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二:社會心理——非語言溝通

必有我師 發佈 2020-01-08T10:11:41+00:00

社會心理——非語言溝通1、 距離 通常,越覺得對方友善和親近,與對方的距離就越近。朋友比陌生人站得要近;希望使自己顯得友好的人會縮短與他人之間的距離;彼此感到性吸引的人距離也比較近。雖然大多數人並不考慮太多個人空間的問題,但是我們都能夠意識到站得比較近通常是友好或者感興趣的表現。

社會心理——非語言溝通

1、 距離

通常,越覺得對方友善和親近,與對方的距離就越近。朋友比陌生人站得要近;希望使自己顯得友好的人會縮短與他人之間的距離;彼此感到性吸引的人距離也比較近。雖然大多數人並不考慮太多個人空間的問題,但是我們都能夠意識到站得比較近通常是友好或者感興趣的表現。這可能是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方法來告訴別人你喜歡他。而他人立刻就覺察到了你對他的興趣,如果他對你沒有同樣的興趣的話,他可能就會扯遠你們之間的距離來表達他的意思。

2、 動作

近些年來,許多暢銷書都在講所謂的肢體語言。這些書上說人麼可以通過觀察他人的肢體動作和姿態而準確了解他人的想法。譬如張開的手掌表示邀請,交叉的雙腿表示防禦等。很明顯,肢體動作和姿態帶有信息。有的動作很直接明顯,有的動作則比較微妙。許多肢體動作用來表示特定的信息或者方向,並且已經得到普遍的接受,譬如表示「停止」和「過來」的動作,還有表示「坐下」、「是」、「不是」、「走開」、「再見」的動作。不同的猥褻動作也有其眾所周知的含意。在某種意義上講,所有的動作就是一種符號語言。

3、 目光接觸

目光接觸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非語言溝通。正如其他非語言溝通方式一樣,目光接觸的含意變化很大,並且依賴於背景。但是幾乎在所有的社會交往中,目光接觸都會傳遞信息,至少,它顯示了興趣的有無。在電影中,戀人深情對視表達愛慕、柔情或者深深的關切。如果長久地注視一個人,我們都很熟悉這表示對那個人懷有傾慕之情。當一名談話者持久地與另一個人保持視線接觸時,一場隨意的對話可以成為愛慕的表達。相反地,避免目光接觸或者轉移目光通常表示沒有興趣。實際上,在談話中如果有人一直沒有視線接觸,我們就傾向於認為他根本沒有真正參與到談話中去。但是,很顯然這條規律有一些例外。如果宣布壞消息或者是說一些可能導致痛苦的話,講話者就可能避免目光接觸。處於害羞或者恐慌,可能也會避免目光接觸。而當人們感到尷尬羞恥時,就不願被別人直接注視。在進行的一項試驗中,女大學生被告知她們要討論「通常不願意被提及的,關於個人生活的十分隱私的事情」。每個學生或者被扮作被試的研究者僅僅掃一眼,或者75%的時間都被他盯著。大多數被試都希望不被人盯著看。不過對於一些不知道談話尷尬內容的被試來說,這並沒有什麼關係。直接的目光注視很明顯令尷尬的女性感到威脅。而且,目光接觸更常被用於威脅他人。我們恐怕都記得老師是如何有效地應用這一招的。

4、 面部表情

人們也可以用面部表情與人溝通。一個有趣的例子是模仿。人們(和猩猩)在外表上模仿其他人的反應是常見的行為。尤其是當人們感受到他人的憂傷時,自己也會表現出憂傷的樣子,這一點曾經被達爾文指出過。這種模仿可能是為了表示同情-我們都體驗到了痛苦經歷帶來的憂傷。

5、 輔助語言

言語形式的多種變化(並非實際的言語內容)被稱為輔助語言。輔助語言包含多種意義,尤其是情感意義,音調、音量大小、節奏、音調變化和言語中的停頓都帶有一定的信息,父母從嬰兒的哭聲中可以判斷它是餓了、生氣還是脾氣暴躁。狗吠叫的聲音有多種,對熟悉它們的人來說,每一種吠叫都代表一種特定的含意。成年人言語的意義部分地取決於輔助語言的因素。 依據重讀和音調的變化,依據簡單的「你想移居日本」可能表達根本不同的含意。如果大聲說出這句話而沒有重讀和音調變化,聽起來就是在陳述事實。如果有音調變化(譬如句尾是升調),那麼就在對移居日本這個決定表示懷疑-那裡是不是一個適合定居的好地方?如果重讀「你」,聽起來就像在懷疑說話者是否有資格移居日本,他是不是能夠適應一個如此陌生國度的生活。而「我喜歡你」這句話因為輔助語言因素的變化,可以表達從微微的喜歡到火熱激情之間的任何意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