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要不要徵求老大意見?不妨趁機給孩子建立「界限意識」

白茅如玉 發佈 2020-01-08T07:10:39+00:00

文|白茅如玉01 傅首爾:生二胎不是夫妻倆的事,而是整個家庭的事,大寶不同意,就不配生《奇葩說》又出了一期切中受眾「痛點」的節目——探討「生二胎」到底該不該徵求大寶的意見。

文|白茅如玉

01

傅首爾:生二胎不是夫妻倆的事,而是整個家庭的事,大寶不同意,就不配生

《奇葩說》又出了一期切中受眾「痛點」的節目——探討「生二胎」到底該不該徵求大寶的意見。

作為正方辯手的傅首爾言辭犀利,有理有據地闡述了觀點——生二胎不是夫妻倆的事,而是整個家庭的事,大寶不同意,就不配生!


她的理由主要是:

大寶不同意,是因為家人給大寶的「愛」不夠!

進而「生二胎」這件事的影響會在大寶身上表現為「他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媽媽才會要生二胎?

節目一播出,立刻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尤其本身就反對「生二胎」的人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而尚在動搖的人依然在糾結,內心可能還會有愧疚。

傅首爾的這番言論中其實隱藏著另一個問題:如果全家人給了大寶毫無保留的所有能給的愛,是否大寶就會同意爸媽生二胎?或者說樂於接受「二胎」?

02

自從知道了同學家的經歷,他堅決反對父母「生二胎」

楊林和妻子有一個8歲的兒子小楊,因為楊林和妻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全家人——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從小就把小楊捧在手心上寵。

楊林夫妻倆想生個二胎,於是和大多數父母一樣,小心翼翼地徵求老大小楊的意見。小楊的態度很曖昧,沒說行,也沒說不行,只是一直嗯嗯的,若有所思。

在楊林夫妻看來,小楊沒有明確表示反對就是好現象,他倆把生二胎正式提上了日程,開始做準備。

沒想到,小楊某天放學回來突然跟他們說「不想要二胎」。經過仔細觀察和溝通,楊林夫妻發現小楊的態度之所以突然有這麼明顯的變化,是因為他的好兄弟小偉。

小偉原本和小楊一樣,是家裡大人們捧在手心裡的寶貝,可是自從媽媽生了二胎後,小偉在家裡的地位「一落千丈」,他感覺自己沒人管了,連家都不願意回。

看到小偉的遭遇,小楊立刻對「二胎」有了排斥心理——很明顯,「二胎」於他不利,他不能同意。

小楊的強烈反對,讓楊林夫妻很為難。

看來,哪怕已經給了大寶足夠的愛,也不能保證大寶就一定會同意「生二胎」。

既然這樣,「生二胎」到底還要不要徵求大寶意見呢?

我們不妨先放下這個爭論,換成另一個同樣會影響整個家庭生活和孩子成長的問題來看看這些事,到底要不要問問孩子意見——離婚,你會徵求孩子意見嗎?

據民政局統計,我國2019年三季度離婚率高達44%,創出歷史新高。

這些離婚的夫妻,在離婚時是否聽了孩子的意見?是否尊重孩子的意見?是否在乎孩子的感受和未來的成長?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離婚率一定到不了44%,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會願意自己家庭破裂,父母分離。

在離婚這件事上,父母都很少徵求並聽從孩子的意見,那麼「生二胎」為什麼要聽孩子的呢?

「生二胎」和「離婚」一樣,都是夫妻雙方的私事,是成年人的個人選擇,如果過於讓孩子參與意見,反而會模糊了孩子的「界限意識」。

很多「生二胎」想徵求大寶意見的父母,要麼本身內心就不想生,只是給自己找一個理由,要麼就是缺乏明確的「界限意識」,給自己增添糾結與煩惱。

換句話說:孩子干涉父母的生育自由,是剝奪父母的生育權,是「過界」了。

公民的生育權是一項基本的人權,公民的生育權是與生俱來的,是先於國家和法律發生的權利。作為人的基本權利,生育權與其他由憲法、法律賦予的選舉權、結社權等政治權利不同,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剝奪的。

