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藥服用時間有講究,吃不對等於白吃了

胃腸病科普 發佈 2020-01-08T15:29:25+00:00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作息進餐時間不規律,患胃病很常見。胃病應該對症治療,避免盲目用藥和不合理用藥,而胃藥的種類很多,飯前飯後服的分別有哪些呢?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作息進餐時間不規律,患胃病很常見。胃病應該對症治療,避免盲目用藥和不合理用藥,而胃藥的種類很多,飯前飯後服的分別有哪些呢?

胃部疾病主要包括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等,屬於消化科常見疾病,治療藥物種類也較多,且作用機制不一,而正確的服藥時間與聯合用藥方法對藥物療效影響較大。

故熟悉、掌握每類藥物的服用時間,對每位消化科醫生和患者而言都十分重要。

先來認識較為常用的胃藥,見表1。

對胃藥的分類和作用有了初步了解之後,再來看看其對應的服藥時間吧。

擇時服用「胃藥」一般按「四時五類」劃分:


「四時」即餐前、餐中、餐後,以及餐間(即兩餐之間)四個服藥時間;

「五類」是指抑酸藥、抗酸藥、胃黏膜保護藥、抗幽門螺桿菌藥、促胃動力藥五種不同類型的胃藥。

服藥時間有講究

1、抑酸藥

其降低胃酸的作用機制並非簡單地直接中和胃酸,而是通過作用於胃的泌酸細胞(壁細胞),來抑制胃酸分泌,故起效不如抗酸藥物迅速,但作用時間長,副作用少,胃酸降低明顯,療效突出,是目前主要的抗酸藥物。

(1)H2 受體阻斷劑

代表藥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

服藥時間:一般規定在餐後服用,但在餐前或餐時服用也無妨。

深入解析:

這些藥物對胃粘膜多無明顯刺激性,吸收利用基本上不受胃內容物的影響。

H2受體阻滯劑能治療消化性潰瘍等疾病。胃酸的分泌量會在進食後大大地增加,故推薦此類藥物在早餐、晚餐時服用。

此外,H2受體阻滯劑尤其能有效地抑制夜間基礎胃酸分泌,因此在睡前服用也會有較好的效果。

(2)質子泵抑制劑(抑酸作用更強大而持久,療效更突出)

代表藥物: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等。

服藥時間:餐前空腹狀態下服用最佳。

深入解析:

本類藥物的吸收利用多受胃內食物的干擾。

質子泵抑制劑(PPI)是通過抑制胃酸分泌和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最有效藥物,目前應用較多。此類藥物通常為腸溶片或腸溶膠囊,需在空腹情況下服用,一般應在餐前30分鐘時服用,此時胃內無食物,藥物在胃中停留時間短,較為合適。

注意服用PPI時應以整片(粒)吞服,不得嚼碎和壓碎。

需要指出的是,早上空腹服用PPI的生物利用度較高,能產生24小時抑酸效果。如果需要服用較大劑量的PPI,建議分2次服用。

2、抗酸藥

主要作用為直接中和胃酸,迅速緩解胃痛。

代表藥物:氫氧化鋁、氧化鎂、三矽酸鎂、碳酸鈣等及它們的複方製劑(多為弱鹼性無機鹽)

服藥時間:餐後 1~1.5 小時及臨睡前服用最佳。

深入解析:

抗酸劑的作用與進餐有明顯關係,一定注意要在餐後服藥,空腹服藥的療效比餐後服差。

抗酸藥物作用時間通常只有1.5-2小時,而人體的胃酸分泌在餐後1小時可達到高峰,而且在夜間胃液持續分泌,因此需採用多次服藥方法:每次餐後1小時和3小時及睡前各服一次,以達到最佳抗酸效果。

另外,抗酸劑的劑型對藥效也有一定的影響,對同一種抗酸劑來講,片劑效果不如粉劑和水劑。所以口服片劑抗酸劑時,應先將藥片嚼碎後再服,不宜整片吞服。

3、胃黏膜保護藥

胃黏膜保護劑覆蓋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可以避免胃酸、消化酶對潰瘍的侵襲。

由於胃黏膜保護劑需在酸性條件下發揮作用,如硫糖鋁、鉍劑應餐前1小時或睡前服用,不宜與牛奶、抗酸藥同服。

服藥時間:

