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不做皇帝?是有什麼政治智慧和現實困境嗎?

青燈問史 發佈 2020-01-04T05:41:49+00:00

陳壽《三國志》開篇對曹操的介紹很簡單:「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參之後......莫能審卻生出本末。」「年二十,舉孝廉為郎。」從以上文字可見,曹操出身官宦世家,二十歲的時候舉孝廉入仕途。圖片來自網絡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舉孝廉」,這是曹操踏入仕途的門檻。

陳壽《三國志》開篇對曹操的介紹很簡單:「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參之後......莫能審卻生出本末。」「年二十,舉孝廉為郎。」從以上文字可見,曹操出身官宦世家,二十歲的時候舉孝廉入仕途。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舉孝廉」,這是曹操踏入仕途的門檻。漢代提倡以孝治天下,自古「忠孝」一詞,由孝及忠,是儒家傳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漢朝統治者政治思想統治的基礎。統治者就是以儒家思想作為政治基礎,進而達到「推孝為忠」的結果,形成對等級制度的維護和思想灌輸。

舉孝廉」起源於漢武帝劉徹,後來成了漢代人走向仕途的重要通道之一。是漢代察舉制選官任官的一種,除了「舉孝廉」為官,還有茂才、明經、有道、方正等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說明了。曹操二十歲就被舉孝廉出仕,又如何認定他的忠孝呢?要知道,按照舉孝廉的程序原則,當時能夠舉孝廉出仕的人平均年齡均在五十歲左右。這不難理解,自己的前半生因為孝道父輩才能有所察舉,一個毛頭小子,尚剛為成人,怎麼察舉他的孝廉舉止呢?


所以,曹操舉孝廉出仕是令人懷疑的,因為缺乏足夠的史料證明。如此,在曹操平定北方之後,手握大權,對皇帝之位唾手可得之時,然,儒家思想仍然是整個社會的思想基礎,「推孝為忠」仍然是統治階級的基本意識形態,況且曹操舉孝廉出仕本身就充滿疑雲,他就更不能廢掉漢獻帝而自立,那不是擺明否定整個社會的基本思想政治基礎嗎?縱觀東漢末年後期,董卓等人行漢皇室廢立,惹得天下豪強並起反對,沒有一個是好下場的,行廢立都如此,就更不用說取代漢室自立了,曹操其實也很忌諱。

其次,我們來看看東漢末年的基本政治生態。東漢中、後期,後宮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皇室幼主只能藉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東漢朝廷日益腐敗,而豪強勢力大肆兼并土地。

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昏庸無道、橫徵暴斂、農民不堪重負。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才將民變基本平定,但卻導致了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初平元年,又起董卓之亂,從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曹操雖出身官宦世家,但卻是豪強眼中的「另類」,因為他自出仕之日起,就對豪強給予嚴厲打擊。要知道,劉秀建立東漢政權,主要的政治基礎就是世族豪強。到曹操掌握大權後,即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

反觀袁紹,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并,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大、兵多、糧足,終為曹操所敗。

從依靠豪強到打擊豪強無疑是緩解階級矛盾的重要舉措,曹操顯然不能將這個名聲直接背到自己身上,這個過程勢必是漫長和痛苦的,是「皇室政府行為選擇」,曹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是他知道稱帝不是一個愉快的過程,而是一個鋪墊準備的漫長過程,他知道暫時不稱帝有利於他奠定更加牢固的權力基礎,為將來曹丕稱帝創造更好的條件。


最後,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天下格局。曹操官渡之戰後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而在南方,漢朝皇室的後裔劉備和江東孫權與曹操形成漢末最大的三股勢力。赤壁一戰,讓曹操對統一天下有了新的認識,對於南方的劉備和孫權,曹操還沒有絕對的信心完成統一。

即使後來曹丕稱帝後,多次發動了對東吳和蜀漢的戰爭,但都未能如願,如此看來,曹操當時未能在赤壁之戰中取勝,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時劉備以「匡扶漢室」為政治口號,孫權三世立於江東,天下諸侯並起的政治口號多是以輔助漢朝皇室為主,黃巾軍所謂「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最終還是被諸侯鎮壓了的,董卓行漢室廢立成為天下標靶,袁紹和韓馥也想立劉虞為帝,名義上都是在維護漢室,打自己的權力算盤。曹操多次對董卓的行為義憤填膺,對袁紹韓馥立劉虞為帝也十分不恥,他又如何自己來稱帝,廢黜漢王室呢?


如果那樣,曹操就會被天下人恥笑成出爾反爾不說,像劉備孫權等皆可以所謂正統的名義給予曹操軍事和政治上的壓力,曹操沒有必要惹下眾怒。

曹操真不想稱帝嗎?我看未必,時機和條件不成熟是曹操不稱帝的主要因素,以上三點可謂主論,也可以從另一方面說,他是在為曹丕稱帝打基礎,而他自己,單單從「舉孝廉」出仕這一關來說,都還沒有過。

這就是曹操的隱忍的智慧,可是現實的困境也令他止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