1968年聯合國國際人權會議通過的《德黑蘭宣言》提出「父母享有自由負責決定子女人數及其出生時距之基本人權」 。

孩子反對父母「生二胎」和父母干涉孩子的婚姻自由、戀愛自由、婚後生活;子女干涉父母的擇偶自由一樣,都是缺乏「界限意識」,是過界行為。

03

「界限意識」缺乏,為你的人生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

  • 什麼是「界限意識」

「界限意識」是自我意識的一個方面,指人們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人或事物之間,存在一定的界限。並且,自己與其他人或物又都是互相獨立存在的不同個體。在人際關係中,個體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責任和權力範圍,既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個人空間。

武志紅:界限意識即,我的事是我的事,你的事是你的事;我的事,我說了算,你的事,你說了算;我的事,不需要和你達成協議,你的事,我也不想管;我們彼此進入對方的空間時,必須經過對方允許。

  • 缺乏「界限意識」,為你的人生帶來了很多負擔

在中國式關係的傳統模式中,提倡的恰恰是「界限意識」的對立面——共生式關係。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光宗耀祖」、「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些說法都是共生關係的最完美體現,我們稱之為「人情」。

關於「共生式關係」,武志紅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位年輕人,名牌大學畢業,在校時表現優秀,但是畢業後事業發展卻很不好,甚至混成了同學裡最差的。

原來,他的父親曾說:「我和你媽都老了,不行了,你們仨孩子,誰混得好,誰養全家。」

這讓他非常害怕,為了不承擔這個責任,他寧願平庸。

在中國式「共生關係」中,基本上就是一個人越優秀,周圍的親人越會理所當然地「依賴」他,「仰仗」他。一旦他拒絕,就會被扣上「冷血」、「沒有人情味」、「自私」等帽子。

曾有人總結,缺乏「界限意識」,一般有四種表現形式:

控制: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不關心別人內心的感受。

依賴:把自己的事推給別人,要求別人對自己負責。

討好: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而做出一些為難自己的事。

拯救: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對別人過分的關心和愛護。

由於這些行為,常常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很多原本不必要的負擔:

1、婆媳矛盾。媽媽干涉兒子的擇偶、婚姻,這是家庭中常見的缺乏「界限意識」。很多婆婆在兒子結婚後喜歡挑兒媳婦毛病:花錢大手大腳、家務做不好、做飯不好吃、孩子帶不好、掙錢太少或者不顧家……

甚至有些家庭,婆婆在兒子結婚後還擁有兒子家的鑰匙,經常「不請自來」,還像是自己家一樣,出於「好心」,幫兒子兩口子打掃衛生,整理家務,殊不知這依然是「過界」行為,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糟糕的婆媳關係,甚至會導致兒子婚姻失敗。


2、人情負擔。「你的能力,就是我的便利」,「你的關係,就是我的捷徑」,在中國式關係中,這叫「人情」,但在「界限意識」中,這就是「過界」。因為這些行為侵入到了對方的「個人領地」,還視為「應該」。

袁麗結婚後最頭疼的事就是接小姑子電話,因為小姑子電話一來,準是找她幫忙。

她在一家商場是中層管理,平時和商場裡的商戶都是合作關係。按照規定,商場員工不能和商戶之間私下過於親近,不可向商戶要折扣和回扣。

可她這小姑子,自從知道她的工作,便經常想找她「賣面子」,想跟商戶要個低折,甚至是「進價」購買喜歡的商品。

為此,袁麗拒絕過她幾回,於是她就去找袁麗老公告狀,為了家庭和諧,袁麗只能勉為其難地幫她。最後,商場知道了袁麗的事情,她的工作丟了。

這樣的「過界」,恐怕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常見的了,我們幾乎都「心不甘情不願」地幫過親朋一些類似的忙,卻還被他們認為只是「舉手之勞」。


3、被窺探隱私。

「你是我生的,我為什麼不能看你的日記?」

「你的手機沒事設什麼密碼?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是你老婆(老公),怎麼就不能知道你的密碼了!」

「說嘛,咱倆是閨蜜,有什麼好隱瞞的?不然我先把我和我男朋友的事告訴你?」

隱私,是我們每個人心裡最保密的地方,最不願讓人窺視的地方,但是因為缺乏「界限意識」,恰恰是我們身邊越親近的人,越想要「越界」打探。否則就是我們心中有鬼,或者被視為「清高」,不好相處。我們在乎這些親人的想法和感受,可又實在不願意分享隱私,左右為難,陷入糾結與痛苦。


4、干涉婚戀自由。這個「婚戀自由」,不僅是父母干涉子女的,現在更有很多子女在干涉父母。

離異,或者喪偶的單身人士,原本想再展開一段新的感情,為自己的人生再找一個伴,卻沒想到遭到了子女的強烈反對。

子女希望離異的父母能再復婚,或者害怕自己的爸媽「被騙」、受委屈,看起來是為了父母好,其實這不正是干涉了父母的人生了嗎?這和父母「過界」,干涉子女戀愛自由、婚姻自由又有什麼區別呢?


