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 北魏宣武帝的景陵

法治熱點關注 發佈 2020-01-04T05:07:49+00:00

北魏宣武帝景陵在洛陽市北8公里處的邙山上,位於洛陽古墓博物館西院,是一雄偉壯觀的大冢,由於此冢的存在冢西的村莊便命名為「宣武村」,後改為「冢頭村」。北魏宣武帝景陵是建國以來經國家批准科學發掘的第二座皇帝陵,也是我國目前挖掘開放時代最早的帝王陵。

北魏宣武帝景陵在洛陽市北8公里處的邙山上,位於洛陽古墓博物館西院,是一雄偉壯觀的大冢,由於此冢的存在冢西的村莊便命名為「宣武村」,後改為「冢頭村」。

北魏宣武帝景陵是建國以來經國家批准科學發掘的第二座皇帝陵,也是我國目前挖掘開放時代最早的帝王陵。宣武帝為北魏第八代皇帝,名元恪,孝文帝第二子,公元499年~515年在帝位,繼承了其父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公元515年死於洛陽,葬景陵。

北魏宣武帝景陵封土呈圓形,直徑110米,現高24米。地宮置於封丘之下,坐北面南,由墓道、前甬道、後甬道和墓室的部分構成,全長56米余。墓室平面近方形,棺床置於墓室西部,由15塊方形大青石板拼成,整體為長方形。北魏宣武帝景陵在宋金時代和民國年間曾遭盜掘,現已復原出青瓷盤口龍柄壺、陶硯、石帳座、殘石燈等十餘件文物。由此證明,地宮內陳設已超越了北魏陵制規定的不設明器、不置素帳和瓷瓦之物的限制,對研究北魏時期的葬俗、陵寢制度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墓道前20米處建有總面積200平方米的宣武帝祭堂,堂內四壁鑲嵌8幅描繪元恪生平的工筆畫;展櫃中陳列40餘件景陵和北魏出土文物及複製品。

北魏宣武帝景陵氣勢壯觀,結構完整,風格樸實,色調雅素,具有較高的歷史、考古、文物、建築、科研和觀賞價值。現與古墓博物館合為一處旅遊點。

宣武帝元恪是北魏孝文帝的第二個兒子。本來這個鮮卑族的政權原姓拓拔,但孝文帝太喜歡漢人的文化了,另外為了便於統治國家,於是由山西大同遷都到洛陽,全盤漢化,連自己的姓都改成「元」,於是他兒子宣武帝也就開始姓元了。

帝據說從小很大度,喜怒不形於色,且高雅儉素,因為原太子元恂被廢,才輪到這個小伙登上歷史舞台。他在位期間(499年--515年),北魏政治、經濟、文化仍處穩定發展階段,當時也出現國富民康的昇平景象,北方經濟比較繁榮,他重修國子太學,重視教育、文化。他征五百萬民工擴修洛陽城,使洛陽城當時四個方向規模各擴大了約十公里。他擴大對外聯繫,和伊朗、印度、朝鮮地域等國,保持密切文化、貿易聯繫。當時洛陽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貿易大都市。

北魏政權統治日益腐朽,豪門貴族競相奢侈。宣武帝崇信佛教極度痴迷,養西域僧人3000餘人,建造龍門石窟。貴族爭相效仿,佛教大行。當時僅洛陽城內就建佛寺五百多座。州郡修建寺廟多達一萬三千多處。可謂觸目驚心、不可想像。佛教泛濫,國家耗費的財力巨大,官吏貪污,加上災荒連年,迫使天下時常暴發起義。在內憂外患中,元恪病倒並崩於洛陽,年33歲,被葬於邙山景陵。宣武帝之死,成為北魏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從此,這個曾經牛氣沖天的政權內部開始紛爭不已,皇帝廢立無常,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孝文帝遷都洛陽後,以自己為表率,要求子孫葬於洛陽。所以孝文帝長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莊帝靜陵均在邙山上。周圍區域內還有許多宗室貴戚墓葬分布其間,成為以南北為軸線的北魏皇陵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