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部樂出發,探尋唐朝樂舞的盛行

小胡文史 發佈 2020-01-04T05:59:32+00:00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極為繁華的朝代。唐朝除了詩歌的繁榮之外,還有一種藝術樣式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這便是樂舞——具有唐朝藝術特色的音樂藝術形式。對於唐朝的樂舞來說,無論是其規模之龐大、形式之豐繁,還是結構之完整、藝術水平之高超,其在中國音樂舞蹈發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地位和影響。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極為繁華的朝代。唐朝除了詩歌的繁榮之外,還有一種藝術樣式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這便是樂舞——具有唐朝藝術特色的音樂藝術形式。對於唐朝的樂舞來說,無論是其規模之龐大、形式之豐繁,還是結構之完整、藝術水平之高超,其在中國音樂舞蹈發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地位和影響。因而在唐朝時,無論是宮廷樂舞,亦或者是民間歌舞,都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就某種程度來說,這一特殊的藝術形式甚至是唐代精神的集中展現。

一、在繼承與繼承的基礎上形成的唐朝樂舞,愈發的趨於成熟,並達到中國古代樂舞藝術發展的巔峰階段

初唐時,由於戰爭、經濟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要建立一個完全屬於大唐的、全新的音樂制度極為困難,於是就採取了一個相對容易的辦法,即繼承隋朝的制度。

因而唐朝的九部樂和十部樂等,就是在隋朝的七部樂、九部樂的基礎上改編而成。此外,初唐之時,在繼承隋朝的音樂機構與體制的同時,又進一步地完善和豐富樂舞管理機構,從而使得唐代樂舞的發展有著堅實的物質載體。

唐朝的樂舞除了有觀賞性的和自娛性的劃分之外,通常也可以劃分為傳統樂舞、新創樂舞等。傳統樂舞是指繼承前朝的樂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樂舞,例如當時流行的《太平樂》等。與傳統樂舞相比,新創樂舞則是針對於那些在唐朝時所新創的、嶄新的樂舞,比如《大定樂 》等。

而這種新創樂舞具有的鮮明的特點是將音樂、舞蹈和詩歌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進行有機的融合,從而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樂舞套曲。

從總體上看,唐朝的樂舞在漢朝的百戲舞蹈的基礎之上得以實現的。同時,又因為受到南北朝時期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音樂文化的影響,故而樂舞在有唐一朝不僅實現了其質的飛躍,而且在藝術表現上也更趨於成熟,以至於達到了我國古代樂舞藝術發展的巔峰階段。

二、經濟、文化、政治、心態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對於樂舞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促使了唐朝樂舞達到了鼎盛時期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唐朝以其獨有的開放姿態與進取精神,使得唐朝不論是在軍事還是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國家。政治上,促使「貞觀之治」產生的制度,紛紛被周圍的國家模仿;

經濟上;「開元盛世」使得唐朝成為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而長安更是成為了聞名的國際之都;藝術上,詩歌、樂舞藝術都是空前繁榮。以樂舞來說,由於諸多方面的原因,唐朝樂舞也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並和唐詩分庭抗禮。

(一)前朝為唐代樂舞的發展打下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縱觀樂舞的發展,這一藝術形式是伴隨著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的。唐朝樂舞從萌芽到發展再到強盛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漢朝、隋朝等都具有各自時代特色樂舞,因而這些前朝的樂舞就為唐朝的樂舞的興盛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原始社會時,出現了一些以宗教、戰爭、狩獵為主題的樂舞;在奴隸社會時,則是出現了有著嚴格的禮樂制度的樂舞;漢朝時,出現了「百戲」這樂舞形式;魏晉南北朝時,樂舞的發展更是達到了趨於成熟的階段。因而,唐代的樂舞是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而走向巔峰階段的。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影響。