5、啃老。大多數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啃老」也是一種「過界」行為。因為「啃老」,意味著在財力、體力、時間上剝削老人,把原本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強加在了老人的頭上——包括理所當然的認為老人應該幫忙看孩子。

因為孩子的「啃老」,老人犧牲了自己的退休人生,自己的時間不是自己說了算,有時還換不來一顆「感恩的心」。

這裡列舉的,只是缺乏「界限意識」帶來的一部分主要困擾,還有其他的很多困擾,只是個例不同,痛苦卻是相同的。

由於缺乏「界限意識」,給我們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無法掌握自己的人生,我的人生,誰都能做主,唯獨我做不了主。

幸好,「界限意識」如今已經被越來越廣泛地得到認知和認可。為了避免我們的孩子在他們的人生中再重蹈覆轍,不妨提前為引導他們樹立「界限意識」,活出自我,掌握自己的人生。

04

就從生二胎開始,為孩子建立「界限意識」才是對他的人生更好的負責

「生二胎」找孩子商量,無疑是在潛意識中向他們灌輸:父母的人生,他們能說了算——這是非常「過界」的行為。

所以,為了對孩子的人生真正負責,與其苦惱該不該和孩子商量,不如直接先為他建立「界限意識」,而後問題便迎刃而解。

武志紅:界限意識,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石。

  • 「界限意識」從何而來?

從生命產生的伊始,「界限意識」便開始逐漸形成:

當胎兒在母親肚子裡時,他和母親是共生共長,共為一體的。

出生後,直到孩子六個月之前,仍然是完全依靠母親——生存,乃至接觸、認識世界。在他的心中,母親就是他一個人的,是完全屬於他的,他也是完全依賴母親的,這是完全共生時期。

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將1-6個月的嬰兒期稱為正常共生期,就是只有這個階段的共生,才是正常共生,以後的共生,都是病態共生。

然後,隨著孩子的身體發育、能力發育,從他們會坐、會爬、會走開始,漸漸脫離了媽媽,慢慢開始通過自己的手、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腳來認識世界,同時他們的心理也在發育——從完全依賴、控制媽媽到逐漸離開。

孩子長大的過程,便是漸漸離開父母的過程。他們越獨立,便是成長得越好,越健康。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叛逆期」,正是他們建立「自我界限意識」,尋求掌握自己人生的時期,也因而當孩子在「叛逆期」時,說得最多的字就是「不!」。

「不!」——是他們想要掌控自我的最佳表達。

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這一時期受到了干擾,使得孩子沒有較好地「獨立」出去,結果就會形成一部分獨立,一部分還和媽媽連接在一起的狀況,和父母之間界限不清楚。

長大後表現出來的就是缺乏「界限意識」,過於依賴別人,或者控制欲過強,喜歡干涉別人。

  • 建立「界限意識」,必須明確的三個要點

武志紅老師將界限意識分為三種:地理界限、身體界限、心理界限。

1、地理界限。地理界限,是「界限意識」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實物載體——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哪怕只是一個小房間,也能給我們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穩定感——這個房間,是我的地盤,一切都是我說了算——從這個地盤開始,掌握好這個地盤,我才能進而掌握自己的人生。

2、身體界限。我們都會有一個感覺:和一個人(不是愛人,不是至親)如果站得太近,在心理上就會感覺不舒服,會不自覺地拉開和對方的距離——這個距離,在芬蘭表現得更誇張,芬蘭人之間相處舒適的禮貌距離是1.9米。

