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種美銹古錢幣,給幣商能帶來多少價格優勢呢?

收藏界小資 發佈 2020-01-08T13:04:10+00:00

今天我們聊聊銹色問題,無論是刀幣、布幣、方孔圓錢還是銅元、銀元,甚至是現在用的硬幣,可以說美銹能夠給一枚錢幣提不少分,古幣坑口不同,形成的銹的顏色和狀態不同,可分很多種類,比如:傳世黑漆古、水銀沁、爆藍銹、爆綠銹、貼骨銹、油漆銹、浮銹、發銹、綠漆古、髒坑銹、泛金、皮蛋青、表金、祈

今天我們聊聊銹色問題,無論是刀幣、布幣、方孔圓錢還是銅元、銀元,甚至是現在用的硬幣,可以說美銹能夠給一枚錢幣提不少分,古幣坑口不同,形成的銹的顏色和狀態不同,可分很多種類,比如:傳世黑漆古、水銀沁、爆藍銹、爆綠銹、貼骨銹、油漆銹、浮銹、發銹、綠漆古、髒坑銹、泛金、皮蛋青、表金、祈福坑、機油坑、瓜皮綠、棗皮紅、奶油銹、硃砂繡、帳衣紫、沙坑、熟坑等。

文章中的微拍連結,大家可以參考競拍價和普品的價位,做個對比。

錢幣,青銅是一種主要以銅錫鉛為主要成分的合金,長時間與空氣、土壤和水,慢慢的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銹」。由於環境不同,化學反應形成的化合物不同,銹呈現的顏色也不同。這在開元通寶中很明顯,最普通的幾塊錢沒人要,爆銹評級以後,高分的出人意料,精品難得!

  • 祈福坑

2012年下半年開始,在北京右安門大街東側的一處施工現場(南二環右安門橋北側附件)漸漸出土了一些宋金錢幣。主要是大定,還有極少數的泰和,其主要特徵是通體金色,極美品質,撥開淤泥從金色脫落的地方看,有薄薄一層金色包漿附著在錢體上,層次分明且輕輕一撥「金片」還能成塊的剝離,因此當時有人推斷,這很有可能一批刷過金的錢幣。由於那附近曾是金代聖安寺遺址,所以也有人推斷這些錢幣可能是當時富貴人家的祈福用的,猜想金色包漿是古人塗在錢幣用於禮佛祈禱之用,於是便有了祈福錢的傳說。

  • 貼骨銹

銹層與器物本體渾然一體,幾乎沒有分離感,結實地貼在器物表面,多呈綠色或者棗皮紅,像下面的半兩錢,辨別真偽時要看這紅銹是不是發自骨子裡的那種銹,而不能是浮在綠銹之上。(寫這篇文章時,這枚已經競拍到四百多了)

  • 油漆銹

像是抹了一層厚厚的油漆,多為綠藍色,多見於北方坑口,這樣的偽銹偽幣很多,需要注意!

  • 浮銹

即銅錢表面銹色如同酥粉,甚至有「長毛」感,銹很容易清理,多見於乾燥坑口或水坑。

  • 發銹(有害銹)

器物表面如同發酵過,鏽蝕已經影響了器物原來的構型,積銹下凸凹不平或有膨裂陷的銹塊。呈白綠粉狀,再嚴重些便為糟坑,可傳染與其它青銅器。

  • 黑漆古

熟坑的傳世器物,在傳世過程中不斷被把玩擦拭,就會成型一層光亮的不透明外殼,多呈黑色或者深墨綠色。

  • 綠漆古

出土後傳世器物經過把玩,形成的一種帶綠銹色皮殼的表層,常與黑漆古共存。

  • 泛金

又稱返銅。有些器物在不接觸土壤或窖藏情況下易出現返銅現象,其表面呈現出金黃色,仿佛鎏上一層金,故稱此器物為返銅或泛金。

  • 皮蛋青

又稱瓜皮綠,如皮蛋發色,青而發透,又如同上了一層霧色,多見於北方坑口

  • 水銀沁

器物表面呈現水銀一樣的顏色,銀白髮亮,古稱水銀沁。

  • 表金

器物表面如同鍍了一層金色

  • 棗皮紅

器物表面和底子受到土壤鏽蝕的影響,表面和底子呈現棗皮紅,故名棗皮紅

  • 奶油白

多為白色,少數泛黃。一種浮繡,猶如奶油般光滑。

  • 硃砂銹

青銅深度埋藏於長期乾旱的地區,青銅收到呈輕度腐蝕,多為紅紫色多見於北方坑口。

  • 孔雀藍

一種艷藍綠銹色,如孔雀羽毛般絢爛,如點翠般顏色。

其實,古錢幣爆藍、爆綠、硃砂結晶銹是比較受歡迎的,但是有很多人做真幣偽銹,從中獲得暴利,利用化學試劑,塗抹在錢幣上,製作偽銹,所以說真幣偽銹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