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解密」浪潮針對新型計算架構RISC-V的系統移植方法

半導體投資聯盟 發佈 2020-01-08T10:40:05+00:00

【嘉德點評】馮諾依曼架構、處理器市場體系都在受到衝擊,浪潮的該項專利在RISC-V處理器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介紹了基於該處理器架構的linux系統移植方法。集微網消息,在全球高新科技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許多固有的體系不斷受到衝擊,其中電子與計算機產業首當其衝。

【嘉德點評】馮諾依曼架構、處理器市場體系都在受到衝擊,浪潮的該項專利在RISC-V處理器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介紹了基於該處理器架構的linux系統移植方法。

集微網消息,在全球高新科技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許多固有的體系不斷受到衝擊,其中電子與計算機產業首當其衝。從計算機指令集架構(ISA)的角度看,Arm和x86幾乎占據了所有的市場,然而隨著摩爾定理走向終結, AIOT的不斷發展,計算架構的創新被推到了歷史前台,RISC-V開啟了新一輪開源硬體與晶片設計的熱潮。

RISC-V(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FIVE)是一種新興處理器,是基於精簡指令集計算(RISC)原理建立的開放指令集架構(ISA),它是在指令集不斷發展和成熟的基礎上建立的全新指令,相對於ARM、X86等傳統處理器,RISC-V具有完全開源、高速發展、易於移植系統、設計簡單、功耗低、可擴展性強等優勢而被廣泛應用,甚至未來將會成為IOT領域的主流計算架構。

為使得作業系統能夠在RISC-V上運行與調度資源,需要進行嵌入式作業系統的移植,目前現有的linux系統移植技術大多數針對於Arm和x86處理器,而沒有針對新型RISC-V處理器的系統移植方法,因此如何實現基於RISC-V處理器的系統移植,是處理器技術領域的重要問題。基於此,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一項名為「基於RISC-V處理器的系統移植方法及相關組件」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910451664.2),申請人為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該專利的主要內容包括基於RISC-V處理器的linux系統移植方法,並基於此方法,提出一種系統移植設備。

圖1 基於RISC-V處理器的系統移植方法的流程圖

由於Linux系統具有體積小、內核可裁減、網絡功能完善、可移植性強等諸多優點,因此linux系統廣泛應用於RISC-V處理器中,圖1展示了該專利提出的基於RISC-V處理器的系統移植方法流程圖。在步驟s110中,調用RISC-V處理器對應的工具鏈搭建交叉編譯環境,其中交叉編譯環境主要由編譯器、連接器、解釋器組成,包括gcc,binutils等工具以及linux內核文件等,通常可採用RISC-V處理器對應的工具鏈,如riscv64-unknownlinux-gnu-/riscv32-unknown-linux-gnu-。步驟s120在交叉編譯環境中調用匹配內核以RISC-V體系架構編譯linux內核,生成不含有根文件系統的內核鏡像文件,用於後續管理硬體設備、實現進程調度等。步驟130調用linux命令以及工具生成嵌入至RISC-V處理器架構的linux系統可執行程序。步驟s140用於添加系統目錄,生成根文件系統的鏡像文件。如常用的系統目錄項目/bin、/sbin、/dev、/etc、/lib、/usr、/sys、/tmp等。步驟s160用於將內核鏡像文件嵌入至引導程序,從而生成包含引導程序、內核鏡像、根文件系統於一體的二進位文件bbl,進而加載到處理器的內存中,從而最終生成完整的基於RISC-V的linux作業系統。

圖2 系統移植方法簡圖

在上述系統移植方法中主要生成3個文件,包括引導程序bbl(BootLoader)、linux內核鏡像文件vmlinux、根文件系統鏡像文件rootfs.cpio。具體如圖2所示,其中bbl是系統內核運行之前運行的一段小程序,用於初始化硬體設備,建立內存空間的映射圖,並將內核加載到內存中,完成系統的啟動與加載。vmlinux是linux系統內核的一種鏡像文件,用於管理硬體設備、實現進程調度等;rootfs .cpio是一個文件集合,用來存放內核啟動後運行的第一個程序(init)、給用戶提供操作介面的shell程序、應用程式所依賴的庫等。上述方法可以高效且迅速的實現基於RISC-V處理器的系統移植。

圖3 系統移植裝置結構圖

此專利還基於上述方法提出了一種系統移植裝置,包括環境搭建單元210、內核編譯單元220、可執行程序生成單元230、鏡像文件生成單元240、內核重編單元250以及程序嵌入單元260,該裝置中各個框圖結構的功能與系統移植方法相互對應。

科技地創新不斷碰撞催生出固有體系的變革,諸如馮諾依曼架構、處理器市場體系都在受到衝擊,此專利在RISC-V處理器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介紹了基於該處理器架構的linux系統移植方法,從這也看出國內企業在處理器領域與頂尖技術正在不斷縮小差距,相信未來AIOT的市場中國企業定會大放異彩。(校對/holly)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