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丨演變、血供區域分布、CT表現

放射沙龍 發佈 2020-01-08T11:16:19+00:00

來源:熊貓放射腦梗死的演變:CT表現之低密度(模糊效應 fogging effect)、增強、占位效應,隨時間進展的程度變化。

來源:熊貓放射

腦梗死的演變:CT表現之低密度(模糊效應 fogging effect)、增強、占位效應,隨時間進展的程度變化。

血供區域(ACA:大腦前動脈;PCA:大腦後動脈;ACHA:脈絡膜前動脈;PICA:小腦後下動脈; AICA:小腦前下動脈;MCA:大腦中動脈;SCA:小腦上動脈; BA:基底動脈)。


大腦中動脈區梗死:部分梗死,僅累及左側淺表區域。


左側大腦中動脈區完全梗死,對鄰近的側腦室產生占位效應;右側可見其他較小的缺血性低密度區。


右側大腦前動脈供血區部分梗死


右側大腦後動脈供血區梗死


雙側大腦後動脈供血區梗死


右側大腦前、中動脈供血區梗死,可見明顯占位效應。


右側大腦前、中、後動脈供血區巨大梗死


分水嶺腦梗死(「Watershed」 infarcts):右側大腦前中動脈及中後動脈供血區之間梗死灶。


分水嶺腦梗死:左側深部和淺部大腦中動脈供血區之間梗死灶。

左側尾狀核頭腦梗死;右側外囊腔隙性腦梗死。

椎基底動脈區域的梗死:範圍較廣,非均質的低密度區域,累及腦幹,小腦半球的前外側以及顳葉的內後側。

後顱窩梗死:腦橋、中腦、左小腦半球。


左側及雙側丘腦梗死


右側大腦中動脈區域梗死的典型演變:

a)急性期

b)早期亞急性期(2天,從臨床起病開始)

c)亞急性晚期(2周後)

d)慢性期(一年後)


左側大腦中動脈血栓形成(箭頭)—— 「大腦中動脈高密度征」,發病後不久行CT檢查:相應的血管區域見缺血性病變。


右側豆狀核梗死灶(發病後15d),明顯均勻強化。另左側丘腦見腔隙性梗死灶。


左側大腦中動脈區域大面積梗死,明顯不均質強化。


右側大腦中動脈區域腦梗死,腦回樣強化。


左側額葉腦梗死(發病後12d),由於模糊效應平掃顯示不清,增強掃描腦回樣強化。


右側基底節區腦梗死,增強後病灶看上去有所縮小。


出血性腦梗死


上矢狀竇血栓形成,呈高密度(箭頭);並鄰近腦實質內出血性腦梗死。

【版權聲明】本平台屬公益學習平台,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更多影像內容請下載放射沙龍APP,免費讀片線上交流學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