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柔弱外表下無處安放的野心

金庸聽書 發佈 2020-01-08T09:10:48+00:00

周芷若其實並不算是一個極複雜的人物,相反她是一個心思很單純的人。是因為成長環境遭逢大變,這才從漢水邊的小漁女搖身一變,成為峨眉派第四代的精英弟子。金老筆下的周芷若周芷若的性格不算很分明。

周芷若其實並不算是一個極複雜的人物,相反她是一個心思很單純的人。是因為成長環境遭逢大變,這才從漢水邊的小漁女搖身一變,成為峨眉派第四代的精英弟子。

金老筆下的周芷若

周芷若的性格不算很分明。金庸先生在原著中描寫周芷若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用疊字,什麼「淡淡」「冷冷」「恍恍惚惚」「囁囁喏喏」,一是突出周姑娘氣質清冷不凡,再也是顯得周姑娘看起來的確柔和仁懦。

她生平對人最不客氣的言語便是對趙敏說的一句,「峨眉派若有人能具此神功,先師也不會喪身於萬安寺中了」。

哪怕在萬安寺中,整個峨眉被逼至絕境,被滅絕師太要求發下毒誓的時候,周芷若當時的反應也是「恍恍惚惚、顫聲不斷」,一朵柔弱小白花的形象躍然紙上。這也給了大部分影視劇定下了周姑娘是個白蓮花的改編基調。

原著看到這裡,八成看客都在揪心,就這麼一個遇事扛不住的人怎麼可能擔負得起滅絕師太光復峨眉的宏大野心呢?

但偏偏還就被周芷若做到了,而且這件事只有周芷若才能做到。


眾人眼中的周芷若

周芷若跟張無忌其實很像,大部分所為都是受情勢所迫,真正吐露自己內心慾望和訴求的時刻,幾乎沒有。

那麼周芷若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張三丰贊她,楚楚可憐,良心甚好,名字取得也好。

滅絕師太平生不苟言笑,對弟子也極少說話,但她卻不止一次的夸周芷若的成長和悟性令人欣慰。臨死前更是對周芷若委以重任,「你此刻雖然不及眾位師姐,日後卻是不可限量」。

張無忌說,「我對你一向敬重」,漢水相逢照顧、贈帕之恩時刻不敢忘。

韓林兒身為周芷若第二迷弟,誇起女神來更是沒有底限,「周姑娘是天一般的人物,小人能跟你說幾句話,已是前生修來的福氣」。

阿離對周芷若的第一印象也絕不算好,幾番交手來回之後就脫口而出便說這姑娘厲害,「小小年紀,心計卻如此厲害」。基於女性之間的敵意就是讚揚這個原理,不難看出周姑娘不僅漂亮,而且極其聰明。


對比式成長

金庸的小說里,特別喜歡安排對比式成長的橋段,比如郭靖和楊康,張無忌和宋青書。

但在《倚天》中和周芷若對標的人卻並不是趙敏,而是紀曉芙。


紀曉芙和周芷若是峨眉派中唯二喜歡上明教大魔頭的女弟子,而且還都被滅絕師太寄予傳承衣缽、接班掌門人的厚望,但兩個人的走向和結局卻是完全不同的。

紀曉芙是最正統的名門正派精英弟子的模型。出身名家,為人忠正,且聰慧過人,悟性高功夫好,有憐弱之心,也有君子之范,如果沒有遇見楊逍,這就是最佳掌門接班人的模型了。

那麼周芷若呢,其實她也非常典型。只不過她的典型,還要再加上一道師命大於天的傳統枷鎖。

有很多人贊紀曉芙而批周芷若,是因為紀曉芙願意違抗殺楊逍的師命而慘死滅絕掌下,而周芷若卻在師父的「淫威」之下在光明頂上刺了張無忌一劍。紀、周二人有著相似的經歷,卻成就了不同的人生,但倘若只是因為她們在師命之下的不同選擇而輕易的進行立場站隊,未免太過草率。


