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小孩為什麼會發燒?小兒發燒存在的6個誤區

每天學一點醫學知識 發佈 2020-01-08T11:32:09+00:00

在兒科門診或急診,經常會遇到發熱的患兒,家長不明白小朋友身體出了什麼狀況,很多都是第一時間往醫院沖。在兒科急診值班時還時常會遇到小孩一天之內反覆發燒來「光顧」醫院幾次的家長,或者只是剛開始發燒就來就診的情況。提醒各位家長說,家長應了解小兒發燒的一些處理常識,減少求醫盲目性。


在兒科門診或急診,經常會遇到發熱的患兒,家長不明白小朋友身體出了什麼狀況,很多都是第一時間往醫院沖。在兒科急診值班時還時常會遇到小孩一天之內反覆發燒來「光顧」醫院幾次的家長,或者只是剛開始發燒就來就診的情況。提醒各位家長說,家長應了解小兒發燒的一些處理常識,減少求醫盲目性。

1 小孩為什麼會發燒?

小孩發燒的原因有很多,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感染所致。而小朋友的免疫系統還未完善,容易受到外來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襲。而發燒正是身體免疫機制起作用的一個表現,是對病原微生物作出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2 體溫多少度才算是發燒呢?

小兒一天之內正常的體表體溫在36-37℃之間,假若孩子的平均體溫達到或高於37.5℃時,就要考慮到寶寶是否發燒了。通常來說,低熱是指:37.3-38℃;中度發熱是指:38.1-39℃;高熱是指:39.1-41℃;超高熱是指:41℃以上。

3 小兒發燒存在的6個誤區

在臨床工作多年來,許多家長對於小朋友發燒存在著如下6個方面的誤區,把握不好,還會危及孩子的性命,家長們需多多注意!

誤區一:只要迅速退燒到正常體溫就好?

退燒的目的並非是迅速降低體溫以致康復,而是減輕不舒服的症狀,讓體溫降到38度左右,然後通過多喝水、多休息等慢慢恢復到正常。而盲目地吃退燒藥或者打退燒針反而會掩蓋了真正的病症,用藥強硬壓下來的體溫,卻不料身體免疫功能受到強烈的抑制,病原微生物就會在身體裡面四處亂闖,甚至有可能會跑到腦部引起腦膜炎,從而引起急危重症。

誤區二:發燒需要馬上用冰枕、退熱貼來降溫?

冰枕、退熱貼、溫水浴等物理散熱方式,最好是作為輔助手段來幫助退燒。若使用過程中小朋友出現畏寒、顫抖應立即停止使用,原因在於顫抖讓身體產熱增加,反而讓小朋友更加不舒服、甚至更容易發高燒。

誤區三:高燒反覆不退,不知該怎麼辦?

發燒期間的體溫會忽高忽低,這是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提高的關係。當體內病症完全康復後,高燒自然就會退。一般來說,病毒感染約3~5天,通常48個小時左右就會慢慢舒緩;但病程較長的也可能燒到2個星期。高燒狀態下口服足量退燒藥2個小時仍然處於高熱狀態,或高燒狀態超過4-5天仍然沒有下降趨勢必須到正規醫院求醫。

誤區四:服用退燒藥會對小兒產生副作用?

退燒藥一般是在體溫38.5℃以上再服用退燒藥,如反覆發燒,最少可以間隔4小時再口服一次,一天最多可用4次,如果既往有熱性驚厥的小孩可適當降低標準,只要家長能謹遵醫囑用藥,服用的退燒藥一般會在4-6個小時就被肝臟代謝乾淨,從尿中排出體外,不會對小兒產生毒副作用。如果家中小孩不小心將退燒藥當「糖水」一次性大量誤服,則需要立即催吐及送醫院洗胃處理,一次性大劑量的口服退燒藥可能會對小孩肝臟及腎臟造成損害。

誤區五:小孩發燒可以用「捂熱」的方法退燒?

在很多老人家的觀念中,孩子發燒了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對於小朋友來講,這是萬萬不可的。因為嬰幼兒體溫中樞神經未發育成熟,不會像成人一樣捂汗就能降溫。相反,越捂體溫越高,在捂熱較長時間後,患兒體溫可迅速上升到41℃-43℃,容易導致高熱驚厥,甚至危及生命。

誤區六:體溫越高,病情越嚴重?

  不能以體溫的高低衡量病情的嚴重性。就算小朋友患上腦膜炎,也不一定會發燒,童軍勇醫生說。小朋友在發燒時有神色呆滯、面色差、脾氣焦躁、氣喘、嘔吐或腹瀉等症狀,以及高燒時有寒戰發抖等表現時,就必須立即到醫院就醫。

4 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小兒發燒時應注意:

  一、多休息、多喝水補充水分。

  二、飲食清淡。

  三、注意房間的通風換氣。

  四、儘量選擇物理降溫方法。

  五、小孩發燒期間突然出現寒戰發抖症狀時,往往提示小孩正準備發高燒,這時候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要添衣加被、用溫水或暖水袋熱敷手腳及儘快口服退燒藥,待手腳暖了再減衣減被散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