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朝屯田制度入手,分析明朝「民族氣節」的形成

武騎大散關 發佈 2020-01-08T06:57:10+00:00

屯田自漢朝起始,大漢王朝也因為屯田達到了驅逐匈奴的目的。漢朝屯田措施的施行,促進了北方民族交流,實現了直通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作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的「明朝」自建立之初,就有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民族氣節。

屯田自漢朝起始,大漢王朝也因為屯田達到了驅逐匈奴的目的。漢朝屯田措施的施行,促進了北方民族交流,實現了直通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作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的「明朝」自建立之初,就有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民族氣節。

從明朝代元就未曾與任何遊牧民族有過和親等親密措施,也沒有和任何遊牧民族有過任何「城下之盟」,有的只是「茶馬互市」,民族間的交往很少。大明王朝在面對民族問題上,民族意識尤為強烈,更注重「民族氣節」,更加保守和狹隘。

屯田制度經過各朝代的發展,到了明朝從規模、區域、種類、效果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但這些變化並沒有讓明朝實現像漢唐那樣海內一家、共同繁榮的局面,反而自身亡與滿洲遊牧民族。不同的民族觀念指導者封建統治者面對民族問題的處理方式,而屯田作為民族邊疆地區的一項重要措施,深刻反映了統治者的民族觀念。

一、明朝屯田起因

明朝朱元璋起義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之初面臨著「異族」的反撲和軍事威脅,尖銳的民族矛盾迫使中央必須要在邊境駐紮大量的軍隊。而封建社會的生產力和運輸能力,使得中央政府不足以承擔如此大的重負,因此不得不調整治邊策略,實行屯田制。

因此,可以看出王朝建立之初,王朝統治者對「異族」採取的是敵對態度。並沒有把邊境少數民族視為「華夏一家」,傳統的「蠻夷觀念」仍占據統治者意識形態的重要位置,屯田就是為了防止遊牧民族或者其他民族的入侵給封建統治者帶來威脅。可見屯田制並不是封建統治者主動為開發邊疆、改善民生而實施的治國措施,而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被迫採取的一道權宜之計而已,儘管屯田制度不經意間帶來了很多政治、經濟上的益處。

二、 明朝屯田背景

明朝是在元末農民戰爭中建立起來的,長期的戰爭使人口驟減,民生凋敝,社會生產力下降,社會亟需休養生息,恢復發展。但是明王朝是建立在元朝的基礎上的,北部邊境還有元朝殘餘勢力時常騷擾邊境,南部還有「蠻族」叛亂。因此,為了維護統治,必須要保持大量的軍隊在南北方駐紮,這就使得軍隊數量龐多,軍費支出巨大。

龐大的軍需供給和漫長的運輸線給明朝的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漫長的運輸線也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因素,如明朝在遼東駐紮大量的軍隊用來防備瓦剌,軍需給養需要海運從江浙運輸,但是當時的海運技術並不成熟。海運風險極大,時常出現船毀人亡的事故,損失巨大。

因此,明太祖朱元璋決定在各軍事駐地適合屯田的地方進行屯田,用來減輕中央負擔。《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二十九年:

「廣西布政使言,新設南丹等衛,歲用軍晌二十餘萬,有所征不能供,帝命置屯田,稗軍士耕種。」

「三十年,令左都督楊文屯田遼東,而罷海運。」

三、明朝屯田措施及影響

(一)措施

明朝政府為了解決軍隊的糧餉問題,從內地各省向邊疆地區遷移人口進行屯田,明朝與元朝的邊疆形勢完全不同,元朝邊疆並沒有其他民族政權與之對峙。而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後,元朝殘餘勢力韃靼與瓦剌依舊強勢,而明朝中後期遼東地區的女真部落又日益強大,故明朝治邊重點始終在北部邊境。

在北部邊境,明朝設立「九邊重鎮」——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山西、陝西、延綏、寧夏、甘肅九個北部邊鎮,而「九鎮」之地亦是明朝軍屯重地。

此外,明朝繼承了元朝的「遺產」,元朝在西南地區的積極經營,西南邊境通內地的交通路線十分發達,與內地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增多,因此,明朝政府對西南邊疆也比較重視,屯田區域覆蓋了廣西、雲南等西南地區。就屯田規模而言,明朝屯田區域要比前幾朝要大的多。

「東至遼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肅,南盡滇、蜀,極於交阯……在在興屯矣」——《明史·食貨志》

明朝除了傳統的軍屯和民屯外,商屯規模也很大,什麼叫商屯?

