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假天團:玩轉AI、抓捕千人,還把杜拜警察變成粉絲

華商韜略 發佈 2020-01-04T04:45:13+00:00

打假還是假打,這是一個問題。文丨華山韜略 熊劍輝「中國式打假」,正引發一場未有之變局。【1】1998年,除夕之夜。


打假還是假打,這是一個問題。

文丨華山韜略 熊劍輝

「中國式打假」,正引發一場未有之變局。

【1】

1998年,除夕之夜。

當全國人民闔家歡樂、共享團圓時,山西大同、朔州的老百姓在觀看春晚時,卻突然發現螢幕下方跑過一行小字——「緊急通知:我市近日流入清徐、文水、孝義生產的散裝白酒,已造成嚴重後果,望廣大市民不要飲用此酒。」

與此同時,一張天網驟然鋪開。大年三十午夜11點半,屬虎的王青華在本命年的當口,被抓捕歸案。

然而,預警為時已晚。大年初三,山西省檢察院接到的報告讓人大驚失色:假酒造成222人中毒,27人死亡。

案情並不複雜。1998年2月,山西文水縣農民王青華,用34噸工業甲醇勾兌出57.5噸散裝毒酒,出售給一眾個體批發商。這夥人在明知甲醇嚴重超標(後測定超過國家標準900倍)的情況下,依然四處販賣。

這麼做的唯一原因,是因為用甲醇勾兌「白酒」比真酒每噸便宜900塊。近60噸毒酒,能多掙5萬塊。而主犯王青華,兩年前就曾因販賣假酒鋃鐺入獄,結果出獄後非但不思悔改,還變本加厲。

這件事,由於性質極端惡劣,引發了最高層關注。1998年3月9日,王青華等6名主犯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從此,山西酒業慘遭重創。一句「勸君莫飲山西酒」,不但把汾酒從行業老大的位置上拉下馬,再也趕不上茅台、五糧液;更在全國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打假風暴。

然而,造假像說謊,不過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

2019年2月,在印度「大壺節」上,民眾酌飲了由本地土酒、進口蒸餾酒、汽車防凍液(含甲醇)奇異混搭的假酒後,釀出了一場175人死亡、297人送醫的慘劇。

地方政府火速打擊,收繳了7.9萬升假酒、抓捕了3049位嫌疑人。

但這事,在印度是家常便飯。2009年,古吉拉特邦毒酒案,136人暴斃;2011年,西孟加拉邦毒酒案,155人死亡;「大壺節慘劇」十多天後,阿薩姆邦再爆130人毒死的大案……

在已開發國家,同樣要小心假貨。

2019年「情人節」,英國警方鄭重提醒市民:買香水,須謹慎。在查處一處造假作坊時,他們發現:假冒香水不但含有氰化物、砒霜等劇毒物,更摻雜了尿液、老鼠糞便。「香水有毒」,這次不是鬧著玩的。

產業鏈的全球化,也悄然改變了假貨遊走世界的足跡。

2016年,公安部破獲一起特大假潤滑油案時發現,造假者的分工已跨越國界。那些假冒的「美孚」、「殼牌」、「嘉實多」,在馬來西亞生產、灌裝,從義烏、廣州儲存、分銷,再運往全國,欺騙了無數中國消費者。

西班牙的假奶粉、泰國的假燕窩、緬甸的假珠寶、韓國的假化妝品……不計其數的假洋貨,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特供中國。

中國不但是「洋假貨」的傾銷地,更是假冒偽劣的受害者。假貨泛濫,不僅是中國的難題,更是世界性難題。

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中國應該如何構建一個長期規範的、富有成效的打假體系?

就在近幾年,中國已經通過一連串政策「組合拳」,悄然逆轉著全球打假的格局。

【2】

2018年3月,中國將重組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消息,顯露出不同尋常的堅定決心。

很快,一場聲勢浩大的機構重組由此展開。以往,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誌等事務的監管之則,分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監總局多頭管理;如今,全部統御在重組後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名下。

這次出手,中國一舉打造出全球最大知識產權局。知產和打假行動,就此有了真正的「主心骨」。

最重磅的舉措,則是2019年11月24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著重提出:一要加快專利法、著作權法等專項法律的修改完善,大幅提高法定賠償上限;二要動用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等綜合手段,打好知產保護「組合拳」;三是明確時間表:2022年,要有效遏制侵權易發多發現象;2025年,要讓知產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並保持較高水平。

《意見》最突出的地方,在於第一次就知產保護,特別提出要「加大刑事打擊力度,研究降低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入罪標準」。為此,要「推進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的修訂完善」,乃至「提高量刑處罰力度,修改罪狀表述」。

