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消滅了東北亞霸主,卻將朝鮮整個放棄

江湖小百科 發佈 2020-01-08T07:51:20+00:00

煮酒論三國上回說到、面對遼東公孫淵的反覆無常,這時候對於曹魏來說,蜀漢方面,諸葛亮在234年病逝於五丈原,蜀國的威脅解除。響應諸葛亮北伐的東吳孫權三路大軍攻魏,無功而返。鮮卑首領軻比能也在235年,被曹魏派的勇士韓龍刺殺,幾乎統一的鮮卑各部分崩離析,魏國包圍網就此告破。

煮酒論三國上回說到、面對遼東公孫淵的反覆無常,這時候對於曹魏來說,蜀漢方面,諸葛亮在234年病逝於五丈原,蜀國的威脅解除。響應諸葛亮北伐的東吳孫權三路大軍攻魏,無功而返。鮮卑首領軻比能也在235年,被曹魏派的勇士韓龍刺殺,幾乎統一的鮮卑各部分崩離析,魏國包圍網就此告破。一時間魏國要對付的就剩下公孫淵一家了。


司馬懿平遼東也成為晉室誇耀先祖功業的事件之一,以至於後世一些網絡文章上常說司馬懿四萬兵力對比公孫淵全境兵力,甚至有人吹噓過公孫淵有二十萬兵力。誇耀先祖功業的這件事情當然不能全信,因為司馬懿兵力四萬不錯,但同時幽州刺史毌丘儉從征,鮮卑、高句麗等也出兵,東部鮮卑響應魏國號召,首領莫護跋從北面殺入燕國腹地。莫護跋後來改姓慕容,就是大名鼎鼎的鮮卑慕容氏的始祖。慕容氏後來建立了五燕王朝,威名赫赫,他們的祖宗戰鬥力也相當強悍,一直在拿燕國的盟國夫余國練手,打得夫余國苦不堪言,這時攻入遼東,威脅巨大。

高句麗的部隊也從東面猛攻燕國。高句麗一向好戰,這時國王又是勇武的東川王高位宮,一路也是高歌猛進,愈戰愈勇。甚至連孫權都想來插一腳。孫權被公孫淵打臉以後雖然沒有真的御駕親征,但一直想聯合高句麗幹掉公孫淵。只是魏國不想讓他來,不斷向高句麗施壓,於是高句麗也砍了吳國使者的腦袋,跟孫權斷交。這時公孫淵再度向吳國稱臣,可把孫權樂壞了,自己的使者老是被人砍,總算有機會砍砍別人的使者了。不過想歸想,孫權最後還是決定坐收漁利,吳國也出兵遼東,號稱來救援,實際上是來觀望戰局,相機撿魚。


所以這次魏國攻打遼東,發兵遠不止四萬,而是動用了主力的滅國之戰,因為曹叡感覺自己快不行了。曹叡跟公孫恭一樣也很蛋疼,兒子是抱養的,年紀還小,怕鎮不住局勢,所以一心想在自己手上解決掉公孫淵這個隱患。總之,公孫氏的燕國面對的不是曹魏司馬懿一方,相反是多國組成的部隊一起圍殺的。


司馬懿平定遼東,雖然不是以少勝多,但其指揮主力作戰的謀略還是非常精彩的。司馬懿出征前,魏明帝問司馬懿征討公孫淵有什麼對策,司馬懿說:「事先棄城逃走,是上計。憑藉遼水抗拒我大軍,這是次計。坐守襄平,那他就要當俘虜了。」魏明帝又問:「公孫淵會採用哪種?」 司馬懿回答:「只有聰明人能正確估量彼此實力。預先棄城,不是公孫淵所能做到的。他定會認為我們這次孤軍遠征不能持久,先在遼水抗拒,再退守襄平,這是中計和下計」。魏明帝問:「往還需要多少時間?」司馬懿說:「去百日,回百日,攻戰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時間足夠了。」


當司馬懿大軍,進至遼水。一切都如司馬懿所分析的那樣,公孫淵採用中策。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步騎數萬,依遼水圍塹20餘里,堅壁高壘,阻擊魏軍。他是想造成曹魏抗拒孔明北伐及陸遜阻拒劉備東征的效果,不過這場戰爭不是夷陵之戰與諸葛亮北伐,公孫淵他也沒有陸遜與司馬懿才能。


司馬懿採用聲東擊西之計,先在南線多張旗幟,佯攻圍塹,吸引敵軍主力,而以主力隱蔽渡過遼水,逼進敵軍的襄平本營,手下將領不解其意,認為這種戰略太不能顯示出我們的威力了。但司馬懿卻這樣對他們說:敵人堅營高壘,不與我戰,目的是想讓我軍疲憊鬆懈。我們若此時去進攻,則會正中敵人下懷,但我們倘若向其攻之,則他們就必會出來與我們交戰。敵軍如今的重兵都結在遼河一線,巢穴空虛,我軍直打其老巢襄平,他們必會驚慌,回來救援,他們懼而求戰,戰則必敗!司馬懿這一策略也就是《孫子兵法》上的攻其必救之方針。歷史上「圍魏救趙」就是「攻其所必救」的典型戰例。


在魏軍一舉突破遼河天險,並棄營不攻,直撲襄平之時。公孫淵的謀將卑衍、楊祚便開始萬分驚慌,他們生怕老巢空虛不保,便立即率領全軍回援襄平,企圖堵截魏軍,這就中了司馬懿的聲東擊西的計策,司馬懿待燕軍進到適當地點,命令奔赴襄平的兵馬回師猛擊,連續發動三次大規模的進攻,三戰三捷。公孫淵則退守襄平,從「據遼水抵抗」的中計轉入「坐守襄平」的下策。司馬懿立即進軍準備圍城。


