀列女崇禮讓遵大雅貴組綬富支子,帷居上寬和貴齊殷勤同恩愛述神道熹苗裔。

其中「覽」和「觀」兩個動詞耐人尋味。現在看來問題可能更為複雜。至少在東漢晚期,墓葬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私人空間,在特殊情況下,它還可能在封閉之前向公眾開放。

東漢時期向公眾開放墓葬的做法,可能與當時「舉孝廉」的制度有關。許多期望入仕的人首先要在社會上獲得孝的名聲,「生不極養,死乃崇喪」的做法十分普遍。例如,這時期大量建立的祠堂本來只是祭祀死者的場所,但也往往成了人們向公眾展示出資人孝行的道具。

漢代以後的墓葬壁畫有些也可以為公眾看到。例如,北朝、唐代、遼代墓葬中流行在長斜坡墓道兩壁繪製壁畫。墓道是下葬時向墓室中運送棺柩的通道,兩壁的畫像也只有在那個時候才有意義。葬禮結束後,這些畫像便過期作廢。

綜上所述,墓葬壁畫一方面是為死者的靈魂而設,另一方面也為當時的一部分生者而畫。當然,還有一批不速之客——儘管古人不情願,這些壁畫在千百年之後還是被我們看見了。我們也是觀者,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