如此明確、強烈的措辭,前所未見。

而伴隨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提高賠償標準、加大司法和行政處罰力度、降低入刑門檻等重大舉措,《意見》既表明了旗幟鮮明的態度,又是對全社會「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呼聲和不懈努力的全面回應。

此前,中國還從未以如此高規格,出台過知產保護的綱領性文件,力度與以往大不相同。

有專家表示,當中國GDP突破百萬億關口,加強知產保護,既是中國經濟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亦是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國經濟深度開放、融入世界的客觀要求。

【3】

加強知產保護,《意見》特別提出了「嚴、大、快、同」的「四字訣」。

「嚴」字當頭,彰顯的是懲罰力度。但在以前,入罪標準之低、懲罰力度之輕,向來是打假之痛。

2011年開始,安踏聯合警方打假時,總能抓到某位假鞋販子。他平生專賣假安踏,假鞋賣了數萬雙。但就算抓到他,又能怎麼樣呢?第一次沒收設備,第二次行政罰款,第三次判處緩刑。

最終,他一天牢沒坐,生意還越做越大。

2015年,公安部門打掉了一個奢侈品制假窩點;一年後,他們打掉一個新窩點時發現,抓獲的竟然是同一伙人。

當年,造毒酒的王青華都能反覆犯案,做個假鞋假包,算得上多大罪過?

阿里數據更顯示:2017年的740例制售假案件中,刑事判決129人,緩期執行104人,緩刑比例高達81%。

懲戒沒有震懾力,打假像做「無用功」,阿里首席平台治理官鄭俊芳曾無奈總結為:罪犯笑死、群眾急死、警察累死、消費者哭死。

但今時不同往日。

2019年11月1日最新實施的《商標法》上,針對惡意侵犯商標者,賠償額上限從以前的300萬提高到500萬。如此力度,在國際上都屬於較高水平。

其他像《專利法》、《著作權法》的「懲罰性賠償」條款,也修訂「在路上」。

《意見》還明確提出:除了「大幅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加大損害賠償力度」,還要「研究採取沒收違法所得、銷毀侵權假冒商品等措施」,甚至要「加大刑事打擊力度,研究降低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入罪標準」。

這可以理解為:造假一經查出,除了可能傾家蕩產,嚴重的將承擔刑事責任。

「大」字訣,體現出協作打假的大格局,就是要「建立健全社會共治」,打一場針對假貨的「人民戰爭」。

這點上,阿里打假聯盟(AACA)提供了一個絕佳樣本。

2017年1月,AACA正式成立,全球第一個24小時無時差打假共同體誕生。從此,品牌權利人、執法機關、電商平台三方緊密聯繫起來,迅速產生三方聯動效應。

在品牌方與阿里之間,各大品牌將真假識別深層知識賦能阿里,令阿里打假AI得以不斷精進;反過來,阿里通過AI防控識別,不斷將最新的制售假的技術、模式反饋給品牌方,助其線上線下全方位打假,形成完整閉環。

▲1月3日,阿里發布2019打假年報

在執法機關與阿里之間,目前已在長三角、泛珠三角13省(區、市)建立了線索通報、證據移轉、案件協查、聯合辦案、鑑定結果互認等制度,極大提升了打假效率。

2019年,公安部門在AACA協助下搗毀制售假窩點1314個,抓捕犯罪嫌疑人776人,涉案金額超37億。

由於跨領域、大協作知產保護模式卓有成效,LV、蘋果等170個品牌權利人成為AACA的堅定盟友。歷峰、雀巢、MCM等國際大牌更毫不諱言:之所以選在天貓開官方旗艦店,務實的知產保護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4】

但打假要真正有成果,必須擁有最先進的AI技術,才能踐行《意見》的「快」字訣。

2019年12月,某網店賣家將店內的「連衣裙」,偷改為某款口紅的特徵描述和商品詳情,企圖瞞天過海。結果商品發布一分鐘,就被系統發現、下架,商家因此遭受處罰。

這些精準打假的案例背後,涌動著阿里AI黑科技——知產保護科技大腦。

這顆「大腦」24小時運轉,識圖效率匹敵5萬人同時在線工作,在上萬顆圓球中找出一顆有黑點的混入圓球僅需毫秒。

更強大的是,它「人話」、「黑話」皆通懂,假冒偽劣的文字信息,不論語序顛倒、語義交雜,還是中、外、火星文+圖文混排,都難逃「法眼」。96%的疑似侵權連結,發布瞬間即被它秒殺。

靠著這些獨門絕技,2019年,阿里協助警方搗毀制售假窩點2029個,抓獲制售假嫌疑人從2018年的1953人增至4125人,上漲111%;與阿里聯手圍剿假貨源頭的區縣執法機關,從2018年的227個增至439個,新增93%。

