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綜合徵的診斷和治療:2020年美國胃腸病學院臨床指南精講|指南共識

醫脈通肝臟科 發佈 2020-01-08T06:40:52+00:00

2020年1月,美國胃腸病學院(ACG)發布了肝、腸系膜循環障礙管理指南,其中包括布加綜合徵的診斷和治療最新進展。原發性布加綜合徵(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特徵是肝靜脈流出道血栓性阻塞,其阻塞部位可發生在肝內小靜脈、肝主靜脈和下腔靜脈。

2020年1月,美國胃腸病學院(ACG)發布了肝、腸系膜循環障礙管理指南,其中包括布加綜合徵的診斷和治療最新進展。

原發性布加綜合徵(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特徵是肝靜脈流出道血栓性阻塞,其阻塞部位可發生在肝內小靜脈、肝主靜脈和下腔靜脈。需要注意的是,由惡性腫瘤或肝靜脈的外在壓迫所引起的繼發性BCS不在此文討論範圍。

一、流行病學和血栓形成的病因

在西方國家,原發性BCS的發病率為0.5-2人/百萬人,而亞洲國家的BCS患病率更高,為5-7人/百萬人。其發病率的差異性可能是由於血栓形成前的不同危險因素。

大多數原發性BCS患者的血栓形成病因已被確定(表1)。79%-84%的患者至少罹患一種血栓性疾病,25%-46%的患者存在2種或以上的血栓性疾病。骨髓增生性腫瘤(MPN)的罹患人數約占BCS病例的一半。

表1 布加綜合徵的病因

核心要點

➤ 建議所有BCS患者均應進行獲得性和遺傳性血栓形成疾病的篩查。且由於BCS患者很可能存在2種或以上的血栓性疾病,所以某一患者即使存在1種明顯的血栓性疾病,也建議對其進行檢查。

二、臨床表現和診斷

BCS的臨床表現多樣,可表現為爆發性肝衰竭,也可表現為亞急性和慢性肝靜脈流出阻塞,後者更為常見。腹水、腹痛、急性起病時的肝功能異常通常是本病的首發表現,其次可伴發門脈高壓(PH)的其他併發症,包括胃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和肝性腦病。另外約有20%的患者無症狀表現。

BCS的診斷依賴於影像學檢查,其影像學特徵為肝靜脈和/或下腔靜脈閉塞,尾狀葉腫大,肝實質斑片狀強化,肝內或肝外側支靜脈。

一項針對173例BCS患者的前瞻性研究顯示,都卜勒超聲、CT和MRI診斷BCS的靈敏性和特異性相似。而都卜勒超聲具有無創、低成本的優點。目前,若僅以診斷為目的,很少需要肝靜脈造影和肝活檢。影像學檢查同樣可看到局灶性結節增生、腺瘤和肝細胞癌(HCC)。

核心要點

➤ 所有急性或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新發腹水和/或腹痛的患者,都應檢查肝靜脈流出道。

➤ 很少需要肝靜脈造影和/或肝活檢來診斷BCS。

核心推薦

➤ 新發腹水患者是否應行都卜勒超聲、增強CT或MRI檢查以診斷BCS?

ACG建議將都卜勒超聲作為診斷BCS的初始評估手段。增強CT和MRI可作為都卜勒超聲的補充檢查,以評估血栓延伸,排除癌栓,以及確定抗凝治療策略和評估不確定性肝結節(有條件推薦,證據質量低)。

三、治療

BCS的治療包括抗凝藥物治療、血管介入放射學治療(包括血管成形術和TIPS)、外科減壓術和肝移植。由於BCS並不常見且研究較難完成,尚缺乏比較不同BCS治療方式的隨機臨床試驗。因此,推薦個性化的多學科逐步治療方法。

1. 藥物治療

目前,導致血栓形成的病因——骨髓增殖性腫瘤和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已有了藥物治療手段,這些患者可轉診血液科,以確定他們是否能從這些藥物中獲益。

全身性抗凝是BCS的一線治療手段。通常,華法林用於長期抗凝,而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用於急性凝血。目前尚沒有直接口服抗凝劑(DOACs)治療BCS患者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接受抗凝治療的BCS患者可能會發生嚴重出血時間,其大部分是由侵入性手術和門靜脈高壓導致。