一則,是因為兩人的愛情滋生時外部環境不同。

紀曉芙的愛情氛圍沒有那麼複雜,一方面因為楊逍沒有那麼多紅顏知己,而且當她確定自己心意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將來有一天要被滅絕師太清理門戶的準備。

而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時候,周芷若和張無忌才剛剛相認,雙方只是懷有少年時期初遇的好感和再見對方變化的驚艷。

這一點好感,絕對不足以抵消在眾目睽睽之下違抗師命的後果。


二則,兩人的出身和成長環境也是天差地別。

周芷若雖然和紀曉芙同為前後輩的精英弟子,但不要忘了紀曉芙的身份並不僅僅只有這一個。紀曉芙的爸爸是江湖上有名的金鞭紀老英雄,她是名門之後,所經受的教育是非常周正、完整且系統的。

而周芷若的成長環境,前期是十分的單純漁女生涯,但成長後期經歷了家破人亡之後,她此生唯一所系皆在於其師——滅絕師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以當時的時代來論,不誇張的說,周芷若的一生都系在滅絕師太手中,所以這道「師命大於天」的枷鎖,對於她而言,是雙倍的「buff加成」。


三則,周芷若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但她的野心表現的很隱晦,原著中只有一個細節一筆帶過了周芷若所表現出來的情緒。

張無忌和周芷若從靈蛇島攜手歸來,在大都與明教部眾相會。韓山童(明教抗元起義軍中聲勢最浩大的一方將領)的兒子韓林兒討好周芷若時說了一句非常微妙的話。

「那時候啊,教主做了皇帝,周姑娘做了皇后,楊左使和彭大師便做左右丞相,那才教好呢!」

周芷若當時的反應是,「雙頰暈紅,含羞低頭,但眉梢眼角間顯得不勝歡喜」。


張無忌本就是個沒有什麼慾望和志向的人,聽到下屬這麼說,他立刻發毒誓表示自己哪怕黃袍加身也不會去做皇帝。

但這個時候,周芷若的反應就很微妙了,「臉色微變,眼望窗外,不再言語了」。

唯一的直球

和趙敏的直來直去不同,周芷若喜歡彎彎繞繞,她是一個不太會表達自己想法的人。

可奈何張無忌卻是一個特別吃直球梗人設的少年,對於小女生的那些心思,他從小到大見得多了也怕了。所以在這場五個人的電影里,周芷若難得有一次真正動搖到張無忌內心的時刻,就是她在少林屠獅大會打直球的那一次。

也是周芷若全書中唯一一次清楚明晰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時刻。

張無忌急道:「咱們只須問心無愧,旁人言語,理他作甚?」

周芷若道:「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張無忌一呆,接不上口,只道:「你···你···」

周芷若這句問心有愧,對張無忌而言不亞於平地一聲驚雷,震得他愁腸百轉,難以自控。

這種反差所帶來的情感上的震撼,就如六月飛雪,冬日驚雷。

張無忌坐在石上,對著一彎冷月,呆呆出神,回思自與周芷若相識以來的諸般情景,尤其適才相見時她的言語神態,低徊惆悵,實難自已。

周芷若是一個被師命綱常捆綁住的女子,她被滅絕師太的臨終遺言束縛太久,被阿離之死的負疚感纏繞。當她在少林寺終於在這二者中共同解脫出來時,周芷若做的第一件事,實在是可愛至極。

周芷若緩緩地道:「一報還一報!那日在濠州,趙敏不讓你跟我成親。此後你到蒙古,儘管你日日夜夜都和趙敏在一起,卻不能拜堂成親。」

私以為,金庸先生這個結局改得實在太好,寥寥數筆,將周芷若從仇愧的情緒中解放了出來,並且還帶了三分周芷若本該就有的快意恩仇。

快哉妙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