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踢球吧,孩子

每日甘肅網 發佈 2020-01-08T08:26:06+00:00

【視界】踢球吧,孩子甘肅本土紀錄電影《踢球吧,孩子》榮獲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提名,這是我省紀錄電影在國家級電影專業獎評選中獲得的最好成績,也是我省電影創作中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就。

【視界】

踢球吧,孩子

甘肅本土紀錄電影《踢球吧,孩子》榮獲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提名,這是我省紀錄電影在國家級電影專業獎評選中獲得的最好成績,也是我省電影創作中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就。

日前,在中國電影家協會支持下,由甘肅省文聯和甘肅省電影家協會主辦的紀錄電影《踢球吧,孩子》獲金雞獎最佳紀錄片提名表彰座談會在蘭州舉行。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國家一級導演劉建中、韓君倩及我省影視界專家學者,就該片的選題策劃、主題立意、創作手法、時代價值、美學特徵等展開深入分析研討,為今後我省紀錄片乃至其他類型電影創作給予指導。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莉

沒有故事的故事

紀錄電影《踢球吧,孩子》由蘭州廣播電視傳播中心攝製,蘭州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發行,於2019年9月6日上映。影片以我省蘭州市榆中縣中連川小學在艱苦環境下開展校園足球為載體,真實記錄了在校長馬安武帶領下,蔡麗平、趙婷、楊博淵、孟淼等孩子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抉擇,再現了鄉村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反映了中國足球發展大背景下,西部貧困山區孩子的足球夢想。

影片導演趙國鵬介紹,這個選題最初吸引他們的是兩個地名:中連川和利物浦。獨特的樣貌是一種創作希望,中連川的孩子去利物浦踢球,想想都激動。然而,當攝製組真正住進中連川小學的一間大教室開始跟拍時,拍攝之前的所有想像開始崩塌,預判之外的平靜,怎麼拍都是流水帳。紀錄片也要講故事,還有什麼比沒有故事發生更讓創作者煎熬的呢?直到攝製組拍攝到蔡麗平母親和趙婷母親的一段對話:

趙婷母親:我想著要去就幾個人一起合作,把娃先不能耽誤。一起走麼。小的大的都去上。反正你是照顧娃娃的,在哪裡都是照顧娃娃。

蔡麗平母親:唉,到底不行。要是能去,我肯定去。

趙婷母親:等條件全部具備齊全了,那就不供娃娃了(上學)?

蔡麗平母親:不供他們上學還是不行。你把他們放家裡幹什麼?

趙婷母親:有這個想法,你就只能克服(困難)了。

蔡麗平母親:就是。

趙婷母親:蔡麗平就放棄(華僑學校)了哦?

蔡麗平母親:嗯。

趙婷母親:太遺憾了。

蔡麗平母親:你說不念去也不成,念去沒能力。

趙婷母親:你既然邁出這一步,就沒有回頭的餘地了。鼓個勁都走吧。太可惜了。

此時,蔡麗平已經被蘭州華僑學校錄取了。這段對話如同光束一樣照亮創作人員的內心。命運成為主題,故事漸次展開。

「那時我才發現,生活本身就是高明的編劇,但它隱藏在最不易覺察的細節中。」趙國鵬說,「紀錄片歸根到底是時間的沉澱。」

最終,創作人員在上千小時的素材中,剪輯出時長86分鐘的敘事線。

真實自然的風格

「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是每一個電影人的夢想。」甘肅省電影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劉曉麗說,「我們從旁觀者變成了競爭者。」

聽到喜訊,從事影視工作半個多世紀的老電影人焦炳琨激動得半宿都沒睡著,「甘肅電影取得這個榮譽太不容易了」。

「《踢球吧,孩子》首獲金雞獎提名是甘肅電影取得的又一個突破性成就,標誌著甘肅電影多年來立足自身,守正創新,在中小成本電影的拍攝、製作方面獲得長足進步,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甘肅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專職副主席于濤說,從題材上看,這部影片「自帶光環」,但好題材並不等於好電影,一部作品在被觀眾欣賞、被評委評判時,他們關注的是作品「說什麼」和「怎麼說」。《踢球吧,孩子》較好地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影片還在美學層面追求真實、自然,注重人物心理刻畫和精神世界揭示,不煽情、不獵奇,踏踏實實通過影像「描容」「寫真」,生動傳神地呈現了群體和個體的精神、性格、社會關係,他們的所思所為帶有濃重的民族、地域氣息和無法抹去的鮮明標識。

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副院長馮曉臨認為,影片脫開了觀眾對西部紀錄片固有的歷史人文標籤,在搖滾樂的節奏中,孩子們從中連川貧瘠的土地和熱愛的球場,一步步走向蘭州、北京、利物浦,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西部,不一樣的山村少年,也向我們證明了西部不僅僅是人文地理類紀錄片的富礦,也蘊藏著無限的現實題材資源。影片用直接電影和真實電影相結合的拍攝手法,在情景再現日趨流行的紀錄片創作態勢中,顯現出對當下生活的樸實記錄,非常難能可貴。

蘭州交通大學教授張哲也認為,該片對本土紀錄電影具有很好的引領和啟示意義。紀錄片在敘事策略上的「講故事」訴求其實擁有廣泛的傳統,好的紀錄片可以和劇情電影一樣吸引觀眾,而且其優勢正好在於它的真實、自然和鮮活。這部電影雖然還有一些不足,但總體來說,講述了一個生動、真實的故事,一些細節化的鏡頭巧妙地捕捉了細微的情緒,恰當地引發了共情和觀影體驗,這也可以對虛構性影視創作具有啟發意義。

打動人心的力量

「一部很勵志、很打動人心的紀錄片。」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如此看待《踢球吧,孩子》,「以生動紀實的手法表現了西部貧困山區的足球隊的孩子們渴望走出大山的夢想和對夢想的一路追逐。時間的跨越和重要階段的跟蹤記錄呈現了孩子們和他們家庭的命運,帶孩子們去實現夢想的馬安武校長的形象也很生動鮮活。」

觀察生活、提煉生活,是紀錄片創作中的重要環節。劉建中一連用「主題好」「創作團隊好」「主人公好」來評價該片。在他看來,紀錄片「主題好+表現真實」就成功了一半,該片在這兩個方面都具備,影片故事敘述流暢、到位、有層次,細節表現非常真實,音樂也起到了對情緒的表現和氣氛的烘托。今後尚需在發行方面多下功夫,爭取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

韓君倩則認為,這是一部真正的紀錄片,創作團隊放在國內紀錄片長河來看,也是一支優秀的隊伍。影片在少年強則中國強的大背景下,展現一群少年的足球夢,主線故事完成度非常高,節奏感也很好,在現在進行時中讓人物自然出場,且導演既是媒體人又參與剪輯,完成了一部介於作者紀錄片和媒體紀錄片之間的紀錄作品。

「如同盛開在雪地上的美麗花朵。」甘肅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正茂認為,影片創作團隊奉獻了一部在當下別具特色的紀錄電影,像一股清泉在山間流淌。影片明確了一種創作方向,為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做了詮釋,同時鼓舞了士氣,給我省紀錄片大省建設增添了動力,還引發創作者更多的關注現實,在當下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配圖為《踢球吧,孩子》主人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