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又相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和教皇,關係究竟怎麼樣?

水墨鄂州 發佈 2020-01-08T07:20:18+00:00

相愛又相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和教皇,關係究竟怎麼樣?歐洲中世紀,教宗與神聖羅馬帝國的關係非常重要。神羅是教宗用以對抗法國、義大利等地諸侯的後台之一,而教宗的加冕則是神羅統治法權的來源。

相愛又相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和教皇,關係究竟怎麼樣?


歐洲中世紀,教宗與神聖羅馬帝國的關係非常重要。神羅是教宗用以對抗法國、義大利等地諸侯的後台之一,而教宗的加冕則是神羅統治法權的來源。兩者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即使競爭,也是風水輪流轉,故而神羅皇帝與教宗之間能夠形成長期制衡,哪一方都難以肆虐,為南德、北意的市民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各國君主希望加強自己的力量,德國人這種和猶太人共有的家族觀念,在查理大帝死後,很快就導致了帝國的四分五裂。查理大帝甚至在生前就已決定把這個國家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但這三個繼承人能力不足,仿效父親使原來已經一分為三的國家又一次分裂。


神羅皇帝為什麼都喜歡南下義大利


1000年來,條頓人一直在自己的兒子中選擇國王,由他們自己決定誰將成為繼承人。從此以後,德國的國王和皇帝都是由擁有選舉權的諸侯選舉產生,因而在開始時,他不過是一個由諸侯組成的共和國終身元首罷了,只有通過外交手腕、機遇或打勝仗才可能在王朝中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統治。


帝國議會和諸王會議的影響等同於德國個別諸侯對帝國事務的干擾,缺乏穩定和持久。


神聖羅馬帝國跟神聖、羅馬、帝國還是沾邊的


歷代皇帝在爭取羅馬的地位中精疲力盡。這些發生在義大利的中世紀戰役大都沒有明顯影響全局。


羅馬離德國非常遙遠,這一事實首先提醒了三位奧托,後來德國皇帝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即使如此,他們在開拓自己的宏偉前途時,眼睛始終盯著自己國家以外的地方,因為他尋求並需要外國的承認。


他們一直擔心被人看不起,這種恐懼和自卑感驅使他們不斷行動。即便是在今天為了取悅某一個國家而發表的表示贊同的長篇講話中,也必然摻雜著威脅和指責。


所有這一切並不是為了物質,德國人並不因為追求生活富裕和輕鬆去征服別的國家,而主要是為了顯示他們比別人優秀,強迫別人接受他們令人討厭的生活方式。


無論個人,還是整個德國人群體,生活中如果沒有聽眾,都是無法忍受的。那些對自己沒有信心、看不到自己內在價值的人,總是希望聽到外界肯定自己。


正是這種沒完沒了的不安和衝動,使他們的領導人忘乎所以,置地理概念於不顧。或者,真的由於四分五裂的義大利為他們提供了一大片可以定居的土地,就像流浪的條頓部落在民族大遷徙時的情景一樣?


的確,要統治這樣一大片土地,就需要一支龐大的軍隊。但是當德國的邊界還經常受到來自法國和斯拉夫的威脅時,這支軍隊怎麼能長期駐紮在那裡呢?當時阿爾卑斯山的通道還很少,北邊的人妄想統治阿爾卑斯山南部,但這個願望怎麼能實現呢?


即便是那時的政治家也必須承認,教皇道義上的保護實際上毫無意義,除非有人能控制米蘭和西西里。德國歷代皇帝恐怕也很難推翻這一事實,但是為了實現他們的夢想,他們竟無視這一點。


重振羅馬帝國的失敗


所有這一切關於南方的美夢,結局又是如何呢?經過長期統治及各次戰役,強大的奧託大帝帶回德國的又是什麼呢?當他最後回到德國時,已快60歲了,他占領了千里以外的某些土地,但為時很短。


但是他還有第二項成就:南下時,他把兒子入贅給拜占庭公主。這一行動具有很大的意義。


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奧托一世


奧託大帝死後,羅馬-德意志的美夢迅速破滅,並逐漸演變成悲劇。奧託大帝的兒子和孫子為繼承權展開了激烈的鬥爭並兩敗俱傷。


他們都被統治世界的野心所驅使,兩人都有一個外國的母親,這兩個外國的母親分別利用自己的兒子謀求自己的利益。為了實現這一美夢,兩代人都付出了代價,喪失了自己的榮譽和才華,喪失了國家的利益,甚至還丟了自己的性命。


兩人都還在比較年輕時就在羅馬附近衰萎死亡。奧托二世是唯一葬在聖彼得教堂墓地的德國皇帝,他的墓地成了顯示大德意志野心的標誌。成千個德國人的心也隨他而去。


德國人夢想統治世界和普遍要求南下的慾望,使得年輕的德國在國內外都面臨危險。象徵權力的皇冠掌握在教皇手裡,他利用德國人浪漫主義的渴望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對整個德國施加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種影響要比他對任何別的國家,甚至包括義大利在內所施加的都大得多。


德國面臨巨大的壓力,宗教界反對並抗議教會日益世俗化的鬥爭遍及全國,最後達到了高潮。儘管如此,這個鬥爭延續了五個世紀,直到路德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


由信仰和野心交織而產生的兩重性使德國成了一個矛盾重重的獨特國家,任何具有王室爵位的國家的歷史都不能與之比擬。從此以後,德國的國王們一直稱他們的國家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


那麼,羅馬教皇又算什麼?很明顯,他也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而且是羅馬人,不是德意志人。他怎麼能忍受異族諸侯先他占據皇位呢?為什麼法國人或英國人沒有想過建立法蘭西或英吉利羅馬帝國呢?


