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太極拳不能不武

武術人 發佈 2020-01-08T08:53:04+00:00

一、傳統太極拳的定位是「拳」 太極拳即為拳,必須定位於拳而非操舞,拳術更非神術、仙術、玄術。拳乃徒手的武術,武術之術乃是用武的技術,武乃力量實力的象徵。所以說,拳屬武入於兵,兵者戰之用。

一、傳統太極拳的定位是「拳」

太極拳即為拳,必須定位於拳而非操舞,拳術更非神術、仙術、玄術。拳乃徒手的武術,武術之術乃是用武的技術,武乃力量實力的象徵。所以說,拳屬武入於兵,兵者戰之用。太極拳無論多麼特殊,健身效果多麼奇特,只不過是依太極陰陽變化之理而運其拳,依然不過是以太極而名的拳術,太極只是拳術的名稱而已,而其他功能都是為拳的本質功能服務的,不能本末倒置。

拳的本質乃是技擊,這是毋庸置疑的。拳不離攻防,法不離奇正,變不過虛實,用不過剛柔,練不出鬆緊,太極拳亦莫能外。太極拳之傳統,乃是健武一體之典範,健身為基,練拳為功,禦敵為用。拳不能不用,但拳不能盲用、妄用、濫用,要用之當用,不用之用乃拳之大用,能用而不用謂之武備,拳不能不備,不備者必不武。拳與操舞之不同者,形同意殊而質別。也就是說,太極拳定位於拳,必須依攻防而做功,依功而為技。

二、傳統太極拳不能不武

拳之不武由來已久,雖非太極拳之專利,然太極拳尤甚。拳術作為社會的產物,隨著冷兵器時代的遠去,其攻防功能的弱化並不奇怪。雖然如此,作為武術中的傳統拳術,其本質功能猶在,尚有用武之地,比如同犯罪分子作鬥爭和現代擂台競技仍要有武,主要是拳用武的方式和環境發生了變化和用武範圍縮小了,而非無武可用或武無用了,也就是說,武之用要有度得當。武乃是一種文化、一種技術,武更是一種傳統、一種未來,武還是一種精神、一種氣質。無論社會怎麼發展,不能沒有武,沒有武的民族,一定是懦弱的。太極拳作為中華武術的第一大拳種怎能不武?武是傳統武術之根,離開了武也就沒有了傳統,更無所謂武術,所以說,傳統太極拳不能不武。

太極拳之武,非好勇鬥狠、血氣方剛之武,太極拳之武,乃文雅大度、機敏精巧之武。太極拳雖然講以柔克剛,以巧破拙,以小勝大,四兩撥千斤,卻也講「積柔成剛,無堅不摧」。太極拳雖講後人發,更講先人至,被動出手而主動進擊,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進打進乘,退打退跟,化即打,打即化,化打合一,絕不給對手以緩衝之機,所謂「太極無定式,循環本無端」。太極拳之武,不動如山,動若雷霆,雖有陰柔之美,更有陽剛之悍;太極拳之武,非柔非剛,武之在剛柔巨變,瞬間反差,不知所向,不知其打,不見其形。其述雖有溢美之辭,卻是真功所求,惟此方可謂真正的傳統太極拳之武!

三、勇於實戰,還拳本真

太極拳要立足武林,務要去玄虛、除神秘,歸拳之本,還拳之真。上天入地非拳之為,長生不老亦非拳之所求,拳道惟攻防,攻防之道乃是拳道,拳以道立。拳者頂天立地,不畏強暴,不懼兇狠,不欺良幼,敢打必勝,雖不以武而耀,必以武為,拳不為武者,絕不能立足武林。太極拳不僅要健,更要能武,否則,終將游於武林之外!

拳乃拳腳的功夫,肢體接觸之技藝,不是操舞更非遊戲,真功夫要用事實說話,要靠散手印證,而不是說手和推手。說手不是散手,推手更不是太極拳的技擊,兩者都不過太極拳走向散手的方法和手段而已!實踐證明,太極拳的推手只能練藝而不能比武較技。太極拳若要立足武林,就不能止於健身、限於推手和說手,要根據太極拳的特點,多研究和多練散手以增強其拳的實戰性,多組織擂台競技,以武說話,而不是用嘴說大話、說虛話、說玄話。(文:李秒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