這項神秘「黑科技」,2019年才曝光,並接連斬獲「人工智慧創新之星」、「2020創新研發獎」等國內大獎,打破「世界計算機視覺挑戰賽」紀錄。

有「快」科技加持,跨組織、跨國界、天下大「同」式打假,才能成為現實。

2019年11月,中國與阿聯警方密切配合,破獲了一起驚天大案。

原來,阿聯警方早就盯上了一個跨國造假犯罪團伙。團伙首腦,中東人,他一面在中東大肆發展分銷下線,一面遙控著中國境內的隱秘工廠。而那些成本不到兩三百假LV,通過不為人知的渠道運到杜拜,在高檔門店以上萬塊的正品價賣給消費者。

為此,阿聯警方反覆打擊20多次。但這個團伙不但死而不僵,規模還越打越大。

就這樣,阿聯找到了中方,警方和LV都找到了阿里。

儘管假貨根本不在阿里平台,但阿里手握打假聯盟、「知產保護科技大腦」兩張「王牌」,穿透制售假分子反偵察等手段展示的「煙霧彈」後,將散布在上海、深圳、佛山、陽江等地的「造假地圖」,精確描繪出來。

最終,中阿警方跨國同步出手,將57名境內外犯罪嫌疑人一網打盡,破獲了這件案值18億的「全球最大跨國假LV案」。

一出手就是斬草除根,LV、阿聯心服口服,紛紛為「中國式打假」點讚。

【5】

2019年7月,在一場知產聽證會上,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副主席柯林斯突然語出驚人:「我發現,美國公司的打假遠遠落後於阿里巴巴,簡直令人震驚。」

這樣的公然吐槽,雖是直斥亞馬遜、ebay等一眾美國公司,卻也反映了中國在數字打假和知產保護領域的領跑地位。

實際上,柯林斯並未誇大其詞。近年來,亞馬遜開放第三方平台,打開了假貨的「潘多拉魔盒」。品牌商不得不在亞馬遜上「手工打假」、疲於奔命。也就是說,要親自發現假貨連結後,再通知亞馬遜刪除。

這正是全球電商平台通用的「先通知-後刪除」原則。問題是,亞馬遜刪連結竟要花費好幾天。

而2019年,阿里平台96%疑似侵權連結一上線即被封殺,消費者舉報刪除的疑似侵權連結量再降57%,截至2019年9月底的一年內,平台新增活躍用戶9000萬;96%的知產投訴24小時內即被處理,阿里知產保護平台的品牌權利人入駐量再增20%;每萬筆交易疑似侵權商品量僅1.03筆,5年內下降67%。

顯然,中國走在了美國的前面。

對此,全球奢侈品法律聯盟主席莫斯特評價表示:阿里的數字化打假新模式,正成為全球知產保護的「黃金標準」。

這被認為是比肩中國高鐵、移動支付的高度讚譽。

而這套打假的制度技術,不但被《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的嚴重表揚,更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全國推廣,甚至把歐洲刑警組織、國際刑警組織、新加坡知識產權局等也吸引過來,紛紛要求強化學習。

嘗到甜頭的杜拜警察總局最直接:先拜訪阿里,再要求加入AACA。

以「技術賦能+多元共治」為內核的「中國經驗」,正成為知產保護的全球共識。

打假的全面進步,也令中國漸次邁入世界知產大國行列。

權威數據顯示,中國知產保護社會滿意度,已從2012年的63.69分,提高到2018年的76.88分;而世界知產組織《2019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也表明,中國排名從2013年的35位,大幅攀升到第14位,已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

這樣的成就,可謂來之不易。

但是,一些電商平台依然對假貨採取縱容、包庇、默許的態度:他們嘴上「打假」,手上「假打」,不斷製造出「假貨窪地」,讓品牌方和消費者持續付出代價。

如此現狀下,中國亟需實現跨平台知產保護,即:「一處侵權,處處受限」,讓假貨無處藏身、造假者成全民公敵,「打死」的假貨才不會捲土重來。

而俯瞰中國經濟發展的宏大進程,知產保護也確實到了不得不發的境地。

改革開放前40年,中國尚能憑藉人口、環境和制度的粗放性放手一搏;但當下,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全面上漲,中國什麼都「不便宜」了。發展科技、激發創新、保護知產,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必由之路。更可喜的是,面對5G、AI、工業4.0等席捲未來的科技浪潮,中國絕非落後者,某些方面甚至占據競爭優勢。

加強知產保護、搶占科技高點,將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國運之本。

誠如國家最高領導人深刻指出的: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