誠然,教皇需要一個世俗庇護人。德國人對他又威脅又奉承的態度使他深信德國人需要他。統治世界的夢想使德國人對皇冠愛不釋手,而教皇則以畢生的投資換取了巨大的利益,其他比較缺乏幻想的民族是不會向他提供這樣的利益的。


教宗對神羅皇帝的威力


這種情況在德國下一個王朝,奧託大帝的繼承者法蘭克人的鬥爭中得到充分表現。亨利四世(1050—1106)在位時,這一鬥爭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這是另一個成就難以持續的德國皇帝,但在歷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因為他的出發點和某種思想聯繫在一起,這種思想使他的命運時而潦倒失意,時而飛黃騰達。在德國權力與精神的鬥爭中,他遇到了一位強有力的對手。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是羅馬一個手工匠的兒子,原名叫希爾德布蘭特,是日耳曼人的後裔。他身材瘦小,相貌醜陋,皮膚黝黑,當代人貶稱他為「神聖魔鬼」。


格列高利七世


他比亨利四世大30歲,天生聰明過人。他不重錢財,對女人則又當別論。他雖出身低微,卻野心勃勃,能輕易對付他看不起的人。他曾嚴厲指責他的頂頭上司出賣聖職,道德敗壞。他如果出生在王室,肯定會是一個征服者。


亨利是國王的兒子,但不能成為一個征服者。他傲慢無能,時而專橫跋扈,時而妄自菲薄,喜怒無常又好色,具有典型的德國人性格。這位高大英俊的年輕人是註定要出人頭地的。


新教皇認為他可以輕易對付這樣一位國王,特別是在了解到其他諸侯越來越不服從亨利並準備廢黜他時,教皇更覺得有恃無恐。


這個新教皇對王室後裔的本能仇恨使他為所欲為。亨利對此大發雷霆,要求德國教會理事會免除他教皇的職位。但教皇的回答是,宣布把國王革出教門。對教皇來說,國王的禁令毫無作用;可是對國王來說,開除出教會卻有嚴重的影響。


這種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形勢使年輕的亨利迅速地成熟起來。如果他向教皇懺悔贖罪,把難題推到教皇那裡,情況又會如何呢?「巴黎值得一去。」另一個叫亨利的國王亨利六世在500年以後說道。


在一個寒冬,亨利四世出發到義大利去,希望以懺悔的方式擊敗他的敵人。為安全計,他帶了妻子和孩子同行。但教皇格列高利此時已出發去北方,到他的朋友瑪蒂爾達伯爵夫人的卡諾莎城堡暫時隱居。


亨利四世


形勢發展得近乎喜劇。兩人都不知道,到底是誰在追趕誰。26歲的亨利,德國皇帝頭戴王冠的漂亮兒子,來到了地上滿是白雪的城堡院子裡,很明顯,他是單獨來的。一位神甫下來迎接他,亨利懇求教皇接見並原諒一個已經認罪的人。


根據慣例,他只穿了一件長絨襯衣。他一定覺得很冷,而此時在樓上,在蓋有拱頂的暖閣里,坐著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兒子,身邊陪著有權有勢的城堡女主人,在餐桌上談笑風生。他已經56歲,醜陋卻有氣派,他權欲薰心,已經當了4年教皇。


格列高利肯定馬上意識到自己必須讓步。如果是一個真正高尚的人,他應該儘快結束這一荒唐場面。但格列高利讓對手受盡精神上的侮辱,讓亨利在室外足足等了三天。他不能原諒亨利優雅高貴的出身和年輕的狀態。第三天他來到城堡的院子,賜給這位懺悔者一個「猶大的吻」。


亨利四世給教宗跪了


1077年1月,這場令人怵目的情景,反映了兩個統治者之間的鬥爭。但是他們爭的不是領土,而是人心,希望得到世界的好感。在這場鬥爭中,當時的屈膝者最終贏得了勝利。他的同時代人也不感到懺悔是恥辱,他們自己良心上的負擔已夠重的了。亨利回來後,發現對他懷有敵意的諸侯正在醞釀一場新的陰謀,但是人民站在他的一邊。


教皇在這場鬥爭中輸了。這一事件7年以後,亨利在羅馬加冕為德皇,格列高利在孤獨中死去。亨利晚年的大部分時間消磨在與其兒子的搏鬥中,但是他在格列高利死後很久,才在勝利者的自豪感中突然去世。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兩個最有權勢人物的這場鬥爭,與其說是爭奪權力,不如說是為了爭奪在精神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以德國人典型的方式把統治世界的權力欲與精神使命混合在一起,精神和權力的鬥爭在他們身上絕不是簡單地以一方為代表,而是雙方都含有兩種因素。


幾十年來所有力量被毫無目的地揮霍浪費,似乎日耳曼帝國不存在農民和市民,而實際上這個國家本是為這些人而建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