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一仗打回原形,所謂的意義都沒意義

枕千古 發佈 2020-01-08T08:25:26+00:00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三場戰爭之一,對我們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我們今天對這場戰爭的結果痛恨、惋惜,其實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更重要的是總結教訓。原本讓李鴻章瞧不起的日本,即便是打敗了他一手創建的淮軍,也沒讓李鴻章覺得日本多了不起。淮軍的失敗,至少有一半是因為光緒瞎搞。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三場戰爭之一,對我們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我們今天對這場戰爭的結果痛恨、惋惜,其實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更重要的是總結教訓。

原本讓李鴻章瞧不起的日本,即便是打敗了他一手創建的淮軍,也沒讓李鴻章覺得日本多了不起。淮軍的失敗,至少有一半是因為光緒瞎搞。

要論國家底子的話,大清的底子可比腥風劣土的日本強多了。大清自1860年搞洋務運動,35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讓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走完了西方上百年的道路,步入近代化的行列,怎麼看怎麼牛逼。

而日本明治維新,只用了27年的時間,掀翻了大清成為了世界第一。建立了讓李鴻章羨慕的君主立憲政體,雖然李鴻章不敢說,但是他是知道君主立憲的好處的。

甲午海戰繪畫

大清人不理解啊,這是為什麼?日本要資源沒資源,要市場沒市場,收入也就是大清的一個零頭,憑什麼打敗大清?

人們的第一反應,這裡面肯定是奸臣作祟。這個奸臣,一定是李鴻章。為什麼呢?因為人們不敢指責光緒帝,不敢指責老太后,那只能指責李鴻章。所以簽完《馬關條約》後的李鴻章,被朝廷革職,成為了閒散人員。

李鴻章不辯解,皇帝沒殺他,也算是看老太后面子了。想想當年李鴻章的老搭檔完顏崇厚在俄國簽訂的《里瓦幾亞條約》,回國就被判了斬監侯。而《馬關條約》的性質比《里瓦幾亞條約》惡劣多了,李鴻章沒死,已經感念皇恩浩蕩了。

李鴻章被革職,人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辦了李鴻章,大清就能好嗎?這仿佛不是一個人的問題。甲午戰爭不是李鴻章指揮的啊,問題的癥結就僅僅是一個漢奸誤國嗎?心念國家的大清人,陷入到了思考當中。

當然位置不同,思考的方向也不同。從狼窩回來的李鴻章,對日本的認識更加深刻。看來日本是奔著滅亡大清來的,還有個細節讓李鴻章擔憂不已,那就是國家稱呼問題。

自古以來,我們只有朝代號,沒有正式國名。我們今天經常說大清帝國、大明帝國、大唐帝國等等吧,並不是當時就叫這個名稱,是後人的稱呼。其實清朝就叫清,明朝就叫明。因為自古以來,我們沒有正式國號,只有朝號。而「中國」這個詞,其實更貼近「中原」這個詞,就是個地名。

簽完《馬關條約》的李鴻章,被朝廷革職

一直到1689年,清朝與俄羅斯帝國簽訂《尼布楚條約》的時候,我們才正式用「中國」這個國號。自此以後,中國就是我們的正式稱呼。包括後來的《恰克圖條約》、《布連斯奇條約》、《江寧條約》、《北京條約》等等所有條約,大清的官稱都是中國。唯獨簽《馬關條約》的時候,日本寧死不讓李鴻章寫中國,得寫清國。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的野心暴露。甲午戰爭期間,日本就號召反清復明,號召各地獨立,號稱「崖山之後無中國」。那中國去哪了?按他們的意思,日本才是中國。

由於日本的野心被李鴻章洞察,所以革職後的李鴻章才積極促成了《中俄密約》的簽訂。這份《中俄密約》對於近代中國來說非常的重要,表面上看是清廷利用俄國對抗日本。結果在未來歷史的發展中,沒想到最終的結果是清廷利用日本對抗了俄國。在兩隻餓狼中間討生存,這是一步險棋。好在結果差強人意,幫我國收回了東三省,這是後話,以後會講到。

《馬關條約》簽訂後,下面就是割台的問題了。其實對於大清來說,都被俄國割走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了,再割一個小小的台,並不算什麼。但是,自大清割地以來,從來沒有過像割台這樣,引起了全國性的大反對。

你說這是台比外東北、外西北重要?那也不是。之所以全面反對,那是因為洋務運動以來,最大的成績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清人的蒙昧狀態。那時候有報紙,人們的消息不再閉塞。報紙也不是朝廷辦的,所以朝廷的賣國行為無法藏匿。再者,日本還是沒有沙俄狠,外東北的幾乎被沙俄給禍害絕了。

沙俄軍官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1895年春,正好趕上天下舉人們來京考試。在台的讀書人好不容易該翻身了,結果成日本人了,這讓台舉人受不了,四處散播消息,大聲疾呼。

當然我們中國人是了解中國人的,大家私底下嚷嚷是沒問題,其實並沒有人敢出頭去上書朝廷,後來康有為搞的「公車上書」其實另有隱情。

總之呢,在洋務運動開展的時候,鄭觀應、康有為等人就發現了不改制度只改器物是沒用的。這次甲午戰爭的結果,印證了這些人的觀點。所以甲午戰爭對我國最大的遺產,就是引起了人們對制度的思考。

