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200次想要離婚」:婚姻能不能長久,看這3點就知道

讀者 發佈 2020-01-04T04:37:02+00:00

文 |晨雨世上沒有不見爭吵的婚姻,有的不過是眼裡揉得下沙子,心裡盛得下對方的人。正如《安娜•卡列尼娜》開篇所言:「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一段婚姻的開始,都是花團錦簇,被各式各樣的祝福圍繞,充滿對幸福未來的憧憬。

文 |晨雨

世上沒有不見爭吵的婚姻,有的不過是眼裡揉得下沙子,心裡盛得下對方的人。

正如《安娜•卡列尼娜》開篇所言: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每一段婚姻的開始,都是花團錦簇,被各式各樣的祝福圍繞,充滿對幸福未來的憧憬。

可是走著走著,有些感情日益稀薄、兩顆心漸行漸遠、一個家分崩離析。

而有的婚姻,卻是兩個半圓合成了一個完美的圓,把日子過成了詩與歌。

易卜生說過:「婚姻是人生的一大考驗。」

而世上經受住了考驗,白頭偕老的婚姻,往往有這三點特質。

好的婚姻要接納「不完美」

知乎里有個問題:為什麼說「愛情像薩爾茨堡的鹽樹枝」?

有人回答:在薩爾茨堡,樹枝在鹽礦層中掩埋兩三個月後,再次拿出來,上面會綴滿像鑽石一樣閃亮的鹽結晶,完全認不出是粗糙的樹枝了。

愛情的魔力能讓人看到美好的幻象。

答主接著講了自己的故事:

她和男友相識相戀半年後,向父母提及結婚的願望,說道:「沒有比他更好的人了。」

母親卻勸她:「孩子,再等一等,現在還不是結婚的時候。」

她雖然不解,倒沒放在心上,只是決定暫緩一段時間。

然而相處越久,戀愛濾鏡減弱,才發現兩個人在三觀喜好方面,並沒有自以為的那樣契合。

分手後,她無意提起當初被反對的事,誰知母親卻說:

「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你覺得完美,是因為了解還不夠……」

心理學上有一種「暈輪效應」:一個人的某種品質,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人們愛屋及烏,對其他方面也會有較高評價。

喜歡一個人,通常始於對方某一方面的優點,可是經過光暈擴大,眼中所見便全是優點。

人無完人,結晶掩蓋了瑕疵,婚姻也就埋下了隱患。

因為「完美」對應的,是更高的期待與要求,天長日久,失望與不滿逐漸積累,不免生埋怨、多爭吵。

常聽到情侶分手後說:「ta不再是當初那個人了。」

可是,或許ta從來就不是當初那個人

有一年情人節, 美國CNN邀請一對夫婦參加節目,他們是102歲的丈夫蘭迪斯和101歲的妻子格溫。

在離婚率不斷攀升的時代,他倆創造了一項記錄:婚姻維持了78年。

在採訪中,蘭迪斯女士眨眨眼睛,笑著說:

「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

幽默中道出了婚姻的真相:美好的愛情掩蓋下,其實是生活的一地雞毛。

愛情是風花雪月,婚姻卻是柴米油鹽,面對的是現實的複雜生活和人情世故,也更加考驗感情和人性。

因此,接受、包容對方的不完美,可以有期待,卻不必強求。

世上沒有不出故障的機器,也沒有不見爭吵的婚姻,有的不過是眼裡揉得下沙子,心裡盛得下對方的人。

而好的婚姻,是願意為了彼此,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好的婚姻都「有話聊」

同頻才能共振,交流才能交心,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宋代詞人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記述了和丈夫趙明誠間的日常趣事:

