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的多學科整合,勢在必行

大方醫生 發佈 2020-01-08T11:55:36+00:00

現代醫學發展至今,各臨床專科細化程度越來越高,專科醫生往往僅對本科疾病研究較深,而對其他專科的疾病掌握不足,在疾病治療的總體把握中難免顧此失彼。


現代醫學發展至今,各臨床專科細化程度越來越高,專科醫生往往僅對本科疾病研究較深,而對其他專科的疾病掌握不足,在疾病治療的總體把握中難免顧此失彼。醫學經過以經驗治療為主傳統醫學時代和以分子治療為主的生物醫學時代,從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繼之再細分成消化、血液、心臟、骨科、普外、泌尿外等三級學科。近年來,很多醫院臨床科室進一步細分,比如骨科再分為脊柱、關節、四肢等科;消化內科再分為胃腸、肝病、肛腸、胰病等科。

整合醫學就是將醫學各領域最先進的知識理論和臨床各專科最有效的實踐經驗分別加以有機整合,並根據社會、環境、心理的現實進行修整、調整,使之成為更加符合、更加適應人體健康的和疾病治療的新的醫學體系。

目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由傳染性疾病轉變為以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和慢阻肺為主的慢性病。慢性病不具有特異性病因,也少有特異性療法,用以往的辦法應對現在的醫療局面,難以收到應有的效果。近40年我國醫務界主要是忙於與慢性病抗爭,但效果不盡如人意。數字表明:癌症每年死亡逐年上升,90年代每年死亡117萬人,2003年死亡150萬人,2005年死亡188.36萬人,癌症的發病人數每年新增200萬人;高血壓,80年代-90年代每年增加300萬人,90年代每年增加約700萬人。

目前,癌症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講的單純局部病變的疾病,而是一種全身慢性整體性疾病,現在的醫療行為仍針對局部病變,用專科對付全身性疾病,其結果往往是局部病變雖有改善,但整個機體狀態卻繼續惡化而最終走向死亡。在手術中已經實現「該切的完整切除,不該切的完全保留」,將手術造成的副損傷程度控制到最低點。事實上,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雖然進行了如此精準可控制的先進治療,其術後生存率仍不見提高、生活質量仍不見改善,有時卻出現了術後不如術前的情況,或者是手術加速了死亡的情況。

關於對疾病進行多科協作團隊(MDT)診治問題,1995年Calman-Hine首先指出癌症診斷治療中缺乏規範的設施和專家診療等條件,而使預後受到極大的影響。由此,推薦癌腫治療組織機構的MDT框架,其目的是吸納多學科的技術力量,進行團隊協作、會診和共同處理患者。MDT理念的要旨在於改善多科交流協作、提高診治水平、降低費效比率和改善長期持續的醫療服務,從而增加患者的滿意度和心理安撫,最終改善疾病預後。

英國的癌症指南規定:所有確診腫瘤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必須經過多學科協作會診。Sharma對直腸癌多學科協作模式的研究得出結論:96.5%的醫生認為多學科協作模式有益於直腸癌患者的治療;78.6%的醫生認同多學科整合協作模式。專業護理人員充當醫患之間的橋樑和患者無形疾病的治療師,其特殊技能,如對癖口、造口的的護理更使患者直接受益,是MDT中的骨幹力量。

目前,國內很多三甲醫院開始探索嘗試疑難危重病例的多學科協作診治模式,特別是國家衛生部納入《三級綜合醫院等級評市標準實施細則(2011年版)》中,明確要求新診斷的腫瘤病例必須接受醫院內部的聯合會診以制訂綜合治療方案。為此,腫瘤治療的多學科會診機制已成為很多ICI內醫院腫瘤治療的規範模式,正在推廣應用。

癌症治療的多學科整合在要求臨床醫學系統內二級學科之間整合的同時,更期望臨床醫學和其他一級學科之間的整合,甚至醫學和其他學科門類之間的整合。基於癌症的多學科整合團隊的建立應由院前、院中和院後三部分組成。對有家族史的人群應該早期進行干預,體檢保健科、預防科和社區門診為這一人群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體檢,使疾病在早期得到控制;內科、外科、微創科、介入科、化療科和放療科合作形成對某種癌症的多學科專業團隊,對患者綜合評估形成最適宜的治療方案;對於回到社區的的癌症患者,家庭病房、康復科和心理科合作進行術後康復和心理疏導,使其適應帶癌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儘快回歸社會。與此同時,在臨床醫學整合的基礎上還要注意與預防醫學的整合,如肺癌的發生髮展和轉歸就與大氣污染、霧霾與呼吸道的微生態密切相關,如何加深與公共醫學層面的整合需要進一步研究。

「整合醫學」就是要把所有與人相關的知識整合到一起,從極其複雜的問題中找到適合患者的正確答案。多學科整合在臨床慢病治療中的起到積極作用,它將會使患者在診治中,得到最佳的治療方案,從而提高生存率,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確保各年齡的人群享有健康的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