核心要點

➤ 推薦轉診至血液科以評估和治療特定的至血栓形成疾病。

2. 血管介入治療

血管介入的目的是通過恢復肝靜脈的流出量來使肝竇減壓。溶栓、球囊血管成形術和/或支架植入術的目的是實現阻塞性血管的再通,而TIPS需要建立肝內分流以使肝竇減壓。

對於BCS患者,全身或動脈注射溶栓劑是無效的,只有聯合經皮腔內球囊血管成形術時,將這些藥物局部注入肝靜脈和/或下腔靜脈才可能使血管再通。

與外科減壓分流術相比,TIPS是一種微創的門靜脈減壓方法,具有良好的長期療效。在一項納入157名BCS患者的大型前瞻性歐洲多中心研究中,39.5%的患者接受TIPS治療,其中只有6.45%的受試者需要肝臟移植、2%受試者需要外科減壓。在另一項研究中,60%的受試者內科治療失敗並接受了TIPS,取得了良好的長期療效。然而,由於血栓阻塞,多數患者(60%)出現分流道功能障礙,需要進行修復。

常規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塗層支架可顯著降低TIPS分流道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對於一小部分由於肝靜脈完全阻塞而導致TIPS不可行的患者,超聲引導的直接性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DIPS)連接門靜脈和下腔靜脈可作為選擇。

核心要點

➤ 在使用TIPS時,聚四氟乙烯(PTFE)塗層支架是首選。

➤ 當由於肝靜脈完全阻塞而不能完成TIPS時,可以嘗試超聲引導下的DIPS。

3. 外科減壓術

外科減壓分流術與高圍手術期死亡率顯著相關,特別對於晚期肝病患者。因此,在過去的20年里,外科減壓術已降為三線治療,很大程度上已經被侵入性較小的方法取代,比如TIPS。

核心要點

➤ 若TIPS和DIPS均不可行,可再考慮門體分流術。

4. 肝移植

約10%-15%的藥物和/或血管內干預治療失敗的BCS患者需要肝移植。根據近幾十年來的報導,患者的移植術後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約70%-92%。據報導,多達20%的患者在移植後出現血栓復發。由於肝移植後持續存在血栓發生風險,所有患者都應考慮長期抗凝治療。不過,由於肝移植可治癒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缺乏,許多遺傳性高凝狀態可能被逆轉。

5. 治療策略

除了極少數出現暴發性肝衰竭的患者外,採取逐步措施治療BCS已被廣泛應用。一項大型前瞻性多中心歐洲研究對157名患者進行了中位時間為5年的隨訪,結果表明,採用這種方法的患者總生存率為77%。在本研究中,88.5%的患者接受了長期抗凝治療,44%的患者不需要任何侵入性干預措施;14%的患者採用血管成形術和/或溶栓作為初始治療,其中64%的患者後續需要TIPS或肝移植;大約40%的患者接受了TIPS,其中只有6.35%的患者後續需要肝移植。TIPS治療BCS患者的5年無移植生存率為72%-78%。

一些可預測患者預後的評分模型已被研發出來,但這些評分並不能預測某種治療手段是否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預後評分不應用於指導個別患者的治療。

核心要點

➤ 接受肝移植治療的BCS患者應考慮長期抗凝治療,特別是在持續存在血栓形成風險的情況下,如MPN。

➤ 預後評分系統對治療選擇並沒有幫助。

核心推薦

➤ 血管成形術、介入放射治療聯合抗凝或TIPS是BCS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嗎?

ACG建議對BCS患者採用逐步治療策略,從侵入性最小的治療手段開始。全身性抗凝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如果藥物治療失敗,如發生肝和/或腎功能惡化、腹水或肝性腦病,那麼推薦血管成形術或TIPS。肝移植只用於TIPS治療失敗和表現為暴發性肝衰竭的BCS患者(強烈推薦,證據質量中等)。

四、HCC的發生風險

核心要點

➤ 三期增強CT或MRI是評價BCS患者肝內結節的必要手段。

核心推薦

➤ 慢性BCS患者是否應該接受HCC監測?

ACG建議每6個月進行一次腹部超聲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檢查(有條件推薦,證據質量較低)。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Douglas AS, Ashwani KS, Guadalupe GT, et al. ACG Clinical Guideline: Disorders of the Hepatic and Mesenteric Circulation [J]. Am J Gastroenterol. 2020 Jan;115(1):18-4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