李清照博聞強識,丈夫也敏學多才,每次吃過飯,二人總要沏一壺香茶,指著堆在屋內的書籍,輪流說出某件事記在哪本書的哪一卷,第幾頁第幾行,說中的人可以先飲茶。

李清照答對的時候多,每次贏了便舉杯大笑,笑得茶水都灑在身上,反而喝不成了。

納蘭詞中「賭書消得潑茶香」,寫的便是李趙伉儷。

這其間最珍貴的,是藉由言語交流,培養、發展了夫妻共同的興趣愛好,達到了精神上的琴瑟和鳴。

因而「當時只道是尋常」,才顯得格外恬靜而美好。

尼采曾說:「婚姻生活猶如長期的對話,當你邁進婚姻生活時,一定要先這樣反問自己,和這個人白頭偕老時,是否仍能談笑風生?」

常聽到這樣的抱怨:

「每天除了簡單交流,就無話可說。」

「一張嘴就是吵,還不如不說。」

……

當沉默成為日常的軌跡,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有學生焦慮地向稻盛和夫請教:「由於我太投入工作,與妻子的關係產生了裂痕,現在家庭都要破裂了,該怎麼辦呢?」

稻盛和夫回答:「我每天不管回家多晚,都會告訴太太自己在公司做了什麼。」

交流是一種分享:我把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告與你知,不讓你擔驚受怕;我願意傾聽你所有的喜怒哀樂,煩惱與成就,讓你知道我的在乎。

如果一對夫妻,哪怕無關緊要的廢話,也會一方不厭其煩地說,一方樂此不疲地聽,那他們必然是幸福的。因為交流會撫平不安、消除疏離。

有人說,婚姻是一本書,第一章寫的是詩篇,而其餘則是平淡的散文。

一個和你說起話來沒完沒了的人,會使你感到被需要,產生幸福感,而幸福感,是對抗平淡流年的秘訣。

好的婚姻需要「相互成就」

婚姻需要的不僅是日常陪伴,也是攜手共進、一起成長。

感情中「勢均力敵」之所以重要,在於能力、目標方面的一致性。

如果一個人揚帆遠航,一個人只是隨波逐流,怎麼會長久呢?

電視劇《第二次也很美》里,90後女孩安安也算名牌大學高材生,畢業後直接結婚生子,當了六年的家庭主婦。

可她每天在家就是打遊戲,孩子都由保姆帶,丈夫成了她與外界唯一的聯繫。這種依賴讓她喪失了獨立性,成了毫無競爭力的「社會小白」。

可是,當初欣賞和深愛她的丈夫,漸漸對她失望,最後決然離開。一時間,她不僅失去經濟來源,求職路也困難重重。

正如亦舒所說: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一人總是會甩掉原地踏步的那個人

當你把身家性命都託付給愛情,甘願當一株寄生草,就要考慮能否承受被拋棄的潛在結局。

婚姻中,當夫妻在工作、個人成長等許多方面不同步了,就容易話不投機,隨著差距擴大,曾經不明顯的矛盾也會漸漸顯現。

這時候,慢的人要懂得調整步調,快的人需要及時拉最親近的人一把。

一部《圍城》令錢鍾書家喻戶曉,其實,楊絳在1943年,便憑話劇《稱心如意》聲名鵲起。

此時,錢鍾書告訴她:「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你支持嗎?」

楊絳欣然應允。不僅暫緩自己的創作,還為了節省開支辭退女傭,包攬了所有家務。

兩年後,《圍城》問世,序言中錢鍾書說:「由於楊絳女士不斷地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這本書該獻給她。」

楊絳曾說: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其次是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

她理解丈夫的失落,也信任他的才華,更願意為了他放慢腳步,互相包容、彼此支撐。

如此,才成就了世人眼中的美滿婚姻。

聽過這樣一句話:好的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

是兩個人分別斂去一些個性和缺點,也不要求對方處處完美。

在磨合中培養耐心,在交流中加深理解,相互扶持、彼此尊重,多一些包容與陪伴,學會換位思考和同理心,遭遇困難時也不忘幽默感。

往後餘生,願你遇到那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你與他分擔世事的無常,她陪你抵抗歲月的風雨,共同經營一段幸福的婚姻。

晨雨,希望大家都能遇到那個對的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主播:瀟君,不像90後的90後,世界縱然冷硬,但還好,還有令我們感動的人和事,而我,幸運地成為用聲音傳遞美好的人。新浪微博@沐芷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