《明史•食貨志》載:「募鹽商於各邊開中,謂之商屯」。——《明史·食貨志》

那些鹽商,招募內地貧苦農民到邊境地區開荒種地,以獲取「鹽引」。在封建時期,鹽就意味著錢,利潤巨大,所以商屯在明朝很是流行,而且明朝政府對商屯也很重視和鼓勵。然而無論是民屯,還是商屯,都無法與軍屯相比較。

以雲南為例,屯田面積「約一百五十萬畝以上,占當時登記在冊的全省總耕地的面積的近一半」,其中軍屯面積就達一百三十萬畝;而移民雲南屯墾的人數約為五十萬人,其中軍屯就達二十九萬人,軍屯在整個屯田經濟中的比重可見一斑。

(二)影響

儘管軍屯在明朝屯田中占據了絕對優勢,但在西南邊境,由於沒有強烈的民族對立,所以民族交往還算是頻繁。屯田,尤其是民屯和商屯為西南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帶去了優良的品種,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當地民族的發展,為民族融合做出了很多積極的貢獻。

相較於西南地區,明朝北部邊境則要動盪的多,蒙古殘餘韃靼、瓦剌仍試圖入主中原,恢復元朝統治。因此,北部邊境對立形勢燕軍,明朝政府在北部邊境實行封鎖政策。

  1. 實行堅壁清野,將塞外百姓遷入關內,除了軍事活動外,嚴禁關內百姓出塞,更不許私自與關外的蒙古族發生政治、經濟交往。
  2. 修築遼東邊牆和萬里長城,遼東邊牆長約兩千里,起自山海關,至鴨綠江邊九連城,與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的萬里長城相連,以防止蒙古騎兵南下和對付東北女真及兀良哈三衛。
  3. 每年秋季,明朝政府都要派出一股部隊出塞燒荒、趕馬和「搗巢」,防止蒙古人接近邊關。

明朝的「封鎖」政策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九鎮為骨幹,以衛所為網絡,以長城和邊牆為陣地的嚴密的北部防線。

在明朝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本來就缺少基礎(尤其是北部邊境),再加上明朝政府實行的「封鎖」政策,屯田中又以明朝政府主導的軍屯為主,使得北部邊境的民族交往的通道被擠壓的沒有任何空間,這也導致了明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的持續對立。

而對立又造成了邊境駐軍有增無減,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明後期「三餉」是農民起義的直接導火索之一,而邊境軍屯,也因為貪污腐敗被豪強兼并,失去了軍餉保障的邊軍也戰鬥力直下,沒有足夠的實力阻擋滿洲遊牧部落南下的鐵騎,最終大明在重重的內憂外患下覆滅。

四、 明朝統治者的民族觀念

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現在我們就用後來者的開掛視角來分析明王朝統治者的民族意識、民族觀念的對屯田措施的影響。

與漢唐開放的民族觀念相比,明朝統治的民族觀念要狹隘的多。明朝的建立者們都經歷過元朝的統治時期,元朝實行的是「四等人制」,而他們大部分都處於第四等,自身深受不平等民族政策的壓迫,因此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意識。

《明太祖實錄》載,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在討元檄文中說:「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

並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做口號,繼承了「內中華,外夷狄」的大漢族主義思想觀,區分漢民族與邊疆地區的其他民族。

這種大漢民族主義的優越感,使明朝統治者歧視邊疆其他民族,不願與其交往,認為其他民族是一種禍害,會危害封建統治。

比如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就公開發表過污衊其他民族的言論。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說「三苗不仁,自古帝王多撫之,而終不遵化,是以累世為良民患。」

洪武二十一年,又說「狄戎之禍中國,其來久矣!歷觀前代受其罷弊,遭其困辱,深有可恥」。並說蒙古人,「終宋之世,神器弄於夷狄之手,腥膻之風污濁九州,遂使彝倫攸斁,衣冠禮樂日就陵夷」。

明朝初創者的這種言論為後世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如果上層都有這種想法,又怎麼能實現民族和諧、邊疆安定?最終,在與北部邊疆遊牧民族對峙了數百年之後,明王朝再也無法抵擋住滿洲南下的鐵騎。不知道朱元璋泉下有知,可會做何感想?千防萬防,還是被其他民族取而代之。

結語:

明朝自建立之初就將其他民族視為「胡虜、夷狄、為良民患」,而繼任者一直謹守「祖宗之法」,屯田僅僅是為了更好的控制邊境地區,維護封建統治,這種閉關鎖國、歧視其他民族的策略,最終導致了山河破碎,江山易主。

看中國上下五千年,每個強大的王朝都有包容之心,視其他民族為一家,漢如此,唐亦如此。時至今日,中國必須堅定不移的走對外開放的道路,與世界各民族深化交流,取長補短,讓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

《明史》

《歷代屯田考》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