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發現:持續性「喪」的你,可能是一種精神疾病

阿爾法心理研究所 發佈 2020-01-08T13:25:24+00:00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我差不多是條廢魚了」「感覺身體被掏空」「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奈啊」……對於「喪文化」我們已不再陌生,回想2016年流行到爆的「葛優躺」到當下層出不窮的表情包,從村上春樹的「小確幸」到現在的「小確喪」,還有「致郁系」動漫《馬男波傑克》……「喪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里。

記得前段時間讀了一本很多來訪者給我推薦的書《人間失格》,其中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得到無數年輕人的共鳴。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喪文化已經滲透到無數青年骨髓深處。

相比人生無限喪著,當然還有另一種生活方式,假裝堅強。

有一個男孩,你一定認識。

因為假笑火爆全球,他就是「假笑BOY」—Gavin。

剛來中國,便登上了微博熱搜,一天吸粉超過100萬。

這麼小的孩子就懂得學會以假笑來面對這個世界,後來很多廣告商來尋求和他的合作,每次鏡頭拍到他都是一副沒有情感的「假笑」,當鏡頭移開時立馬恢復無感表情。

當「喪文化」越來越流行的時候,我們不禁開始懷疑到底是這個世界越來越糟糕了?還是我們生病了呢?

如果通過精神病學來理解人們在喪時出現的各種「陰性」症狀大概可以分為:情感反應(如情感表達的減退、情感平淡或動機缺乏)、社會功能(如迴避、對社交缺乏興趣)、認知功能(如學習、注意、失語症/言語貧乏)。

研究發現導致這類陰性症狀產生的原因可能是中腦—皮質多巴胺通路中DA缺乏有關,這種缺乏可能是抗精神病藥阻斷所致,也可能是原發性,還有可能是受此通路中過多的5-HT抑制所致。

當然研究者也在強調,陰性症狀不一定只是疾病本身導致的,有可能是患者長期社會孤立或住院導致,也有可能是發病前本身具有的人格特性。

比如後來針對類似的這類情感遲鈍的量化研究中,1978年時,R.Abrams和MA.Taylor從三大方面制定了一個量表,共15項,具體是:

情感體驗

  • 沒心情。
  • 情感範圍狹窄。
  • 情感缺乏調節而無變化。
  • 不與別人相關聯的情感,如缺乏溫暖、關心、體貼等。

外在表現

  • 面部無表情。
  • 語音單調。
  • 退縮,孤獨,迴避與人接觸。
  • 忽視儀表和禮貌(如衣著不整、不洗澡、舉止粗魯等)。
  • 難以激起情緒,沒有反應。
  • 缺乏自發性和主動性。
  • 無緣無故的傻笑,不協調的情感。
  • 周圍漠不關心(如病房的工作人員、其他患者、來訪者)
  • 對家屬和朋友沒有感情。

觀念內容:

  • 對自己目前的處境不關心。
  • 對自己的前途不關心(沒有計劃、沒有慾望和雄心)。
  • 思維內容貧乏(回答簡短)。

每項進行三級評分:0表示沒有,1表示輕度或可疑,2表示肯定存在。

據說後來發現有精神障礙的平均得分都在15分左右。

不過這裡有一些心理學家也認為,人生一定時刻出現「喪」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比如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曼在1967年研究動物時提出的。塞利曼把狗關進籠子裡,施以電擊。多次實驗後,只要狗聽到即將進行電擊的預警聲,即使籠子的門開著,狗也不會跑出去,反而會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不好的結果發生,但是以往的經歷讓人覺得反抗毫無用處,於是徹底放棄掙扎,接受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由於過去的努力沒有得到獎賞,甚至有時候還會帶來一系列的挫敗感,於是越來越多人就像這條小狗一樣發現努力也沒什麼卵用,還不如就這樣算了。

就像電影《被嫌棄松子的一生》中主角松子:

因學生偷竊被迫辭職;


因一時的衝動,背井離鄉;


因生活到處借錢,委身於人;


因失敗的生活與感情,去做浴店女郎;


隨後又被掃地出門;


好事從未降臨,等待她的是殺人犯罪名、牢獄之災、被愛拋棄、又為愛走上黑道...

一生都在期望與失望之間徘徊渡過的。

短暫的喪可能是保護自我免受更多痛苦的「心理措施」,可長期下去就會導致各種精神症狀,那麼我們該如何擺脫呢?

還是松子,在經歷一系列絕望後,

當愛情拋棄她後,她依舊相信著愛情;


當家人嫌棄她後,她依舊對空蕩房屋說「我回來了」;


當生活傷害她後,她依舊選擇活著,選擇活下去。


就算已經成為了一個惡臭的阿婆,在最後她還是選擇了重新站起來,追逐生活。

對了!我們可以喪,但你需要避免自己從「喪」走向真正的放棄。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當你能夠對自身的「喪」有意識、有覺知,能夠把它放在時代與社會的層面去理解;當你能夠理解你所處的「此刻」,是歷史的一段,它承載了過去,也將影響未來——你就已經具備了一種「歷史性」的眼光。

我們每個人的自我都不是靜止的,它是一個不斷生長、反覆被敘述的過程,具有無限的深度和無法窮盡的可能。

換句話,每個時代的人都覺得「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每一代人都痛批過他們自身所處的時代,如今喪得不行的我們,卻正是「更好的時代」的希望所在。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點擊連結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