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消化科醫生總是建議你做胃鏡?——這兩個病例,一死一生

胃腸病科普 發佈 2020-01-08T11:09:19+00:00

胃癌,是近幾年來發病率相當高的一個疾病,在我國數據尤其驚人:發病率、死亡率均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2015年有49.8萬人死於胃癌,幾乎每分鐘就有一個;在被確診的68萬例當中,超過85%是進展期,5年存活率不到30%。

胃癌,是近幾年來發病率相當高的一個疾病,在我國數據尤其驚人:

發病率、死亡率均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

2015年有49.8萬人死於胃癌,幾乎每分鐘就有一個;

在被確診的68萬例當中,超過85%是進展期,5年存活率不到30%。

這個病多發於中老年人,但是,近年來年輕人也不在少數,不久前診斷為晚期癌的歌手吾恩才30多歲。

為什麼會這樣呢?

排除遺傳、環境等不可控因素,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不重視胃鏡檢查,怕痛苦,怕花錢,有的理由更是讓人無奈,怕查出來病自己不能面對;

第二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這在我國感染率達到60%左右,可怕的是,很多國人對這個細菌不熟悉,不知道它是胃癌的罪魁禍首,不注意防範和檢查,更談不上積極治療。

第三,胃癌前期沒有症狀,或者即使有一些症狀,比如消化不良、厭食、腹脹、胃部隱痛等等,往往也不典型,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本人,一般都不會想到胃癌也會有類似表現。

我們習慣了自己買藥吃,直到實在挺不住了,才想到去醫院檢查,小毛病倒還罷了,萬一是癌,往往已經是中晚期了。

我今天給大家說兩個真實的病例,一個是耽誤的,一個是無症狀發現的早癌,結果是一死一生。

第一個病例

54歲的女性,是我們醫院附近的居民,第一次來我門診是17年的五一前後,她說近一段吃飯不香、噯氣、吃一點就腹脹難受,還乾嘔,當時我就勸她做兩項檢查,一個是幽門螺桿菌,一個是胃鏡。

可是,她堅持只吃藥,不檢查。無奈,給他開了一些助消化的藥物。

半個月後,她再次來診,說症狀並沒有多大改善,我還是勸她檢查,她依然拒絕了,並說,想吃中草藥調理一下,於是開了7天的中藥,並告訴她說,如果仍不見好,不是我的醫術不好,是你必須要做檢查了。

到了2017年的7月14號,她這次是由女兒陪同前來的,因為看起來她已經很虛弱了,面色萎黃、消瘦,人顯得很萎靡。

原來,這一段她一點飯也吃不下去,早上勉強吃一點,下午就會吐出來完全沒消化的食物。種種跡象都表明不是什麼好徵兆。好在女兒在場,這次終於答應做了相關檢查。

結果不出所料,胃竇腺癌晚期,幽門梗阻,且已經廣泛轉移。

她到底失去了手術機會,而且在經過痛苦的化療之後,還是在2017年9月去世了,從確診到死亡不到2個月。

第二個病例:

是2020年元旦的。

這是一位67歲的退休幹部,平時很重視體檢,身體也很好,沒有任何症狀,能吃能喝,各種體檢年年做,年年正常,但就是沒做過胃腸鏡。

這次是聽說一個老夥計得了胃癌,才來主動檢查的。

然而檢查結果讓他驚出一身冷汗:胃竇部早癌

元月4號,病理出來: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且部分癌變。

這個病人是值得慶幸的,如果不是這次檢查,一年後、甚至幾個月後,可能就不再是早癌了,最起碼需要開刀;

兩年後呢?更不可預料了。

而現在,僅僅需要內鏡下就可以完全根治,不需要開刀,不需要化療,費用也只有數千元。只需要此後定期複查就是了。

早期發現,90%-100%可治癒

其實胃癌雖然高發,也並不可怕,如果早期發現的話,治癒率也是很高的。

像本文第二個病例,屬於黏膜內癌,沒有脈管、淋巴浸潤,只需要內鏡下切除病變部分就可以了,這就是早癌的臨床治癒。治癒率大於90%。

即便是再晚一點,只要沒有臟器轉移,即使不能內鏡下切除,也可以外科手術,配合化療等綜合治療,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一旦到了三四期,預後就是大相逕庭。

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在我國,85%以上屬於三四期,這也就是我國胃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而在日本,早癌占到80%,我國只有10-15%,所以治癒率是天壤之別,這並不是我國醫術不行,而是發現的太晚了。

李兆申院士有句話說:

早期胃癌九生一死,晚期胃癌九死一生。此言極是!

迄今為止,胃腸鏡是發現胃、食管、結直腸病變的金標準,還沒有任何檢查手段能夠替代。

所以建議:人過40就要做一次胃鏡,並要根據檢查的結果,確定怎麼複查。

最後奉勸諸位朋友,不要以任何藉口拒絕胃腸鏡檢查!

這是金玉良言,並非商業廣告!

#我的冬日門診##清風計劃##關注男性健康#@生命召集令@頭條精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