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吃最熱的屎,抖最響的音!giao,giao…

逗號閱讀 發佈 2020-01-08T07:45:49+00:00

很多人對2001版人教社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那篇《綠色蟈蟈》記憶猶新。其實,它選自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科普著作《昆蟲記》。遠離學生時代多年以後,我重讀《昆蟲記》,竟意外地了解了原本很懼怕又很厭惡的小蟲子們。

很多人對2001版人教社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那篇《綠色蟈蟈》記憶猶新。其實,它選自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科普著作《昆蟲記》。


遠離學生時代多年以後,我重讀《昆蟲記》,竟意外地了解了原本很懼怕又很厭惡的小蟲子們。


沒想到,能被人類輕鬆碾壓的蟈蟈如此悍不畏死,沒想到「鏟屎官」屎殼郎是母愛泛濫的好家長。沒想到的太多了,都在今天的文章里。

給昆蟲寫歷史的人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所著的傳世之作,它是記錄昆蟲真實生活,講述昆蟲種類、特徵、習性的「百科全書」。

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作者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全書共十卷,我所讀的《昆蟲記》是摘取了十卷中的一小部分匯集而成的作品。

本書介紹了蟬、螳螂、蟈蟈、蟋蟀、金步甲等多種昆蟲,讓人發現原來小小的昆蟲也有堅持不懈、勤勞勇敢等優秀的品質。

法布爾在年幼的時候,就被田間地頭的蝴蝶、蟈蟈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總是跑到野外去觀察這些昆蟲。後來他立志成為一個為昆蟲寫歷史的人,並終其一生完成了《昆蟲記》。

雖然是一本科普書,但是《昆蟲記》的文字清新有趣,帶有一些哲理的同時又不乏美感。

《昆蟲記》還融合了法布爾的人生感悟,在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他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和尊重。

螳螂,沖!沖!沖!

大家都聽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話,那麼,螳螂是怎麼樣的昆蟲呢?

長胳膊長腿的螳螂看上去體型矯健,樣貌優雅,它們佇立在草地上,一副歲月靜好的感覺。但其實,真實的螳螂可是兇殘的捕獵者呢!它是所屬科目的昆蟲中,唯一吃活物的「狠角色」。

不僅如此,螳螂還是昆蟲中,唯一有引導目光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螳螂可以觀察、打量四周,甚至還能面帶一些表情,是不是想想就不寒而慄?

螳螂在捕獵與佇立時,狀態反差極大。它先是用一種震懾、恫嚇的姿態把對方嚇傻,然後再用自己的「兇器」利鉤勾住對方,最後吃掉。

即便是面對體積比自己大許多的對手時,螳螂也總能夠勇敢地沖,沖,沖!

在它的字典中似乎沒有「害怕」兩個字。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勇猛地、有著良好捕食器的螳螂往往會獲得最後的勝利。

說完「硬漢」螳螂,再對比昆蟲界的「歌手」蟈蟈,你是不是以為這是個文藝的「小鮮肉」了?

還真不是!

蟈蟈也是戰鬥力爆棚的昆蟲。它超強的攻擊性取決於身體構造,強有力的下顎和利爪,總讓蟈蟈立於不敗之地。

和螳螂一樣,蟈蟈的膽量也十分過人,總是攻擊比它個頭大得多、強壯得多的敵人,並取得勝利。

當然了,很多人知道蟈蟈是因為它的聲音。不過你知道嗎?嚴格來說,蟈蟈發出的聲音不能稱為「叫聲」,因為那不是它們通過喉嚨來出來的,而是依靠翅膀的相互摩擦、振動。

這種鳴聲用於吸引異性、呼喚同性、恫嚇敵人,我們稱這種不開口的「歌唱」為蟲鳴。

蜣螂,護犢子的「鏟屎官」

說完生猛的捕食者,我們再來認識一名「鏟屎官」——蜣螂。

先別急著說「沒聽說」「不認識」,其實蜣螂的俗稱就是大家如雷貫耳的「屎殼郎」,是的,那個吃糞便的傢伙。

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蜣螂是骯髒不堪的,畢竟它們總是與糞便日夜相伴,以糞便為食,看起來就不像什么正經蟲子。

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蜣螂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特性——昆蟲界最最最負責任的家長。

在昆蟲界,母愛都是很敷衍的,絕大多數昆蟲把卵產在合適的地方就開溜了。至於子女以後會怎麼樣,當媽的一概不管。是死是活,大家各憑本事吧!

但是蜣螂卻不一樣。

雌蜣螂會盡心盡力地為子女籌備一切,它會將卵產在精心準備好的、適合幼蟲食用的糞球里,並把糞球安置在自己所構建的小房子裡,然後一直守護著,直到孩子們出生,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昆蟲和動物都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被人討厭、誤解。比如蟾蜍、蝙蝠,其實它們都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可卻總是因為樣貌醜陋而被人嫌棄。

這是不是也在提醒我們,不要因為相貌或偏見,就輕易否定一個人、一種動物或者昆蟲。對於人,我們要溝通、理解;對其他生物,也不妨多一些了解和關愛。

《昆蟲記》中,除了螳螂、蟈蟈、蜣螂,還有許多可愛的蟲子,比如田間地頭裡的蟋蟀、高聲鳴叫的禪。

了解昆蟲,還能改變我們原有的錯誤認知,比如在很久以前,有些農民認為禪是治療腎衰的特效藥、螳螂卵囊可以治療凍傷,然而這些都在本書中被一一否定了。

了解昆蟲,還能更好地在戶外環境中實現自我保護,在農業生產中有所運用。畢竟,知道哪些有毒害,哪些很危險,哪些是害蟲,哪些是益蟲,還是十分重要的呀!

一隻幼蟲如何通過自己獨有方式成長為成蟲,然後在繁衍後代……生命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

看!研究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總能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生命的奇妙。

當然,研究得多了,未解之謎也多了——比如,雌性大孔雀蝶,是通過什麼樣的氣味來吸引雄性的?這個謎底,就等著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去探索、發現,或許,這正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吧!


領讀 | 魚觀瀾

版本 |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5年9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