不熟悉的人,隨意的觸摸,也會讓我們不自在,這些都是我們的「身體界限」。

當我們離開自己的地盤,地理界限失效時,身體界限就開始接管我們的「界限意識」——我的身體,我說了算——守住自己的身體,便是守住了自我。

3、心理界限,指的就是隱私。心裡的事,是自己的事,不必要告訴別人,別人也無權探聽甚至干涉。

在我們的身邊會有這樣一類人:喜歡掏心掏肺地聊天,渴望對方深入地了解自己,經常向別人剖析自己的內心,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缺乏「心理界限」——這一行為的背後,還隱藏著他們的另一個訴求:希望對方也能對自己全然坦白——這就是侵犯到了他人的「心理界限」。

  • 從三個要點出發,幫助孩子建立「界限意識」

1、給孩子一個獨立的房間。現在大多數的家庭,已經有條件和孩子分房睡了。在合適的時機,果斷地給孩子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是幫助孩子建立「界限意識」的開始。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接受分房睡,可以在布置房間時儘可能多地徵求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愛好,讓孩子相信這是一個屬於他的地盤,是他能說了算的地方,並且從此以後,未經孩子的允許,不要擅自進入孩子的房間。

這裡還有另一個需要家長做到的是儘早培養孩子的家務能力,在孩子有能力的時候,房間的衛生交給孩子自己負責——這原本就是他的責任。

2、幫助孩子分清自己的事情和別人的事情。

建立「界限意識」,最重要的就是分清楚什麼是自己的事情,什麼是別人的事情。自己的事,自己說了算;別人的事,可以提建議,可以表達觀點,但是不能干涉決定。

3、不要試圖窺探心理,而是幫助孩子引導情緒。

很多家長有一個誤區:喜歡探索孩子的心理。家長出於對孩子成長的關心,想知道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總想和孩子「交心」——這本身就是一個「過界」行為。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關心孩子、給他們足夠的關愛並表達自己的愛,相信孩子不會輕易長偏。往往是家長過多的探索孩子的內心,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叛逆,進而做出不理智的舉動。

對孩子,家長只用幫助他們引導情緒,更好地接受現實就可以了。

在前面提到的楊林家的案例中,小楊之所以有那麼強烈的反對「二胎」的情緒,並不是出自於他內心成熟、全面的考慮,而只是因為看到好朋友家有了二胎以後的遭遇,他擔心自己以後也會這樣,所以才會反對。

這裡,楊林夫妻做錯了關鍵的一點:沒有及時地將「生二胎」以後家庭生活可能的變化說給小楊聽。8歲的小楊對「二胎」一無所知,只能從朋友那裡獲取信息,他獲取到的是反面信息,當然就會有牴觸情緒。

楊林夫妻如果想好了要生二胎,並不需要徵求小楊的意見,他們需要做的是和小楊溝通,引導小楊的情緒,在今後的生活中以自己的行為和愛給小楊安全感,打消小楊內心的恐懼。

同時也是讓小楊明白了:父母的人生,父母說了算,他沒有干涉的權利,這就是「界限意識」。

即便有家長確實是因為顧慮到大寶的情緒,而放棄生二胎,也請不要告訴孩子實情。為了幫助孩子建立「界限意識」,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生不生二胎,都是父母自己做的決定,不是因為他們的干涉和反對。

4、對「越界」行為,勇敢說「不」。

建立好了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意識」,保證不干涉別人,還要教育孩子在面對別人的「越界」行為時要勇敢而有禮貌地說「不!」,不要被「人情」綁架。

「不!」是明確的拒絕,不要因為顧慮關係和人情而委婉地說模稜兩可的話,那樣起不到拒絕的作用,只會暴露出自己的軟弱。

05

題外話

關於生二胎,說一下「界限意識」的題外話,有很多家長擔心生完二胎以後無法做到「愛平均」,無法「一碗水端平」,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因為這是必然的。

關於這一點,夫妻之間要做一個「愛平均」,即在二胎小的時候,媽媽多關愛二寶,爸爸多關愛和陪伴大寶;等到二胎長大了,引導兩個孩子互愛,在孩子的互愛中找到「愛平衡」。

關於孩子之間產生了矛盾,打架了怎麼辦?該幫誰?我建議,為何不做一個旁觀者呢?孩子的矛盾,父母是理不清的,只要他們沒有傷及對方,就讓孩子們自己辯理去吧。這本身就是孩子的事,父母也無權干涉,這才是「界限意識」。

—end—

(本文系白茅如玉原創,今日頭條首發。轉載請聯繫作者,歡迎轉發。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涉侵權,聯繫即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