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超過24小時再打破傷風針就沒用了?扯

瀟湘名醫 發佈 2020-01-08T09:06:01+00:00

生活中免不了一些小磕、小碰、割傷、扎傷之類的。對於比較深、污染較重的傷口,在消毒止血包紮後,往往還要打「破傷風針」。其實,每個人對於「破傷風針」都不陌生。因為每個孩子從小就要注射的「百白破疫苗」,裡面的那個「破」字其實就是「破傷風針」(破傷風類毒素)。

生活中免不了一些小磕、小碰、割傷、扎傷之類的。對於比較深、污染較重的傷口,在消毒止血包紮後,往往還要打「破傷風針」。

其實,每個人對於「破傷風針」都不陌生。因為每個孩子從小就要注射的「百白破疫苗」,裡面的那個「破」字其實就是「破傷風針」(破傷風類毒素)。

但是,由於對於「破傷風」和「破傷風針」的誤解,坊間一直廣為流傳這麼一個說法:

「破傷風針要在受傷24小時內打,超過24小時再打破傷風針就沒用了。」

比如這樣的:

再比如,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甚至,連某醫院科普官V也寫過這樣的:

可見,「破傷風針,超過24小時再打就沒用了」這一說法的影響力之大,影響範圍之廣.......

然而,今天咱們就是來辟這個謠的。是的,這其實是個謠言。真相是:

如果傷口有必要打 破傷風針, 的確是越早注射越好。但是 超過24小時後再注射,依舊有效果、有意義。

當然,人們之所以對「破傷風」和「破傷風針」有如此深的誤解,主要的原因是:大家沒搞明白「破傷風」和「破傷風針」這倆東西到底是個啥。

1、「破傷風」,到底是個啥?

所謂的「破傷風」,並不是「破了的傷口受風了」,而是一種叫「破傷風桿菌」(全稱: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的特殊細菌,從傷口進入人體,而後引起的一種特殊的感染。

可是,自然界那麼多細菌,平時那麼多細菌感染,為什麼非要單獨把這個「破傷風桿菌」感染拎出來獨立叫個名字,獨立製成疫苗呢?

主要原因有兩點:

(1)破傷風桿菌,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見。並不像大家以為的:只在生鏽的釘子上有。

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比如土壤中,再比如哺乳動物的糞便。

是的,我們每個人腸道和糞便中都有破傷風桿菌,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腸道破裂、肛周膿腫手術,很多術後也需要注射破傷風針,儘管他們並沒有被釘子扎。

而破傷風桿菌,主要是通過皮膚或黏膜傷口侵入人體。最常見於外傷和燒燙傷患者、不潔接生的新生兒及手術器械消毒不嚴等情況。

(2)破傷風桿菌,一旦在傷口中繁殖產生外毒素,後果十分嚴重。

破傷風桿菌進入傷口後,可能在感染的傷口中繁殖。其實這個細菌本身並不可怕,但是它會像西毒歐陽鋒一樣,產生並釋放一種可怕的外毒素。

破傷風的這種外毒素會直接進入脊髓和大腦,作用於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嚴重的神經肌肉功能改變。

表現為全身肌肉痙攣、強直,重症患者可發生喉痙攣、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種極為嚴重的致命性疾病。

2、「破傷風針」,到底又是幹啥的?

你一定會認為:「破傷風針」,是用來專門殺破傷風桿菌的吧?

實際上,並不是!

簡單說:

臨床上 所有的「破傷風針」, 無論是「破傷風類毒素」,還是「破傷風抗毒素」,亦或是「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 ,都是用來懟破傷風桿菌產生的外毒素的,而不是用來懟破傷風桿菌的。

比如:類似於疫苗作用,刺激人體主動免疫的「破傷風類毒素」(說明書見上圖)。它並不是把滅活的細菌注射到人體里以產生抗體,而是把細菌產生的外毒素注射到人體中產生抗體(當然,要把外毒素處理下,去掉其致病性但保留抗原性,再注射到人體中)。所以,這個藥最終達成的效果,是讓人體產生對外毒素的抗體,而不是對破傷風桿菌本身。

同樣的,破傷風抗毒素和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也是用來中和破傷風桿菌產生的外毒素的,它們並不是來殺死破傷風桿菌這個細菌的。

因此,非常反直覺的結論就是:

我們打的破傷風針,只是針對破傷風桿菌產生的外毒素,而對破傷風桿菌這個罪魁禍首,沒用......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3、「破傷風針」,24小時後打,有用!

如果你明白了這個前提:

我們打的「破傷風針」,只是針對破傷風桿菌產生的「外毒素」,而對破傷風桿菌壓根兒就沒用。

那麼很自然的,你就會明白:

破傷風針,只要有必要打,即使在受傷24小時後打,依舊有用!更極端的,哪怕是破傷風發作了 ,打了都有用。

如果傷口在處理後確實需要打破傷風針,自然應及時注射,越早越好。但實際上,從破傷風桿菌感染到人體發病,是有潛伏期的,一般會6-12天。所以,傷後24小時 之內甚至稍晚應用破傷風免疫製劑,均能起到預防作用;即使發病,症狀也應該較輕[1]。

4、綜上

不能把「距離受傷24小時」作為可否接受免疫預防的時間界限。 雖然越早打越好,但只要未發病,傷後2周內注射破傷風免疫製劑,都可以視為有預防作用。

【來源:玖玖骨科】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