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爍式粗暴育兒談起,童年究竟經歷了什麼,才會如此對待兒子?

美心說兒童 發佈 2020-01-04T04:09:55+00:00

最近,知名星二代真人秀《爸爸去哪兒6》持續引發熱議……不過,這次上熱搜的不是可愛的萌娃們,而是既是演員又是父親的楊爍。可惜,楊爍這次的熱搜並不是什麼好事,而是因為他對兒子楊雨辰粗暴、嚴苛的教育方式,引發了全網黑!

最近,知名星二代真人秀《爸爸去哪兒6》持續引發熱議……不過,這次上熱搜的不是可愛的萌娃們,而是既是演員又是父親的楊爍。可惜,楊爍這次的熱搜並不是什麼好事,而是因為他對兒子楊雨辰粗暴、嚴苛的教育方式,引發了全網黑!毫不誇張地說,任何一個做父母的,看到楊爍在鏡頭前對兒子的軍訓式管教,都會覺得不妥。

除了節目裡的明星楊爍,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過一些粗暴育兒的楊爍式父親呢?只不過放在現實生活中,你常常把這類楊爍式父親給忽略了。而到了電視里,明星奶爸的一言一行會被媒體放大,你才注意到了這樣的父愛是必須制止的!

發現並指責楊爍式育兒並不困難,問題的根源在於——為什麼會產生"楊爍"這類型父母?或者說,為什麼這類人會變成這樣的父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也許比單純地指責"楊爍們"來的更有意義。

今天這篇文章里,我想就楊爍的話題,談一談"家庭教育的鏈條和傳承"。

嚴苛的父母,內心都住著一個未曾被溫柔以待的"小孩"

很多人看了節目之後都對楊爍非常氣憤,甚至有人脫離了對楊碩的批評,上升到人身攻擊的程度……但是也許很多人忽略了另一個問題:一個人並不能天然、自發的成為理想父母,ta當父母的水平,受到其固有經驗的限制,也受到其自身人格發展水平的限制,同時也反映了ta在父母這個"職業"上的認知水平。

從早期楊爍接受採訪時的聊天視頻,可以看出如今過度嚴苛的楊爍,也曾有一個粗暴的父親和一個不幸的童年。他被父親從小打到大,父親曾因為揍他,打折了桌子腿……用楊爍自己的話說:父親的行為"擱現在都能告他,把他關起來"。他在回憶往昔時說:"我的自閉和自卑,應該就是那個時候養成的。"

  如果想給別人一瓢水,那麼我們首先要有一桶水。在家庭中,也是相同的道理,很多人在親子關係中,之所以"愛而不能",是因為ta自己從小也缺愛,早已失去了愛別人的能力。

  當一個人自己的內心荒如沙漠,沒有得到過愛的滋養時,ta的這種特質,並不會因為有了孩子,成為了父母,就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所以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可以從他的童年貫穿到下一代的教育上!

  阿德勒曾經說: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治癒童年。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些看似嚴苛的父母,其實內心都有一個從未被溫柔以待的小孩,這個小孩自己還處於情感的飢餓狀態,ta又拿什麼來滋養ta的小孩呢?

嚴苛父母的療愈之路

  父母的初心,沒有不愛孩子的,但是實現它,卻需要學習、療愈和成長。因為"愛"在本質上,是一種能力。

  所以, 愛孩子,從接納自己的人生開始。事實上,我聽到過太多的家長說過類似的話:我知道了,我以前對孩子不夠接納,所以以後我會更多的接納孩子。

  這句話有錯嗎?沒錯。但是問題在於,當一個人沒有接納自己人生的不圓滿,或者說,一個人無法完成自己內心的和解,就根本談不上接納孩子。

  我們對於孩子的很多"錯誤"做法,本質上都是源於對自我的不接納,當我們沒有完成內心的成長,沒有完成和自己內心的和解,就會將這些矛盾投射出去,投射到孩子那裡,於是我們對自我的不接納就轉化成了對孩子的不接納。

  想要真正的愛孩子,首先要接納自己。

  不管是親子教育、夫妻關係,還是職場競爭,最後萬本歸宗,都要落實到"人格成長"這個話題上,一個人的人格健全程度,像是看不見的手,在影響和操控著我們的命運。

  成長,是為了孩子,但歸根到底,是為了自己。


聲明: 本文部分的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