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能不能吃?自熱火鍋會不會炸?2019食品安全「全解讀」

科學網 發佈 2020-01-04T06:13:46+00:00

文 | 李晨陽辣條兼具「草根性、民族性,原創性」,但就是不能太任性!2040年全球「人造肉」的市場份額將達到60%!你喝的酸奶里,益生菌還活著嗎?朋友圈裡爆火的各種測評報告到底能不能信?

文 | 李晨陽

辣條兼具「草根性、民族性,原創性」,但就是不能太任性!

2040年全球「人造肉」的市場份額將達到60%!

你喝的酸奶里,益生菌還活著嗎?

朋友圈裡爆火的各種測評報告到底能不能信?

……

「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多位專家對2019年度十大食品相關熱點詞進行了深入解讀。



熱詞一: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測評報告不能亂髮啦!

解讀專家:羅雲波,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

中國農業大學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來,一些不負責任的非專業機構,動輒發布一些不科學測評報告,損害了依法依規生產經營食品企業的利益。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未依法取得資質認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食品檢驗信息。



熱詞二:

減鹽減油減糖——口味是肯定能夠改變的

解讀專家: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



我國居民膳食存在高鹽、高油、高糖的問題。「三減」目的是減少膳食中鹽、油、糖攝入量,是實現合理膳食的一個方面。

推動「三減」需要增加科技方面的支持,解決產品風味變化、保質期縮短等問題,要創新研發新食品,引領健康轉型。



熱詞三:

「人造肉」——2040年全球「人造肉」的市場份額將達60%!

解讀專家:王守偉,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



「人造肉」是非自然生產、有類似肉品口感食品的代名詞,通常分為植物蛋白肉和細胞培育肉兩大類。

面對人類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人造肉」的出現為有效減少畜牧業占地、水資源使用和溫室氣體排放,解決人類當前面臨的問題提供了良好途徑。



熱詞四:

辣條——草根性、民族性,原創性,但是不能「任性」

解讀專家:譚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目前「辣條」產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遵循「工藝上必須且全部符合國家標準」的原則。

行業還制定了「三減」(減鹽、減油、減糖)目標:在目前的基礎上降鹽30%,降油20%,降糖40%的。



熱詞五:

益生菌——低溫保存酸奶,益生菌活性更有保證!

解讀專家:陳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理事長、江南大學副校長;何國慶,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副主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教授


益生菌的核心特徵是足夠數量、活菌狀態和有益健康功能,健康功能應建立在臨床試驗評價和循證醫學證據基礎上。目前我國市場上使用的益生菌安全性已得到權威機構認可。

消費者在購買酸奶時應根據標籤合理保存,低溫酸奶應在冷藏條件下銷售,購買後回到家裡應儘快放入冰箱冷藏並及時飲用,以保證其菌株活性。


熱詞六:

自加熱食品——吃得小心,才能放心

解讀專家:路福平,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



自加熱食品安全性總體可控,但「自加熱包」的安全風險應予以充分關注,以防止偶發的「自加熱食品破裂」或「自加熱食品溫度不穩定」等現象。

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來操作,不要將正在加熱的食品包裝直接放置在不耐高溫的材料上,避免發生風險。



熱詞七:

特醫食品——營養投入一元錢,搶救費用降一百

解讀專家:任發政,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世衛組織提出在營養保健上多投入1元錢,在治療上少支出8.5元,並節約100元搶救費用,營養支持可謂不可或缺。



熱詞八:

網紅食品——當心那抹「紅」,變成一片「黑」

解讀專家:馬冠生,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

網紅食品由於特殊銷售渠道,增加了商家的可操縱空間,也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空白和盲區。

消費者不能盲目「追紅」,選購食品時要選擇有經營許可證的店家,儘量選擇有食品成分標籤的食品。



熱詞九:

食育——要從娃娃抓起

解讀專家: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



食育是傳授食品科學知識,傳播飲食文化,使公眾養成健康飲食觀念和行為的教育。它是提升公民科學素養的重要環節,是綜合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最終達成科學認知、合理膳食、品鑑知禮、傳承文化的教育目的。食育工作應重點面向兒童、青少年。



熱詞十:

食品真實性——「食品造假」魔高一尺,「鑒偽檢測」道高一丈

解讀專家:吳永寧,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真實性與溯源分會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陳穎,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保障食品真實性可遏止「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亂象。應加大食品真實性的科技投入,攻克食品真實性技術難點和監管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