我記得傳統觀點是甲午戰爭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這句話吧,也對。但是要注意的是,甲午戰爭的失敗,客觀上促進了洋務運動的深度進行,而不是從此讓清廷拋棄了洋務運動。

對於朝廷而言,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光緒帝清洗了慈禧最大的幫手李鴻章,摁住了張之洞不得升遷,讓翁同龢把持了朝政。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慈禧就離光杆不遠了。

這個時候,慈禧只用了一招,就起死回生。老太太攔不住光緒革職李鴻章,就借恭親王之口,調九門提督榮祿任兵部尚書、總理衙門大臣。老太太說話還得讓光緒服氣,咱大清的淮軍不行了,看來靠這些地方團練是不能保衛大清的,得搞咱們自己的新軍。翁同龢不會練兵吧,讓榮祿來訓練新軍。

榮祿身份特殊,想當年他是工部尚書,因得罪慈禧、醇親王,被攆出京城,任西安將軍。但是,這個人又和二代醇親王載灃是兒女親家,未來宣統皇帝的親姥爺。

那你說榮祿是慈禧的人還是光緒的人?面上看不出來。仿佛論親疏,榮祿和光緒的關係更近一點,調榮祿練兵,帝黨成員不會反對。

但是,榮祿的真實身份,是慈禧的殺手鐧。早在1894年,慈禧啟用恭親王對抗翁同龢的時候,就捎帶手把榮祿調回北京接任九門提督。這次榮祿負責練兵,就調來了袁世凱、聶士成、董福祥、宋慶等將領一同練兵,新軍的番號叫武衛軍。

大清新軍

在甲午戰爭之初,光緒斬了原駐防天津的淮軍大將衛汝貴,讓慈禧沒有安全感。這次榮祿練兵,主要班底還是淮軍。淮軍將領多被處決後,聶士成是淮軍中最大的官,官拜直隸提督。所以榮祿調聶士成的武毅軍為武衛前軍,駐唐山。袁世凱光杆前來,親自招募軍隊編為武衛右軍,駐天津小站。宋慶的毅軍改變番號,為武衛左軍,駐山海關。董福祥的甘軍改變番號,為武衛後軍,駐天津薊縣。榮祿抽調八旗兵精銳,組成武衛中軍,駐大興。

這些軍事要地被慈禧的人牢牢占據,讓權力的天平又向慈禧這邊傾斜。在這種情況下,光緒和翁同龢必須採取反制措施抓兵權。那麼怎麼抓兵權?光緒和翁同龢的手段高了。甲午戰爭都結束了,而這場帝後權力爭奪戰反而愈演愈烈。

那麼說清廷對甲午戰爭總結到的教訓是什麼呢?清廷認為戰敗是因為洋務運動不夠深入。換言之,清廷依舊認為是武器出了問題。所以在這次練兵的時候,榮祿讓袁世凱和聶士成聘請德國教官,按照德國練兵的方式重新編練新軍。在甲午戰爭中,清軍吃盡了武器口徑不統一的虧,所以這次武器儘量做到統一,比如聶士成的前軍,統一使用Gew.98毛瑟步槍、馬克沁機槍、克魯伯75速射炮、格魯森57速射炮等。

另外,學習德國設立橋樑隊、地壘隊、雷電隊、修械隊、測繪隊、電報隊、戰地醫院、教練隊、地雷隊,訓練武器和實戰武器分開。騎兵部隊配備Gew.98毛瑟步槍和溫切斯特雙管霰彈槍。袁世凱的右軍甚至有了專業的偵查局,士兵配備左輪手槍。

但是,武衛中軍、左軍、後軍依然沿襲舊制,除了武器更新之外,和以前只有名稱的差別。

此後,各地清軍以武衛軍的前軍和右軍為藍本,也在編練新軍。慈禧和光緒居然還以為只改武器和訓練方式,就能有戰鬥力。太天真了,這支被德國人譽為不亞於德國軍隊的武衛軍,在八國聯軍面前表現的啪啪打臉,這是後話。

總之,甲午戰敗,清廷認為是裝備出了問題,人們認為是漢奸出了問題,開明人士認為是制度出了問題。

清朝武衛軍圖畫

在國際上,最親密的藩屬朝鮮在甲午戰爭後,脫離了大清的宗藩體系。自此以後,大清的宗藩體系基本瓦解。甲午戰爭結束的第二年,英國占領緬甸全境,簽署《緬甸條約》,承認英國在緬甸的特權,英國承認緬甸依然是大清的藩屬,依然每十年向大清進貢一次。英國給足了大清面子,但是緬甸都沒了,這個朝貢關係,也就名存實亡了。自此以後,大清的藩屬,僅僅剩下一個廓爾喀。其實我們應該感謝廓爾喀,是他們的頑強,成為了西藏的屏障。

由於清朝之前和英國、法國、美國、俄國簽署過「一體均沾」的條約,所以允許日本在華建廠,那麼也得允許英法俄美在華建廠。既然洋大人都能建廠,那麼大清人也能建廠。所以在甲午戰爭之後,民族資產階級開始興起。

然而這並不是接下來中國歷史的重點,接下來的重點,是一場變法。而對於這場變法,我們的誤會實在是太多了。到底這場變法是怎麼回事,我們下回,細細解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