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綜合徵——陰虛為本,燥盛為標,濕瘀為患

大國醫說 發佈 2020-01-08T07:41:09+00:00

內燥為本。外燥為標《內經》對燥邪致病的病機特點進行了概括,提出「燥勝則干」的論點。《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病機論》云: 「諸澀枯涸,幹勁皸揭,皆屬於燥。澀枯者,氣衰血少,不榮於皮肉,氣不通利,故皮膚筠揭而澀也,及甚則麻痹不仁。

內燥為本。外燥為標

《內經》對燥邪致病的病機特點進行了概括,提出「燥勝則干」的論點。《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病機論》云: 「諸澀枯涸,幹勁皸揭,皆屬於燥。澀枯者,氣衰血少,不榮於皮肉,氣不通利,故皮膚筠揭而澀也,及甚則麻痹不仁。」可見燥邪為病,不但有內外陰陽之分,而外燥和內燥常相互影響,互為交感。如《醫學入》也說:「燥分內外,外因時值陽明燥令?

內因七情火燥,或大便不利,亡津,或金石燥血,或房室竭精,或饑飽勞逸損胃??皆能偏助火邪,消爍血液。」說明精血虧虛是內燥的根本,口眼乾燥只是其表象,燥盛成毒引起津虧液耗,或輸布障礙,造成機體局部津液絕對或相對不足。陰虛津虧、精血枯涸或津液失於輸布,導致臟腑孔竅失於濡潤。可見本病乃內燥為本,外燥為標,而內燥即為陰虛多見,外燥是為燥邪為象,故而陰虛為本,燥熱為標。

濕瘀形成。虛實夾雜病情纏綿反覆發作、虛實夾雜、病程較長是本病特點,而在其病機演變過程中,陰津虧虛是其基礎,即本虛;但亦同時兼夾濕邪、瘀血為患,即標實。總因脾胃失於運化,或肺處上焦,失於宣發通調,或腎虛水失所主,致水液代謝障礙,水濕內停,與燥熱相互搏結而成濕邪內阻。

而久病人絡,陰虛絡滯,或者陰津虧虛,陰虛血燥,血運失暢而瘀結於內。 《臨證指南醫案·燥》指出: 「燥為乾澀不通之疾」,因陰津不足,燥熱熾盛,使血脈乾澀,停而為瘀。《血證論》亦說: 「有瘀血,則氣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得隨氣上升。」可見瘀血內停阻礙津液敷布,進一步加重病情。


陰虧濕困,交互為患病程中可出現兩方面病理改變:一是陰津虧虛,四肢九竅,臟腑經脈失於濡潤,而見淚少、口乾等津液虧耗之徵;二是濕邪內阻,如黃疸、口中粘膩而乾等,出現「水液不足」 ,而「水濕過盛」的現象。濕濁內停又可進一步阻礙臟腑功能,影響氣血津液的化生,使陰傷更甚,此二者皆為脾所主。

總之,本病病程中多為脾虛失運、肝腎陰虧為主,水濕停滯體內,此外,濕盛水停,津液不歸正化,而致陰液「相對不足」。由於水液「絕對不足」 、 「相對不足」與「過剩」並存,臨床中各種病症表現千變萬化。因此,陰液虧虛、濕邪瘀滯及燥熱內盛,三者相互交錯、相互影響,虛虛實實,互為因果,致使本病不斷發展,纏綿難愈。

重在健脾柔肝活血

治療上遵「燥者濡之」之旨。前賢有「釜中無火固不熟,釜中無水亦不熟也」之說。本病基本病機以肺、肝、脾、腎四髒陰虛為見證。其中尤以脾陰虛為主,脾陰虛也會出現兼夾證,如脾陰、脾陽虧損並存,脾虛夾濕,使脾失健運而水液泛濫,水濕又反困脾土,脾陽逐漸衰弱等。因此,補脾陰必兼補脾氣,以健脾運。

所以臨床上有脾喜燥惡濕之理論。脾惡濕濁,甘能補之,淡能滲之,甘淡相合,寓補於瀉,陰中潛化,滋而不膩,補而不燥,生津化液,守中化陰,既無育陰助濕礙脾之憂,又無溫補助火劫津之弊。治法當採用健脾化濕為主。脾有「得陽始運」的特點,在補脾陰藥中,宜少佐溫補藥,既不減少大隊滋陰藥的滋膩,又有利於濕邪的祛除。脾氣以升為順,降則為逆,補陰藥具有沉降之性,須少佐升藥,可調節脾胃的氣機升降,利於滋陰藥的運化。


切不可過用滋膩之品,要滋潤中寓運通,使其補而不滯。宜輕靈健運,質地濡潤,中正醇和,平補為貴,勿過寒涼,不礙升運,至為合適。經臨床觀察,脾陰病變治以健脾化濕法,可使水濕化、氣血生、津液敷布。葉天士有「上燥治氣,下燥治血,慎勿用苦燥之品,以免劫胃津」 、「(燥邪)延綿日久,病必入血分」之說。肝主藏血,體陰用陽,精血盛衰與肝的功能密切相關,往往肝陰虛則腎陰亦虛。肝腎功能異常則精血互化失職,精血不足,津液枯竭,則燥象由生。《丹溪心法》亦云: 「燥結血少,不能潤澤,理宜養陰。」 因此,治法宜同時佐以柔肝活血通絡,使陰血充足、津液敷布、燥象乃除。

總之,本病主要病理機制與肝、脾、腎、肺四髒陰陽失調、陰虛陽盛,關係最為密切。健脾柔肝是治療本病之重點,配以化濕、活血通絡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