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船來航」——開啟明治維新

少俠說歷史 發佈 2020-01-08T10:33:42+00:00

「一場改變了整個近代東亞的政治運動。」1871年12月28日,明治天皇在東京舉辦登基大典。這是他自1867年登基並宣布進行明治維新之後,第一次向天下宣告,自己是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一場改變了整個近代東亞的政治運動。」

1871年12月28日,明治天皇在東京舉辦登基大典。這是他自1867年登基並宣布進行明治維新之後,第一次向天下宣告,自己是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與中國似乎是同根同源的,日本使用的文字是從中國的漢字演化來的,日本的文化和社會習俗很多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日本也一直扮演著「中國的學生」這一角色。

然而,明治維新之後,這兩個國家走上了兩條不同的路線,「學生」變成了侵略者,「老師」變成了受害人。這場運動改變了日本,也改變了中國。

要想了解明治維新的發展變化,我們必須先解決一個問題:日本是如何從原來的幕府體制,過渡到了明治維新呢?

弘化年間(1844年-1848年)改訂江戶圖

從內部原因來說,德川幕府的腐朽僵化使其走到了末路階段。

德川幕府,建立於17世紀初。幕府有點像三國時期的曹操建立的魏國,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天皇名義上還是日本的共主,但是真正掌實權的是德川家的幕府將軍。

德川幕府的腐敗,體現在了官吏們中飽私囊。比如1836年,日本全國遭遇洪災,老百姓為了活命只好在路旁賣妻賣兒。有人建議地方官開倉放糧,地方官卻以明年要向德川幕府進貢為由加以拒絕。其實,這些糧食很多都被倒賣給了商人。

德川幕府的僵化,還體現在等級制度森嚴,沒有平等,也沒有自由。

在美國已經提出了三權分立,歐洲提出人人平等的時候,日本的低級武士下雪天遇到高級武士,還要脫鞋五體投地的跪在路邊。這些數量龐大的下層武士並沒有一條合理的晉升通道,生為下層武士,則終生為下層武士,根本沒有上升的空間。

日本攝影師鈴木真一拍攝的正在處理皮革的部落民。

從外部來講,黑船來航事件的刺激,讓下層武士認識了幕府的軟弱,決定發動倒幕運動。

1853年,美國將軍佩里駕駛三艘黑色蒸汽船來到日本,要求閉關鎖國的日本開放通商口岸,史稱「黑船來航」。當時的德川幕府都沒敢進行軍事反抗,就答應了美國開港通商等一切要求。

日本是擁有武士道精神的國家,德川的歷代將軍也都是通過強大的武力震懾全國三百多個藩主的。這也是為什麼雖然下級武士那麼氣憤,也沒鬧到動手的地步的原因——德川家的武威尚在。但實際上,到了此時,日本已經兩百多年沒打過仗了,真實的軍事實力極度縮水。

黑船來航,不光讓西方認清了日本的無能,也讓早已不滿德川幕府的下層武士看清了德川政權的薄弱。

倒幕維新,在以坂本龍馬為典型代表的武士群體中,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坂本龍馬

最後,是明治天皇的父親孝明天皇點燃了「尊王攘夷」的導火索。

美國將軍佩里來到日本後,要求日本跟他們簽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時候,德川幕府想起了天皇,想讓天皇簽字。為什麼呢?條約喪權辱國,幕府覺得丟不起這個人,這個「鍋」還是讓天皇背吧。

可是,德川幕府其實有個「祖制」,那就是「政事不問公家」,也就是說國家大事都是幕府說了算,沒有必要問公家,也就是天皇。現在德川幕府連「祖制」都不顧了,明顯是局面支撐不住了,也就喪失了統治的合法性。

孝明天皇特別討厭外國人,一看不平等條約是跟外國人簽的,立刻就拒絕了。這一下,幕府反倒左右為難,和也不成,打也不成。看幕府不順眼的下層武士一看,天皇居然如此有氣節,於是紛紛倒向天皇。隨後,天皇身旁那些沒什麼權力的貴族們也出來了,跟熱血的下層武士攪和在一起,打出了一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旗號——「尊王攘夷」。尊的就是日本的天皇,攘的就是這些外國「蠻夷」。

不過,旗號雖然是「尊王攘夷」,實際上就是為推翻幕府統治打的一個幌子,後來既沒有「尊王」,也沒有「攘夷」。明治維新的核心是什麼?是學習西方,是大開國門歡迎西方文化。「攘夷」變成了泡影,「尊王」自然也沒得到實現。

「尊王攘夷」運動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接下來的倒幕運動卻成功了,德川幕府退出了歷史舞台,天皇重新執掌朝政。

明治天皇

隨之而來的,是那些參與推翻德川幕府的武士和貴族成了功臣有了話語權。他們覺得,要想改變日本現狀,必須實現富國強兵。於是,就在他們的慫恿和建議下,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那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有傳言說他們毒死了孝明天皇。孝明天皇是個保守派,他討厭外國人,實際上是想維護當時的社會制度。於是,孝明天皇身旁的大臣就偷偷在他的食物里放了砒霜,吃完之後就七竅流血而死,年僅三十六歲。

第二,明治天皇被大臣裹挾,進行維新改革。

明治天皇繼位的時候,僅僅14歲。當時,他的手腕和權力都很弱小,身邊的大臣成天呼籲變法革新,其中哪些是來自明治自己的自主判斷,其實很難分辨。

1871年12月28日明治天皇登基,其政治象徵意味更大於掌權者的意味。不少日本人把明治天皇奉為有史以來無出其右的偉大君主,但也很難舉出他的某項個人成就來匹配這份殊榮。明治時期,日本國家的一應事務,還是掌握在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等人的手中。

維新三傑,左到右:木戶孝允、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

諷刺的是,雖然明治維新是日本現代化的開始,但在維新之後建立的新政府,遠比它推翻的德川幕府,更集權、更專制,更強大。

歡迎您的關注和點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