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療小兒脾胃不合的6個常用穴位

東坡醫生 發佈 2020-01-04T04:40:28+00:00

有一個四歲男孩,父母說他睡眠差,容易醒容易出汗,消化不好胃口也不佳,有時候肚子會痛,我看他的舌苔有點肥膩苔。舌苔提示脾虛濕盛,脾虛濕盛會出現泄瀉的症狀。中醫講,肺氣足則有衛外固表止汗的功效,肺氣或者腎陰不足,會出現睡眠質量差容易出汗的症狀。

有一個四歲男孩,父母說他睡眠差,容易醒容易出汗,消化不好胃口也不佳,有時候肚子會痛,我看他的舌苔有點肥膩苔。

舌苔提示脾虛濕盛,脾虛濕盛會出現泄瀉的症狀。中醫講,肺氣足則有衛外固表止汗的功效,肺氣或者腎陰不足,會出現睡眠質量差容易出汗的症狀。另外胃寒則寒凝不通則痛,會影響胃的消化與吸收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胃寒積滯和胃痛腹痛等症狀。

小孩子生病在治療中,往往要比成人更加謹慎,在用藥上也要注意藥量的問題。對於治療上,可以遵循醫囑服用一些補肺氣,消食導滯的藥物。對於孩子胃部疾病的治療,中醫上小兒推拿,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並且安全有效,很適合父母在家為自己小孩治療。那麼對於上述病症,我們可以推拿按摩哪些穴位呢?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

一,板門穴

板門穴位於小兒手掌大魚際處,是兒科治療時的常用穴位,主要作用是通調三焦,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對於治療因脾胃不和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嘔吐腹脹腹瀉有很好的療效。

按摩手法:拇指按壓此處,先順時針按揉100次,再逆時針按揉100次。

二,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肚臍向上4寸處。按摩中脘穴,能夠疏肝養胃,消食導滯,針對上述患兒的胃寒食積停滯,消化不良以及胃痛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按摩方法:最好用兩根手指頭按摩這個穴位,力氣稍微大一點,先順時針後逆時針,以拇指螺旋紋面施力,堅持一般3到5分鐘。孕婦禁止按摩。

三,天樞穴

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開2寸處。按摩這個穴位能夠促進腸道蠕動,緩解腹脹症狀,治療小兒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

按摩手法:可以用大拇指按摩,力度稍大,產生酸脹的感覺是最合適的。孕婦禁止針灸。

四,龜尾穴

龜尾穴就是尾椎骨處。是小兒推拿按摩中經常用到的穴位,可以調理大腸的功能,對於止泄和通便有特別好的功效。

按摩手法:大拇指指腹輕輕按摩龜尾穴上,然後輕柔緩和的旋轉按摩,300次左右最好。

五,小天心穴

小天心穴位於大魚際與小魚際相接的手掌根部。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穴位,其實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能夠改善小兒的睡眠,能夠鎮靜明目,對睡覺突然驚醒等有很好的作用。

按摩手法: 用拇指按壓300次左右最合適。用指甲掐壓,3到5次每天。

六,二馬穴

二馬穴位於小兒手背無名指和小指掌指關節後的凹陷處。按摩這個穴位能夠滋補腎陰,順氣散結,是小兒推拿中重要的穴位,能夠改善上述說的出汗的情況,配合上述穴位按摩,共同治療疾病。除此之外,還能治療先天不足,氣喘的症狀,能夠大補元氣,用於一切虛證。

按摩手法:用拇指或者中指端按揉,揉100到300次就可以,也可以用拇指甲掐二馬穴,約掐3到5次就可以。



以上就是小兒推拿按摩的一些穴位和方法,我們在按摩的時候注意力度,不要太大,適中就可以,根據小兒的年齡來選擇力度。

學會這些,在小兒治療上有很好的幫助,每個穴位都有獨有的效果,可以自行根據症狀選用合適的穴位配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