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罷工不消停,長遠來看解套只有一條路

觀察者網 發佈 2020-01-08T07:58:40+00:00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苗柔柔】 這幾天正值新年,法國的罷工總算緩和了一下。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苗柔柔】

這幾天正值新年,法國的罷工總算緩和了一下。

但是別高興得太早,按照目前已經發布的消息,1月9日全國跨行業大罷工,1月3-12日健康、航空和法院系統大罷工,1月6-12日全國律師大罷工,1月7-10日全國精鍊企業大罷工,還有從去年6月24日開始,預計持續到今年1月24日的消防員大罷工,以及去年開始還沒宣布希麼時候結束的運輸業包括各地公交鐵路和航空業大罷工、法國廣播電台和緊急服務系統大罷工。

法國的罷工,從「黃馬甲」抗議算起到現在已經一年有餘,所涉及到的罷工本身的問題,各位專家都已經寫得差不多了。但是如果跳出罷工這個範圍,從更廣闊的國家角度來觀察一下的話,還是有一些新話題可以談談的。

一、法國的價值觀受到衝擊

在這次大罷工中,除了打砸搶之外,還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凱旋門的拿破崙雕像和象徵法國的瑪麗安娜雕像遭到了嚴重破壞,這在過去從未出現過。拿破崙是法國人心中最偉大的歷史人物之一,瑪麗安娜則代表了法國的形象。法國民眾以往是以法國歷史、國家和價值觀為驕傲的,從來不會破壞這兩個象徵法國的雕像。

如果說以前有些飲食之爭、行為之爭僅僅是地方小團體糾紛的話,那麼這次毀壞雕像就已經是國家層面的問題了,它是否意味著在法國本土,出現了某種不認同、甚至反對法國價值觀的群體呢?再稍微擴展一下,在其他各國,是否也出現了不認同、甚至反對歐洲價值觀的群體呢?

歐洲現在提倡多元化,鼓勵各種自由思想的傳播,也吸納了大批外國移民。就某些方面來說,極好地維護了人權;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多種價值觀也許可以共存,但未必能共榮,多種價值觀的互相衝撞,很可能會帶來某些價值觀受到損害。

被破壞的拿破崙雕像,圖片來源:推特

二、年輕政治家的治國手段有待成熟

法國這次全國大罷工的持續時間之長、範圍之廣世所罕見,也是創了法國的紀錄。雖然看來只有1968年的全國示威遊行可比,但是當年的戴高樂將軍三個月就平定了風暴。

馬克龍上台之前在競選中做了許多承諾,不過肯定不包括調整燃油稅和如此這般地改革退休制度。選民們當初迷戀於他表現出的年輕精明幹練,迷戀於他大聲疾呼的、大家都表示迫切需要的改革,寄希望於他的行動,忽視了口號背後的實際行動往往未必那麼美好;如果他們事先知道改革會這樣進行,恐怕馬克龍拿不到65%的絕對多數選票。

並非馬克龍背信棄義,但是的確在很多時候,在野黨和執政黨的觀察角度和操作經驗是絕然不同的。許多在台下看來能夠完成的事業,上了台才發現是如此的左右掣肘、步履維艱;原本高聲擁護的人一夜之間變成了堅定的反對派;以前雄心勃勃的計劃,現在四處碰壁,在反對和拖延中漸漸了無聲息。

2014年馬克龍出任法國輕工業和數字部長時,就推出過經濟改革方案,但是因為遭到反對,無果而終,那個時候他肯定已經意識到法國亟需改革,因為財政赤字龐大得嚴重威脅經濟體制了。等他上台以後,便著手推行實際措施。但是他從在巴黎十大接觸《精神》雜誌,到結識阿塔利進入羅斯柴爾德銀行,然後就任經濟部長,最終當選最年輕的總統,這一路太過順遂,青雲直上得不接地氣。

其實從當初一個小小的燃油稅改革,僅僅調價5毛錢人民幣的幅度就引發了如此大規模的抗議時,他就應該意識到削減廣大民生的福利不得人心,但是倚仗財團起家的他還是選擇了給富人更多優惠,以刺激經濟、剝削中低層以擴大財源的手段,低估了底層甚至中產階級的抵制力度。儘管他四處奔波說服民眾,但看來收效甚微。而且在前波未平的情況下,又挑起了涉及42項的退休金改革,猶如火上澆油,唯一的作用是把原來還各自為戰的反對者們逼到了一個戰壕里,把他們攥成了互相呼應的同一個團體。

法國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歐洲各國基本都有。歐洲苦經濟停滯、社會矛盾糾結久矣,看累了老輩政客的無所作為,選民們紛紛投票於精氣滿滿的年輕人,希望能開創新局面,所以近年來小鮮肉政治家們紛紛上台,如奧地利的庫爾茨、希臘的齊普拉斯等。他們同樣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社會價值觀的動盪和國際複雜的局勢,是否能夠對內平衡好各種勢力的衝突、發展經濟,對外把握住國家發展的走向、爭取利益,從這兩年各國的社會波動來看,不是那麼順利的。年輕有衝力有幹勁固然是優點,但相伴而來的問題是,治國能力還有待成熟。

歐洲各國財政赤字占GDP百分比

三、歐洲需要新的經濟推動力

罷工鬧成這個樣子, 其實核心就兩個字:沒錢。法國經濟增長率已經在1%左右徘徊十來年了,遲遲不見起色,促進經濟增長就成了政府的首要目標。

經濟發展需要推動力,拋開政治因素,要麼是基礎建設帶動的投資推動了經濟發展,要麼是新資源新技術的開發創新引發的經濟繁榮。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由於在二戰中毀壞嚴重,歐洲掀起重建高潮,促成了戰後資本主義發展的高潮階段;然後是七八十年代生命科學、納米科學,尤其是計算機革命帶來的生產力大躍進,使世界進入了新階段。

但時至今日,這兩個推動因素在歐洲本土使不上勁兒了。各國的基礎建設基本到位,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有大規模的更新換代,何況在經濟吃緊的情況下,政府預算也不允許巨額投資基建。

各國自然指數(科學基礎研究)

從上圖可以看到,最近幾年,歐洲主要國家的科研產出基本保持穩定,甚至微有下降,與中國的一路上揚形成了鮮明對比。儘管還有航天航空、生物、環保等幾個行業支撐,但是很難對整體科技產生關鍵性的推動,更不用說戰略性的科技創新推動經濟了。從移動支付和5G在歐洲的表現就能看出,困窘的經濟制約了新科技的廣泛應用,而受到限制的科技也無法促進經濟的新型發展,這種互相掣肘的情況恐怕還會在歐洲持續很長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尋找新的推動力就成了歐洲經濟發展的必要途徑,另外還得小心維護現有經濟體系的安全運轉。所以,一向以美國跟班聞名的英國首先加入了亞投行,法國、德國不拒絕和華為合作,歐洲和伊朗保持著貿易關係,國民要吃要用要工作要福利,畢竟誰都和錢沒仇。有句話叫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換個方式也可以說,利益生產決定利益雙方的關係,親近給予利益者,疏遠損害利益者,也是歐洲順理成章的選擇。

美國和中國大打貿易戰,因為美國決不允許中國取代它成為世界第一,但歐洲沒這個顧慮。中國經濟的崛起和「一帶一路」項目的推廣,意味著搭車者的潛在收益,而歐洲西方價值至上的思維又決定了中歐的合作關係不可能一帆風順,中歐之間必然還會有爭執和衝突。To be or not to be,看以後各國執政者如何選擇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