(二)統治者對於樂舞的喜愛是必要的政治保障。

雖然唐朝各個方面的繁榮為樂舞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但樂舞的繁榮,更是離不開統治者的大力支持。從唐朝的歷史來看,有著皇帝對樂舞情有獨鍾。以唐玄宗為例,被譽為「歌舞皇帝」的李隆基有著高超的樂舞技藝水平,寫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因為,李隆基直接促進了唐朝樂舞的發展。不僅僅通過文學的方式,還有通過對樂舞的機構體制進行完善、制定相關的政策等政治上的方式,促進樂舞的發展。

(三)採取了更為開放和創新的文化心態

就唐朝而言,不僅強調「和」作為樂舞的主題,不進行雅俗之分,更是使音樂回歸到其娛樂的性質上。此外,則是廣泛吸收借鑑胡樂等具有異域風情的音樂形式。同時,唐人所具備創新意識也是功不可沒。從史實可以發現,唐朝時期人們,在文化領域上往往極為反對模仿他人,更多主張變革和進取。認為要在以自身的觀察與體驗的基礎上,進行批評性的思考,從而具有個人特色的藝術風格的風格。

三、以唐代樂舞為代表的俗樂的盛行,與當時社會的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從而也對唐代產生了諸多的影響

(一)極大的促進了民族之間的文化大融合與交流。

漢名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等諸多方面的融合和交流,在唐朝出現了一個高潮階段。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繁榮、文化的發達等多方面原因,促使唐人有著強烈地民族自信心。因而,整個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氣魄,對外來文化進行充分地吸收與消化。而這種吸收與消化的過程中,樂舞更是起到了一個先行者的作用。

由於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使得西域的樂舞開始大量的傳入中國。從而促使曾因魏晉戰亂而極度缺失的中原音樂和舞蹈,又得以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之外,樂舞也推動了其他方面的民族交流,比如服飾所受到的影響更是明顯。總之,樂舞在這一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先導作用。

(二)樂舞的發展和佛教關係密切,並對之產生了影響

由於統治者的提倡,唐朝之時的佛教極為盛行,因而佛教的音樂也就一樣盛行。此時,佛教音樂在創作和演唱等方面也達到了頂峰。從實際生活來看,寺院不僅僅是宗教場所,同樣也是民間娛樂的場地。所以也有很多僧人參與到樂舞活動之中。

在和民間的接觸過程中,佛教也在不斷地借鑑當時被百姓所喜愛的樂曲。加之,題材的範圍是取材於佛教,而音樂也同樣採用宗教音樂。外來和本土化的相結合,促使這一類樂舞更帶有別具特色的異域風情。

(三)誘發了奢靡的社會風氣的盛行

初唐時,樂舞首先在民間流行起來,之後再逐漸地影響到宮廷。唐朝各個時期的皇帝自身,對於樂舞也是及其喜歡的。「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所以不僅引起了普通百姓對於樂舞的關注,也受到了有著較高藝術修養的文人士大夫階層的喜愛。

尤其是在賓朋相聚的時候,甚至可以說達到了「無舞難盡歡」的地步。因而,樂舞這一活動也就成為其日常生活重要內容。又由於樂舞的盛行,使得這一特殊的活動不僅成為了業餘娛樂的主要方式,也變成了文人墨客用以抒情言志的主要工具。

在唐朝,樂舞的自身所固有的交際作用已讓位於觀賞作用。在樂舞表演中,大多由經過專門訓練的樂伎進行表演,而這些樂伎更多是私人所蓄養的。也正因如此,雖然樂舞的興盛促進了音樂和舞蹈藝術的發展,但也必然地導致了奢靡的社會風氣的盛行。特別是「安史之亂」這場社會大變動後,使得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普通百姓,都滋生了及時享樂的情緒。於是,盡情地享受聽歌觀舞所帶來的感官上的刺激,也就成了他們人生價值實現的具體實踐。

總之,縱觀唐朝樂舞的發展及其影響,可以充分的感知到,唐朝那種極為開放、自信的心態,以及強大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物質實力,都為中國古代音樂舞蹈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此外,唐朝樂舞的發展,更是為之後的關於音樂舞蹈這一領域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舊唐書》

《樂書》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