適逢連降大雨,遼水暴漲,平地數尺,魏軍恐懼,諸將思欲遷營。司馬懿下令有敢言遷營者斬,都督令史張靜違令被斬,軍心始安。公孫淵軍乘雨出城,打柴牧馬,安然自若。魏將領請求出擊,司馬懿不允。司馬陳圭曰問司馬懿:「當年攻上庸,八路並進,晝夜不停,故能在一旬半時間裡,攻下堅城,殺了孟達。這次遠道而來,為什麼行動卻更加緩慢?」司馬懿說:「當年孟達軍隊少而糧食能支持一年,我們的兵是孟達的四倍糧食卻不足一月,以一月糧的軍隊對付有一年糧的軍隊,怎能不速戰速決?四打一,即使一半人傷亡,也是可行,當時不計死傷,正是要為有限的糧草爭取時間。而今敵兵多我軍少,敵糧少我糧多,又遇大雨,想速戰也不可能。從出兵開始,我就不擔心敵人來進攻,而是怕他們會逃跑。如今敵軍糧草將盡,我軍包圍尚未合攏,若現在搶掠牛馬,會逼他們逃走。兵者詭道,善因事變。他們現在憑藉人多和大水,雖然飢困,也不肯就擒。這時候更當穩住對方,不能為得小利而把敵人嚇跑。」


一天晚上,一顆長約十丈的大流星,從首山的東北面墜入襄平城的東南面,城中愈發震恐。公孫淵也很驚懼,但更害怕的是,在雨停,水漸退去,司馬懿立即在城周圍堆起土丘,造望樓,準備了大量的石頭,用弩弓直向城中發射。公孫淵又怕又急。城中糧食吃盡,開始人吃人,死者不計其數。楊祚等投降。公孫淵派其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出城求和,要求魏軍先撤出包圍,然後他自縛請罪。這種緩兵之計,哪裡能騙得過司馬懿?司馬懿一聽,二話沒說,就將王建和柳甫的斬首。



公孫淵忙又派衛演到魏營,提出「以兒子換和平」的新建議,以圖解圍。這一次司馬懿並沒有將來使殺掉,只是讓衛演捎話,並挖苦諷刺地給公孫淵上了一課:「軍事行動大體上有5個步驟: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不能守則走,不能走則降,不能降則死。你不自己綁著來投降,只有死路一條了。」司馬懿一番羞辱逼得公孫淵只有孤注一擲實施突圍,硬著頭皮死命抵抗,此時公孫淵的士兵早已飢疲不堪,軍心也已瓦解,司馬懿可謂勢如破竹,揮軍入城,無奈之下,公孫淵企圖殺開一條血路逃生,結果被魏軍殺死於亂軍之中,餘部全部投降。襄平城被攻占以後,所謂燕王朝的其它幾個郡也都望風而降。一切都在司馬懿的掌控之中,這次戰役果然只用了3個多月。自然,司馬懿也按照原定計劃,在第二年春,如期班師回朝。


雖然司馬懿在魏滅燕之戰中用兵靈活,遲緩有度,成為經典戰例,但魏滅燕之戰,不是「強漢」的「雖遠必誅」,也不是是華夏文明向東北亞擴張,司馬懿也不是民族英雄。曹叡攻遼東為的是消滅公孫氏而不是經營遼東,司馬懿平遼東的結果不是華夏勢力大擴張,而是東三省和朝鮮半島的華夏控制區開始縮水。雖然當時魏平定遼東後,曹魏成了這些地區想爭霸或者爭盟友,首先考慮的對象,但曹魏也好、司馬懿也好,他們介意公孫氏死灰復燃,對於東北亞會變成什麼樣並不太介意。因此司馬懿入城後,誅殺燕國文臣武將兩千多人,又將襄平城裡十五歲以上的男丁七千人全部殺死,屍體堆起來再蓋上土,築成高大的「京觀」。這麼做的意圖就是要讓當地人害怕,不敢再支持公孫氏一類的人物。減少邊疆的地頭蛇的威脅,比如之前韓遂、張魯、都是這類代表人物,但得利最大的並不是魏國,而是周邊各民族。


鮮卑慕容氏正式建國,開始了大燕國波瀾壯闊的爭雄史;在朝鮮北部地區留下了權力真空,當地的漢人死傷無數,高句麗很快捲土重來,在玄菟郡和樂浪郡的基礎上重建立了高句麗,分頭蠶食漢代朝鮮四郡的土地,其本地文化與漢文化深度交融,分別形成了更高規格的新文化,強化了各自的民族認同。而中原的西晉則陷入了八王之亂以及五胡入華,無暇東顧,就這樣讓高句麗一直擴張,直到隋唐無數次征討高句麗,付出極大代價,華夏文化才重新輻射東北亞,但是有民族認同和歷史記載在,朝鮮一直想獨立,所以到了明朝,朝鮮就以藩屬國的名義向朱元璋稱臣,近代的朝鮮這個名字還是朱元璋欽定的。


當然這也不能全部怪在司馬懿頭上,因為漢朝與曹魏都是繼承秦制帝國中央高度集權,帝國對某個地方怎樣管理完全取決於中央的需要,中央的利益完全蓋過地方的利益。帝國的所有資源優先保證中央的需要,行有餘力的情況下才會分配到地方。當時曹魏的戰略重點是跟消滅威脅巨大的吳蜀兩國,而不是經營東北亞,所以傾向於把全國(包含遼東)的資源用在吳蜀前線,對東北亞的興趣遠遜於地頭蛇公孫氏。公孫氏需要征服周邊異族來增強實力,魏國就遠沒有那麼熱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