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與合唱融為理想「人聲」| 鑒碟

音樂周報 發佈 2020-01-08T06:32:03+00:00

文 | 張可駒朱里尼畢生擅長指揮聲樂作品,除了那些現象級的歌劇演出之外,聖樂傑作也屬於他指揮藝術的核心。不過,相對於交響樂和歌劇,朱里尼灌錄聖樂作品的唱片較少。其中最著名的錄音當屬EMI發行的威爾第《安魂曲》,但仿佛是與之平行,莫扎特的《安魂曲》也一直是指揮家心繫的作品。

文 | 張可駒

朱里尼畢生擅長指揮聲樂作品,除了那些現象級的歌劇演出之外,聖樂傑作也屬於他指揮藝術的核心。不過,相對於交響樂和歌劇,朱里尼灌錄聖樂作品的唱片較少。其中最著名的錄音當屬EMI發行的威爾第《安魂曲》,但仿佛是與之平行,莫扎特的《安魂曲》也一直是指揮家心繫的作品。兩部傑作,他都先後在EMI和DG留下商業錄音。

不過,DG版威爾第《安魂曲》名聲遠不及EMI版,後者始終被推為該作的首選錄音之一。至於莫扎特的《安魂曲》,朱里尼的兩張唱片似乎都不那麼有名,至少對於他本人的聲望來說是如此。《安魂曲》是莫扎特的遺作,雖然其中很多是由他人續寫,卻能大致構成一個整體,也成為作曲家最受歡迎的聖樂作品。因為該作的戲劇性很強,並且如某位古樂專家所言,續寫者應該是得到了莫扎特的手稿作為重要的參照,否則那樣的品質是無法想像的。哪怕不是特別擅長演繹莫扎特的指揮家,也可能留下該作的錄音,或許是因為演出效果太好了。

無論相對於伯姆、卡拉揚、伯恩斯坦的現代樂隊版,還是哈農庫特、加德納等人的本真版,朱里尼灌錄莫扎特《安魂曲》的兩次錄音都未被視為該作的旗幟性演繹。在我看來,這是莫名且十分遺憾的。尤其對後一次,也就是這裡所推薦的索尼版錄音而言,更是如此。可換一個角度,也不難理解,指揮家確實呈現了很特別的演繹,但其中也的確凝聚了他作為聖樂專家的畢生修為。這位大師長期以英國為根據地,兩次莫扎特《安魂曲》的商業錄音都是由英國愛樂樂團與合唱團演出,彼此之間的差異卻不小。

朱里尼的中期風格相當富有戲劇性,大致以上世紀60年代的演出為代表,彼時他所表現的速度變化尺度很大,也很自然地提示出指揮家對於前輩大師的汲取。這方面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為EMI灌錄的勃拉姆斯交響曲。索尼這版莫扎特《安魂曲》灌錄於上世紀90年代初,此時刻畫這部高度戲劇性的傑作,朱里尼已完全不再倚重於效果強烈的快慢變化來表達戲劇性。他為作品選擇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步調,甚至你很難說整體是偏快,還是偏慢。指揮家在這種恰當中,又顯現出演繹者充分的主觀性。同樣關鍵的是他在不減慢速度的情況下,營造出異常寬闊的線條的本事,再次讓人回望老一輩德奧學派的世界。

EMI版《安魂曲》灌錄於上世紀70年代末,彼時朱里尼激盪的中期風格已快走到盡頭。那次錄音就橫向的速度控制來看,仿佛由他中期典型的激昂、起伏,轉變為舒展、深邃。但事實上,朱里尼在速度與結構方面依舊引入了很強的力度對比。雖然由於音響樸素,並未顯出某些版本(如卡拉揚的數碼版)的輝煌效果,音樂表現的強度卻足以彌補速度變化中戲劇性的「不足」。到了上世紀90年代的演繹中,力度對比的戲劇性被淡化,整體的戲劇效果卻又變得更強烈,也更加無處不在。朱里尼在此展現了一位指揮最獨特的晚期境界之一,如果說它沒有克列姆佩勒、切利比達克後期的那種醒目,純粹是因為其中有非常溫柔的東西。

因為朱里尼在此,仿佛是將「歌唱的美感」絕對化了。聲音的充實度快要到達極限,卻不是單純的厚重,而是內聲部的分量被發掘到底。在那種全然立體的音響造型中,合唱的「質感」(借用富特文格勒關於樂隊的說法)而非「厚度」過於驚人。與此同時,音響的柔和又為其帶來意想不到的透明度,以及絲絨般迷人的輪廓。相對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演繹手法,這時的朱里尼似乎有意「逆向操作」,力度對比緩和不少,自由速度的起伏卻強化許多。不難想見,前一次錄音中的對比效果若在此重現,就很可能同大師苦心經營的聲樂質感互相掣肘。指揮家在Rubato中的大手筆,很多精彩獨到之處,也都是依照那獨特的音質與和聲效果來展現。

只有對聲樂藝術真正把握到爐火純青的人,才可能如此駕馭,將一切融合成為完美的歌唱句法,同時又不擾亂原作的結構。並不誇張地說,富特文格勒是將樂隊作為一件「樂器」般從容地駕馭,晚期的朱里尼則是將樂隊與合唱團融合成為理想的「人聲」。當然,這勢必是一個深諳莫扎特風格之「人」。極深的撫慰成為核心,並齊於德奧巨匠的結構觀念則是其揮灑的基礎。相對於克列姆佩勒、切利比達克的晚期風格,朱里尼在這款錄音中展現的音樂世界真正符合他「聖人」的美名。

- THE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