多數藥物以在半空腹狀態下(即餐前)服用為宜。不同藥物因特點各有不同,適宜的服用時間也不完全相同:

(1)蒙脫石散和麥滋林 -S 在餐前服用;

(2)硫糖鋁在餐前一小時及晚上臨睡前服用;

(3)膠體鉍和米索前列醇在餐前及晚上睡時服用;

(4)替普瑞酮和惠加強 -G 則在餐後服用;

(5)鋁碳酸鎂宜在餐後 1 小時及晚上睡時嚼服,並可根據病情隨時加服。該藥物具有可逆性吸附膽鹽的獨特作用,故最適宜治療膽汁反流,而餐後也是膽汁反流易發時刻。

深入解析:

本類藥物能否充分發揮作用,有賴於胃內藥物濃度及與黏膜接觸時間,而食物能降低胃排空速率,延長藥物與黏膜接觸時間,故胃內有食物存在時會影響藥物濃度。

4、抗幽門螺桿菌藥

現在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大多用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或膠體鉍劑,加兩種抗菌藥物聯合使用,後者常用克拉黴素、羥氨苄青黴素、甲硝唑或替硝唑及呋喃唑酮。因此,服用該類藥物時更要「配合」抗菌藥物的使用時間。

(1)克拉黴素以餐前空腹服用最佳,如有胃腸刺激現象出現,亦可在餐後或餐時服用。雖然食物會稍延遲此藥物的吸收,但對總的生物利用度並無影響;

(2)阿莫西林口服後吸收良好,不受食物影響,於餐前、餐時、餐後均可服用;

(3)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則應在餐後服用,以避免或減輕較易出現的胃腸刺激症狀。


5、促胃動力藥

促胃動力藥通過增強胃腸蠕動和促進胃排空,治療噁心、嘔吐和進食後腹脹等症狀。建議在飯前15~30分鐘服用,可使血液中藥物濃度在進食時達到高峰,從而獲得最佳療效。

代表藥物:

常用多潘立酮、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

服藥時間

通常在餐前半小時服用。

深入解析:

在進食時藥效恰好到達高峰,能增強胃腸道蠕動,對泛酸、噯氣和胃脹等有較好的療效。

曲美布汀具有對胃腸平滑肌運動的雙向調節作用,也在餐前服用。

藥物聯用要合理

當病情需要,醫生醫囑開具兩種或以上藥物合用時,須遵從醫囑或諮詢藥師後服用。此外,現今市場上胃藥種類較多,如購買其他複方製劑或中成藥製劑,須在諮詢藥師或詳細閱讀說明書之後服用。

1. 胃蛋白酶需在一定的酸性環境才有活性,故不宜與抗酸及抑酸藥合用。

2. 硫糖鋁和鉍製劑需在酸性環境中才能在黏膜損傷處形成保護膜,也不宜與抗酸藥及抑酸藥合用;

鋁碳酸鎂常與抑酸藥合用,其作用不受後者影響,但服藥時段要錯開。

3. 抑酸藥問世後,抗酸藥的應用即大幅減少,兩者很少合用。有報導稱抗酸藥可減少法莫替丁的吸收,可降低蘭索拉唑及雷貝拉唑的生物利用度。

4. H2 受體拮抗劑與質子泵抑制劑兩類抑酸劑,需要時可合用;如早上服質子泵抑制劑,晚上加服 H2 受體拮抗劑,對與酸相關的疾病(如控制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夜間酸突破現象)療效可能會更好。

5. 促胃動力藥與抗膽鹼藥(普魯本辛、阿托品、顛茄等)藥理作用相拮抗,兩者不宜聯用;胃促動藥還會縮短其他藥物在胃內的作用時間,可能降低後者療效;

如需聯用,服藥時段應錯開,如餐前半小時服促胃動力藥,餐後 2~3 小時服用黏膜保護藥;先服抗酸藥,一小時後再服促胃動力藥。


來源:綜合廣東省藥學會、藥圈、消化時間、胃腸病等相關文章

關鍵字: