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明教授:高血糖和相關內分泌疾病,臨床診治中注意這幾點 | 醫脈通專訪

醫脈通內分泌科 發佈 2020-01-08T06:31:50+00:00

醫脈通現場報導,未經允許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醫脈通現場報導,未經允許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導讀: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三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19)期間,醫脈通有幸邀請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益明教授接受專訪,李益明教授是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常委、糖尿病與相關內分泌病學組組長,我們就高血糖和相關內分泌疾病為主題採訪了李益明教授,小編將內容整理如下,分享給大家。

血糖升高與糖尿病診斷

機體內有很多激素與血糖相關,與甲狀腺激素、皮質激素等其他激素不同,胰島素是體內唯一降血糖的激素。當體內升糖激素的作用超過了降糖的胰島素,就會引起血糖升高,但是血糖升高和糖尿病並不能劃等號,血糖升高包括糖調節受損和糖尿病,前者是指血糖升高但還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主要包括糖耐量減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損(IFG),而糖尿病則是血糖更高的病理狀態。

診斷標準:糖尿病的診斷以靜脈血漿葡萄糖值為準,有糖尿病症狀並且隨機(餐後任何時間)血漿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7.0mmol/L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小時血糖≥11.1mmol/L為其診斷切點。

當血糖升高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就被稱為糖調節受損:當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被稱為空腹血糖受損(IFG);OGTT2小時血糖>7.8mmol/L,而<11.1mmol/L則為糖耐量減低(IGT)。這部分患者需要積極干預,避免其進一步進展到糖尿病。這些患者在使用其他藥物時,要謹慎選擇一些對血糖有影響的藥物,比如糖皮質激素小劑量長期使用和大劑量短期使用,都會升高血糖,甚至成為糖尿病。

應激因素導致血糖升高:李益明教授提到,在評估高血糖和診斷糖尿病時,不但要參考血糖水平,還要了解血糖升高的原因,要排除一些導致血糖短時變化的繼發性因素,以做好鑑別診斷。像感染、發熱等應激因素導致的高血糖,機體血糖短暫升高,等應激因素解除後,血糖會自然下降,尤其對於住院患者出現的高血糖,我們需要注意這一點。一個長期禁食的成人行OGTT試驗時,也有可能血糖明顯升高。因此,對於沒有「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症狀的人出現血糖檢測指標異常,一般需要在非同日重複進行上述任一指標的檢測,來確證糖尿病的診斷。

內分泌疾病與糖尿病

診斷糖尿病之後,還需要分型,不同類型的糖尿病診療方案不同,除了大家熟悉的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之外,還有一類發病率不高的糖尿病,即特殊類型糖尿病,比如胰島β細胞功能遺傳性缺陷、胰島素作用遺傳性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內分泌疾病、不常見的免疫介導性糖尿病以及其他與糖尿病相關的遺傳綜合徵,此外藥物和化學品也會導致糖尿病。李益明教授著重介紹了一些內分泌疾病引起血糖升高的特點,這些內分泌疾病往往導致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增加,打破了機體的血糖調節平衡,從而引起血糖的異常,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包括:

1. 肢端肥大症這類患者生長激素(GH)分泌過多,GH有促進生長的作用,引起軟組織、骨骼及內臟的增生肥大。同時,生長激素會加重外周組織的胰島素抵抗,促進脂肪和糖原分解,大約有35%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合併有糖尿病,尤其見於病程長或年長者

2. 皮質醇增多症主要包括垂體ACTH瘤和腎上腺腺瘤,患者腎上腺皮質分泌過量糖皮質激素所致,臨床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高血壓、高血糖、骨質疏鬆等。有比較典型的體徵,皮質醇有拮抗胰島素,又有促進糖異生的作用,同時也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因此臨床上會出現血糖升高,一些患者有糖尿病相關症狀,被稱為類固醇性糖尿病。

3. 胰高糖素瘤其是一種非分泌胰島素的罕見胰腺內分泌腫瘤,以中老年女性多見,胰腺的腫瘤產生過多的胰高糖素。胰高糖素瘤患者中普遍存在糖耐量異常,但是74%-96%的患者是在疾病進展過程中出現糖尿病,而首診時存在糖尿病的患者僅為38%。

4. 嗜鉻細胞瘤為起源於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或其他部位的嗜鉻組織的腫瘤,這種瘤能持續或間歇地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兒茶酚胺類激素拮抗胰島素的作用並可直接影響胰島素分泌,但這類激素在糖尿病病因學中並不占重要地位,有部分嗜鉻細胞瘤患者出現高血糖,但是糖尿病發生少見。不過血漿兒茶酚胺水平升高可加重原有的糖尿病代謝紊亂,甚至誘發急性併發症,因此在臨床上要引起警惕。

5.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亢主要的臨床特點是高代謝表現,因此會出現多食、消瘦等症狀。甲狀腺激素會影響能量和營養代謝,一方面增加周圍組織糖的消耗,另一方面又促進糖的異生,因此甲亢患者也容易發生血糖異常,這部分患者一般空腹胰島素水平正常,而餐後胰島素水平高於正常人,可存在餐後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症共存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合併甲亢,那麼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加重,並在一定情況下誘發酮症酸中毒。

6. 醛固酮增多症之前人們認為醛固醇增多症有高血壓、低血鉀和糖耐量異常的三聯征,但數據表明血糖異常的情況不到一半,且程度較輕,但值得一提的是缺鉀性腎病引起多尿、夜尿增多和口渴等症狀,以及缺鉀引起的糖代謝紊亂,可以導致患者被誤診為真性糖尿病,需要注意查找原發病症,正確處理。

如何在診療中找到真兇?

在臨床上,很多疾病的症狀不一定典型,遇到初診糖尿病的患者要仔細詢問病史和認真查體,尤其對於沒有糖尿病家族史,年輕起病非肥胖者,需要排除繼發性糖尿病。此外,當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數值不匹配,或者常規降糖治療效果不佳時,都需要仔細梳理,在蛛絲馬跡中查找真兇。

2.劉靜教授:糖尿病患者的綜合管理,這幾點容易被忽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